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綱:培育中國品牌 助推轉型發展
一、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更加聚焦品牌。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國際市場已經從“商品消費”進入“品牌消費”階段,特別在高中端產品中,20%的強勢品牌占據了80%以上的市場份額,品牌是市場通行證,是競爭新優勢,是爭奪制高點。品牌經濟,即以品牌為核心,推動資源、資本、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的發展模式日趨成熟。世界各國在經濟發展關鍵時期,都把品牌建設放在重要位置,主要工業國家無一例外把品牌都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在國家層面上加以推進。近年,中國在品牌建設上取得了長足進步,但與發達國家存在很大差距,2013年盡管有96家企業進入《財富》世界500強排名,但美國《福布斯》公布的“全球品牌100強”中,仍沒有一個中國品牌。據國際品牌專業機構INTERBRAND統計,發達國家知名品牌對GDP貢獻率達到66%,我國僅有18%,這充分反映出我國品牌弱視地位。
二、建設質量強國更加呼喚強大的國家品牌。過去30多年,我國經濟保持了高速增長,經濟總量已達世界第二,貨物進出口總額位居世界第一,“中國制造”遍布全球市場。但眾所周知,我國制造業仍處于大而不強的狀況,與發達國家的第一方陣存在著很大差距,主要反映是創新能力薄弱,質量水平不高,知名品牌匱乏。黨的十八大更是明確提出了“把工作著力點放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品牌意味著更優的質量、更強的技術、更好的服務,必然帶來更大的影響、更好的效益、更廣的市場。如果說,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們創造了世界驚嘆的“中國速度”,那么面向未來,我們更需要以創新和質量為核心要素的中國制造的國家品牌。
三、用系統工程的理念推進品牌建設。質量強國的重要標志之一就是要形成一批擁有國際知名品牌和核心競爭力的現代企業和產業集群,推動品牌創建是一項重大工程,系統工程。企業是品牌創建的主體,無論是產品品牌、企業品牌、產業品牌,還是區域品牌、城市品牌,乃至國家品牌,企業活動總是處在不可取代的主體地位,發揮著極為重要的基礎作用。
我國品牌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要改變“制造大國、品牌小國”的現狀,還需要從國家發展戰略層面加強頂層設計,根據中國國情創新務實地推動,建議有三條:第一,要研究制訂品牌發展的戰略規劃,明確品牌在經濟發展,特別轉型發展的戰略定位,選擇一批具有相對優勢的產業,整體設計、整體推進、整體部署,率先創建國際知名品牌;第二,通過改革,建立高效統一、協同推進的品牌建設體制;第三,加快創新政府、市場、社會、企業、消費者共同作用的品牌發展機制。
四、“深圳質量”是卓越的城市品牌。近幾年來,深圳市委、市政府創新質量優先的發展理念,探索從 “深圳速度”向“深圳質量”發展的全新跨越,創造了新的發展模式,引起了全國的關注。“深圳質量”成為深圳發展的核心理念,不僅體現著深圳這個年輕而充滿活力城市的發展需求,作為中國的縮影也強烈地體現出中國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深圳以創新和質量要素為核心內容,打造了具有時代特色的城市品牌。近些年來,深圳市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新的跨越,經濟指標“雙突破”,人均GDP突破2萬美元,出口總額突破3000億美元,資源能源消耗實現“雙下降”,經濟效益實現“雙提高”,需求結構實現“雙優化”,城市功能實現“雙躍升”。2013年,深圳市注冊企業60多萬家,558個深圳知名品牌,約占1‰,但其銷售額在全市占比高達38.23%,納稅總額高達34.05%。城市品牌不斷地孕育著產品品牌、企業品牌、產業品牌,反過來產品品牌、企業品牌、產業品牌又不斷亮化著深圳這張活力四射的城市品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