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滋正陷入“沒落貴族”的窘境
“現在的橘滋正是juicy(水嫩)的時候。我們希望讓橘滋恢復往日的光彩,那個酷酷的、有趣的、時尚的品牌。”接受專訪時,橘滋母公司Authentic Brands Group(ABG)主席及首席執行官James Salter表示。
去年,陷入發展困境的橘滋被原母公司Fifth&Pacific(現更名Kate Spade&Co.,下稱“FP”)掛牌出售,品牌發展、授權公司ABG最終以1.95億美元買下其知識產權。
Kate Spade錢包
“我們看重橘滋在全球的營銷網絡和消費者對這個品牌的認知度,在全球主要市場,橘滋的銷售仍在增長。”ABG總裁及首席市場總監Nick Woodhouse對表示。
經過半年過渡期,今年7月1日起,ABG將正式開始接手橘滋在全球的運作。明年春天,ABG計劃在美國本土市場先推出全新的橘滋概念店,并計劃未來5年內在全球新開127家門店。
熟悉品牌運作的ABG在亞洲的野心也更大。“我們要讓橘滋更加全球化,尤其是在亞洲(擴張)。”Nick表示,5年后,預計橘滋的全球零售銷售額可以達到25億美元,而其中,20-25%可能都來自亞洲。
再青春
2003年,FP(原名為Liz Claiborne)以5310萬美元從兩個品牌創始人手中買下橘滋時,吸引了麥當娜、詹妮弗·洛佩茲、布蘭妮等明星粉絲的橘滋還是時尚界的一顆新星。2008年,其銷售額從收購前的4700萬美元達到歷史高峰的6.05億美元(根據FP財報)。
但此后本土化的橘滋業績卻不斷下滑,2010年,兩個創始人的離開又帶來新的沖擊。從2012年開始,FP陸續關閉11間門店,去年橘滋的銷售額跌至4.62億美元。
過渡期內,橘滋門店大量關閉。FP2013年年報顯示,除了約25至30間橘滋的門店被改為Kate Spade門店外,其余店鋪全部關閉(截至2013年中,門店總數多達126間)。
“當FP決定關閉所有的舊門店時,我們很高興,這樣就不用花錢買下它們,而是可以把資金用于新店投資上,我們希望有新的開始。”James表示,橘滋將首先在美國推出全新的概念店——橘滋之家(House of Juicy Couture),把店鋪從商場內搬到街旁。
首間橘滋之家將落戶紐約,James表示,ABG計劃在2015年初在美國和加拿大全面推出橘滋之家,每家門店投資約200萬-300萬美元。“所有的店都選擇大城市、人流密集的地區。我們要讓橘滋展現快速時尚的風格,但我們的快速時尚策略不是要以價格取勝,而是以門店的位置取勝,消費者們非常繁忙,他們的一個消費趨勢是有強烈意愿在沿街店鋪消費。”
ABG也希望把橘滋從偏本土化提升到全球化品牌。今年,ABG先后與利豐分拆出的利標品牌集團(GBG)和Folli Folli集團(FFG)建立合作關系,前者獲得橘滋女裝、首飾等產品的全球獨家批發授權,負責采購、設計及生產相關產品,后者則為橘滋在歐洲零售及批發銷售的獨家合作伙伴,并接管歐洲現有的橘滋門店。
“橘滋的產品已經包括女裝、飾品、童裝等多個類別,我們也還在考慮擴展其他產品,在全球推廣。”Nick表示,橘滋去年在核心市場仍有增長,全球整體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
ABG接手后,將于GBG合作在全球范圍推出橘滋旗下更高端“黑標系列”。未來橘滋每年新品也將包括更多款式,向ZARA、H&M之類的快速時尚方向靠近,但定位則是比二者更高的輕奢類。
亞洲及網銷擴張
“我想對于很多品牌來說,如果亞洲能夠成為他們最大的市場都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Nick坦言,橘滋目前在大中華區共有84間門店,未來10年內,計劃以過去同樣的擴張速度繼續增開新的門店。
ABG接手后,橘滋在東南亞及大中華區的發展繼續與ImagineX合作。James透露,明年初在美推出橘滋之家后,將視乎效果決定在香港等亞洲地區推出的時間。在產品方面,也計劃針對亞洲消費者的偏好推出特別定制款。
盡管2011年才在北京開設首間中國區門店,美國業務的衰落絲毫沒有影響中國消費者的熱情,今年至今,橘滋在中國的網上銷售額按年增幅高達500%。James透露,包括港澳臺在內的整個大中華區的零售銷售額占橘滋全球銷售額的10%-15%,未來5年內希望大中華區業務可以實現翻番。
今年,ABG與美國領先的電商Onestop簽訂合作協議,由其提供橘滋在美國及全球的在線銷售服務。
“網上銷售額現在占橘滋全部銷售額的7%,其中20%來自國際市場,在國際市場內又有15%來自亞洲區。”James表示,ABG打造的全新網絡銷售也將在明年春面市。橘滋希望未來將網上銷售的比例提至25%。
“在與FFG的合作下,橘滋在歐洲也有很大增長空間,其他地區包括中東、印度、非洲等地區也有發展潛力。”James透露,ABG還計劃近期公布其在印度的合作伙伴。
在提升橘滋品牌的同時,ABG也在考慮自身的進一步發展。James透露,ABG正考慮公開招股,紐約、香港均有可能,若確定上市,最可能在未來12個月內進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