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奢侈大牌的中國代工產業鏈
高高的圍墻上鐵絲網細密而尖利,每一個出入口都有保安把守,出入必須佩戴工號牌,所有供貨商在下午四點以后不得入內……廣東東莞大嶺山鎮華僑工業城三區,這家名為興雄的鞋廠以管理嚴格著稱。
很少有人知道,每天從這里的6000多名打工者手中誕生的,是Prada、ColeHaan以及Camper等一連串上流社會的代名詞。除了東莞,在中國的深圳、溫州、杭州等地,還有難以計數的工廠正在為這些國際奢侈品牌代工生產。它們規模或大或小,或是直接訂單或是“二道單”,或生產成品或只做某一道工序。但無須懷疑,它們生產的都是真品。
至今仍宣稱采用純歐洲手工工藝的這些奢侈品牌,多年來恥于提及部分產品的中國出身,但這在業界已經不是秘密。2008年金融危機后,為縮減成本,將生產重心移向中國的奢侈品及國外中高端品牌的數量正在不斷增加。
“在工藝有保障的前提下,(中國工廠)擁有絕對的成本優勢,何樂而不為呢?”位于浙江杭州的一個工廠的廠長對記者表示。
《環球奢侈品報告》報道至2009年,60%的國際奢侈品品牌將在中國有自己的生產線。據悉,紐約老牌奢侈品牌Ralph Lauren下給廣東東莞聯泰集團的POLO系列代工訂單一年可達數億元,聯泰在東莞、清遠、江蘇等地都有分廠。
不必撕破的紙
“有很多東西是不方便說的,因為沒有必要撕破這張紙。已經是普遍存在的事實,消費者也不必過于介懷。”電話里,這位廠長語氣輕松。
有人要比他更謹慎。網絡能查到的東莞興雄鞋廠的唯一聯系人楊華國拒絕接受采訪,同時也拒絕透露工廠為哪些品牌代工,“公司有規定。”他說。
在供應商張明(化名)看來,這家工廠“管理很嚴格”。下午四點以后,他們這些供應商都不允許進入廠內,因為四點半后工人將陸續下班,工廠以安全為由拒絕所有廠外人員入內。
供貨近5年來,張明從未從廠方得到任何一只成品鞋樣板。每當興雄廠需要某種材料時,總是剪下一塊送過來,讓照樣送料。然而,有幾次入廠送料時他還是看到了一些成品。“全是世界知名的牌子!”他回憶說,比較有印象的有ColeHaan、Prada、Camper以及Tim-berland等。其中ColeHaan最多,大約占興雄廠全部產量的六成以上。
距離興雄廠約十分鐘車程的一個名為“興昂工業園”的地方,情形與此相似。下午5點,工廠下班時間,大批身穿藍色和橙色工服的工人從園區涌出。他們似乎每個人都行色匆匆,攔住一名女工詢問工廠做什么牌子的鞋時,她邊走邊說,很多品牌都有。“有沒有普拉達?”“Prada有。”回答很干脆,脫口而出的英文很溜。再問下去就開始警覺了,“你問這些干什么?”
