孟加拉服裝產業正浴火重生
2014年4月24日是達卡薩瓦爾區八層拉納廣場倒塌一周年紀念日,這也是自1984年博帕爾事件后發生在南亞的一起最大的工傷事故——該悲劇將孟加拉國紡織和服裝行業工人的安全問題推上了世界各地媒體頭條,從而使人們對于這一金額高達220億美元驅動該國經濟發展的出口發動機背后深層次的安全問題再也不能視而不見。那么,在一年后的今天我們所面臨的現狀如何?又該走向何方?
孟加拉國的成衣出口額在2013/2014財政年度前半年飚升了20%。盡管如此,持續的政治動蕩、勞資糾紛和工廠安全問題卻并未減少。拉納廣場事件已促使買方在防火和建筑安全問題上采取更多措施。許多歐洲買方參與簽署了《孟加拉國防火與建筑安全協定》,許多美國的買家也簽定了相應的《孟加拉國工人安全聯盟》,同時還創建了一個有關拉納廣場事故的政府項目小組,將該協定和聯盟付諸實施,這就是《孟加拉國成衣服裝行業的防火、電氣安全和身體健康行動國家三方計劃》(NAP)。
這些項目擁有一個共同的美好目標。比如,該協定的簽署人明確承諾“要建立一個安全可持續的孟加拉國成衣工業,采取合理的健康和安全措施使從事該行業的工人不用再害怕火災、建筑倒塌或其它事故”,該協定將國際行業協會、UNI全球聯盟和孟加拉國工會和國際品牌鏈接在一起,要求各品牌公開其各自的供貨廠家,并得到了孟加拉國政府和歐盟的支持。在2014年初的幾個月,該些項目總共鏈接到150家公司,目的在于保證供應鏈上的各方和1700家孟加拉國服裝廠確實采取了健康與安全措施。
拉納廣場事件使大家明白了一件事:以往的商業運行模式已遠遠不夠,需要建立起更加嚴格的健康與安全跟蹤記錄。然而,國際勞工組織(ILO)的調查表明,與工作相關的安全事故問題依然嚴重,其觸發因素形形色色,多與基礎設施薄弱有關,比如布線安裝方式陳舊、安全標準低和危房建筑等。還有一些問題源自不當行為:比如工廠樓層監管鎖住大門、窗戶上安滿金屬條。其它挑戰來自于陳舊的管理方法,比如中層管理人員、一線工人和高管之間缺乏溝通渠道,還有來自于腐敗的挑戰。
拉納廣場事件迫使孟加拉國服裝行業的利益相關者共同致力于應對該行業所面臨的挑戰。然而,火災和建筑安全只是諸多需要解決問題的一部分。這些問題種類繁多、范圍很廣,大多發生在制造階段,需要一個系統的解決方案。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和供應鏈的透明度,改善基礎設施,優化工作條件,學習和復制行業領先者的最佳管理實踐乃是其關鍵成功要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