另一名女工和一名男工則分別介紹說,工廠生產的是成品鞋,全部出口;Prada主要在興雄廠生產,興雄忙不過來的時候,興昂才做。
興雄和興昂都隸屬于全球十大鞋業制造商之一的香港興昂國際有限公司,是其在大陸投資的十八家工廠之一。興昂國際于2007年正式在香港股市掛牌上市,股票名稱為九興控股(1836.HK)。公開資料表明,九興控股的主要產品包括Nike、Guess、LVMH、Prada、Timberland、Clarks、Rockport、EasySpirit、Ecco等在內的眾多世界知名品牌。
除了東莞,在中國的深圳、溫州、杭州等地區,還有難以計數的工廠正在給國際奢侈品牌代加工。在業界人士看來,奢侈品牌在中國代理加工早已不是秘密。包括服飾、皮包等在內的多個奢侈品牌在上個世紀末就已在中國設立生產線,2004年后,委托中國制造商加工的跡象越來越明顯。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為縮減成本,將生產重心移向中國的奢侈品及國外中高端品牌的數量正不斷增加。
由中國、意大利、中國香港三方共同投資的天津津達制衣有限公司,所代工品牌主要包括皮爾卡丹。據該公司介紹,每個季度,該公司都會引進意大利最大的西裝制造與銷售集團的高水平管理及先進技術。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說,“皮爾卡丹男正裝的工藝都是在這里做。”
此外,大多數的Ralph Lauren產品均產自中國。總部位于香港的著名服裝制造商聯泰集團和溢達集團在過去的幾年里承擔了大部分Ralph Lauren的生產。據悉,Ralph Lauren下給聯泰的POLO訂單一年可達數億元,聯泰在東莞、清遠、江蘇等地都有分廠。前幾年POLO訂單大多由聯泰的自有工廠進行生產,近來聯泰為了控制成本,也開始外包給其他工廠。
Prada前兩年在中國找到了技術符合要求的工廠,于是在中國生產。迫于“Made in China”的廉價形象,他們的CEO提出,應該取消產地標簽,一律改為 “Made by Prada”。
在中國的代理加工分為兩種:一種是生產成品;一種是參與工序,也許有關刺繡的加工放在中國,棉質前身后身可能在馬來西亞加工,但生產成品的居多。
聯泰集團東莞工廠一名工作人員透露,奢侈品牌在國內都有總代理,總代理接到品牌的訂單后,依據他所掌握的那些能夠進行外貿生產的加工廠的設備情況,進行不同款式服裝的發包,每次都要根據不同的款式和其他要求來選擇不同的廠。
同為一線品牌,可能與其他的一線或者二線甚至是大眾品牌共享一家服裝加工廠。同時,根據每年款式的不同,提供生產的加工廠也并非固定。工廠在生產前會收到一個樣品,有的代工廠生意太好還會再往下外包,正是所謂的“二道單”。“有些一線品牌為了怕被人知道它有代加工廠,甚至會找一些位置偏遠的加工廠來提供代工服務,甚至會找些家庭作坊型的加工廠。”她說,“廣東的廠生產設備比較好,而江浙一代原料比較多。”
理論上說,這些經過加工的衣服將回到公司的香港總部,在香港匯集后運到意大利、法國或西班牙等時尚聚集地,再銷往各個國家。
但由于運輸和關稅成本太高,在業內人士看來,在各個地區生產的成衣或者其他產品不一定會全部發送至總部。該工作人員說,有的在中國生產,貼上意大利的標簽,甚至連海關都沒出去過。這些成品在經過簡單的手續處理后,通常直接批發給代理商,或者直接進入店面銷售。盡管專賣店的銷售人員反復強調自己的產品是由歐洲工匠手工制作,后出口到中國。
中國服裝品牌戰略發展資深專家、中國(大連)國際品牌引進中心劉文獻教授對記者表示,高端的奢侈品牌就算為了保護自己的歷史文化價值理應保留原產地,要符合哪些條件才能貼上 “Made in Italy”的標簽并不是一種工業標準,也沒有國際統一的硬性規定,但應該是一種追求。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不同的要求,但至少要保證產品的核心工藝是在意大利制作完成,主要原材料也來自歐洲,才可以標上“Made in Italy”。
國外的一項條文規定,必須保證產品大部分(決定其品質的部分)在該國制作完成,并且其在該國制作部分產生的成本(人工、材料等)至少要占總成本的50%,符合以上兩條才能打上該國制造的標簽。按此條文,對于在中國加工生產的產品,“Made in China,Designed in Italy”的標簽似乎更合理。
與東莞興雄和興昂廠火熱的生產現場不同的是,Prada中國總部——普拉達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公關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斷然否認在國內有生產線。“我們在中國沒有任何生產線,你可以看到,我們幾乎所有的產品都標了Made in Italy,都是純正的意大利工藝和技術。”然而,英國《金融時報》特約撰稿人、時尚界人士Echo Gu說,Prada前兩年在中國找到了技術符合要求的工廠,于是在中國生產。迫于“Made in China”的廉價形象,他們的CEO提出,應該取消產地標簽,一律改為 “Made by Prada”。
記者在北京新光天地的Prada專賣店里看見,每一只鞋、每一件衣服、每一只包,無一例外全都標著“Made in Italy”。關于 “Made by Prada”的想法還并沒有實施。
在回應記者書面提問是否在中國存在代理加工時,Prada中國總部方面表示,須得到米蘭方面的確認才能答復。
Prada的慎重自有其道理。代表意大利純正工藝的熟練工匠需30年技藝打磨,而在東莞這兩家工廠,你能看到的大多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很少能見到約30歲以上的員工。
他們的薪資水平也是相差甚多。興雄鞋廠大門外長期掛著的一條橫幅上寫明,大量招聘普工,月工資1300元起。當然,如果他們選擇加班的話,工資也會相當可觀。
一項統計表明,歐洲服裝工人每小時薪資平均約為20美元,而且工作時間固定;而中國工人的工資很低,勞動力成本只是意大利的1/20,而且還可以經常加班。
金融危機之后,浙江和廣東的工廠都明顯感到了客戶在壓價,訂單數量并沒有減少,但是單價卻壓低了很多,平均降價幅度超過30%。張明介紹稱,興雄廠在整個金融危機期間,訂單不減反增,當然,價格也便宜了一些。
除了代工,中國制造企業的步伐已經慢慢延伸到上游的設計和品牌運作環節。
規模較大的加工廠已經在向研發轉型,如興昂國際、聯泰、溢達等已經有了自己的品牌。
據悉,興昂國際有超過三千名的研發人員,每年的研發經費接近十億元。只要客戶提出一個概念,興昂國際的設計團隊可以短時間內設計出至少五種款式,一年可以設計出超過十萬個款式。
興雄廠門外樹立的告示牌顯示,興雄也在開發自主品牌,名為STEL-LALUNA,目前在國內各省會城市上市,已有102家連鎖店。
Armani旗下品牌線眾多,其中Giorgio Armani是純意大利的工藝和原料,而Emporio Armani有一部分是在中國生產的,副線品牌Ar-maniExchange則完全授權由合作商家生產經營。他們往往明確標示出來。
誠實的品牌
世界奢侈品協會中國代表處負責人歐陽坤對記者說,奢侈品牌在中國生產有明也有暗。
老牌意大利奢侈品牌Armani(阿瑪尼)就屬于“明”的方式。Armani公關部負責人Gigi對記者詳細闡明說,Armani旗下品牌線眾多,其中Giorgio Armani是純意大利的工藝和原料,而Emporio Armani有一部分是在中國生產的,副線品牌Ar-maniExchange則完全授權由合作商家生產經營。
Gigi表示,在哪里生產的貼上哪里的標簽是規定,不然是不能通過進出口及工商局的檢驗的,相信每一個品牌都能做到這點。
浙江杭州市盛宏服裝有限公司是一家業內聞名的奢侈品代工廠,該公司從1999年起開始從事奢侈品品牌代工生產,主要代工生產過Armani旗下的Armani Jeans、Armani Exchange系列,以及該品牌成衣中最高檔的Armani Collezioni系列。
盛宏服裝的鄭廠長對記者表示,其工廠做的Armani都是成品,有時候訂單多也會包給下邊的合作企業。鄭廠長自豪地說:“其實國外的牌子早就已經認可了中國工廠的技術。”
但是,對于如何培養工人使得工人的技藝能夠達到奢侈品牌的要求,鄭廠長避而不談,他只說工廠只招特定的工藝工人。
鄭廠長最近訂單接得多了,他說因為金融危機之后奢侈品牌控制成本,技術成熟有經驗的工廠拿到的訂單增多了,而小規模的工廠訂單減少了。
記者在北京新光天地的Emporio Armani專賣店,的確看到了每件衣服都用中文清楚地標了不同的產地,“產地:意大利”、“產地:塞爾維亞”、“產地:中國深圳”等。
同樣誠實的還有英國的國寶級奢侈品牌Burberry(巴寶莉)。該品牌去年以追求經濟效益為由,不顧英國國內多重阻力毅然宣布遷廠中國。Burberry關閉了其位于南威爾斯朗達谷地區的英國主要廠房,根據去年9月提出的“全球化”計劃,將正式把生產線遷往中國大陸的廣東深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