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雙11后再無淘品牌!
一丶珍愛生命,遠離電商
“珍愛生命,遠離電商”,話說離開北京創業這1年多,網上購物基本都在京東,主要原因也正是2012年我和圈子里朋友說過的3個預言中的一個“京東趕超淘寶的唯一機會在于網信。”當然,那時候還不是很熟悉互聯網金融,只是感覺未來的電商應該是“先用后付”的電商。第二個預言是“未來的電商是騰訊丶阿里丶京東三分。”于是有了騰訊入股京東,京東推白條,如今的未來我依舊看好騰訊,覺得騰訊超越阿里只是時間問題,只不過京東的戲份更重一些了。
二丶淘品牌死在叛徒手里
最后一個預言只能說是隨大流的一種判斷,“淘品牌必死”。2011年之后看出這點的人很多,加速這個進程的正是“雙11”做大。最開始,網商圈的默契在于“促銷傷品牌”“打折降檔次”的言論,加上淘寶銷量還不足以吸引大品牌入駐,所以大家混的風生水起。淘品牌,靈活丶價格有優勢所以得以發展。
后來,雙11的做大,可以說把淘寶“不打折丶無銷售”的屬性無限提高,導致即便不是雙11期間,也一樣是5折活動不停,半價就是活動準入門檻。同樣是打折,淘品牌是“提價打折”,傳統品牌是“定價打折”,顯得更有誠意,消費者占便宜更多。當然,加速淘品牌敗亡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職業經理人”的身價上漲,基因論很有市場的背后是職業經理人的叛逃!“我自己做淘品牌干不過你,我去傳統品牌那還玩不殘你?”
三丶雙11越大,淘品牌死的越快
每年雙11,在關注銷售額丶類目排名的同時,最惹人揪心的其實是淘品牌在這里面的比重,仿佛只要雙11銷售排名當中淘品牌還有一席之地,淘品牌就仍然能茍延殘喘一年。但雙11銷量的背后,是1-3個月的準備期,半個月以上銷售額的聚合以及9成中小賣家的銷售額轉移,所以雙11銷售額越大,淘品牌死的越快,即便是排名占據半壁江山。相比較淘寶與天貓全年1.5萬億的銷售額,雙11無論賣多少都是阿里可控的。(2013年,阿里零售約15000億/365*15=600億,2013年雙11銷售額為350億!)
四丶沒有明星代言,不好意思參加雙11
做活動,簡單粗暴永遠比創意效果好!如果說往年雙11阿里仍然停留在“怎么送紅包丶怎么搞半價”的基礎上。今年,隨著大量的品牌入駐以及對電商渠道的重視,阿里終于推出了明星代言活動,不管是主會場還是品類分會場,沒有明星代言的品牌基本上不了前排。這也是阿里徹底與淘品牌決裂的標志!
縱觀今年雙11會場,我們只能在不顯眼的位置看到寥寥10數個淘品牌!女裝類目靠下位置能看到韓都衣舍(全智賢代言),阿卡丶裂帛只能在角落里發現。男裝類目,還是只能在靠下看到AMH(安宰賢代言,2012年上市的韓都子品牌,如果不是寫著商標下面寫著韓都,根本不認識)。化妝品類目相對好些,發現熟識的淘品牌有3個,御泥坊丶膜法世家丶阿芙分別請了(汪峰丶金莎丶陳偉霆),可惜哪怕是御泥坊有汪峰代言也上不了前排。至于,家電丶汽車等類目,我們只能呵呵了(不知道阿里花了什么代價搞定特斯拉)。
五丶小既不美,網絡品牌格局要變大
寫到這里,忽然想起了已經不那么流行的一個詞“小而美”,現在說的人少了,是因為大家發現,在阿里生態圈“小了,就美不了”,能美一時也只是平臺推廣所需,如今天的微商圈。當然,小而美和粘度掛鉤,在“小類目”和“獨立人格”品牌當中還有一定市場,但是也就賺點體力錢了吧?
淘品牌已死,還活著的如果這兩年不學習韓都等幾個少數品牌一樣,回歸傳統品牌的營銷路線,也一樣會消失在阿里的發展步伐中。但,淘品牌雖死,網絡品牌卻仍然有機會,全網渠道已經慢慢打破阿里一家獨大的局面,只不過有淘品牌前車之鑒,以后的網絡品牌當且行且珍惜,不放過任何做大的機會了!
六丶傳統品牌急觸網,網絡品牌得落地
產品丶渠道丶營銷,任何品牌的發展都離不開這三塊。相對于傳統品牌,產品與渠道網絡品牌一直處于劣勢,唯有靠營銷殺出重圍。線下品牌沖擊網絡主要作用是補全銷售渠道,營銷方面因為已經健全的流程問題,從“方案”到“預算”再到“執行”需要的周期很長,這也是包括互聯網其它巨頭切入電商領域頻頻受挫的原因,也是業內所推崇的“基因論”問題本質。所以,不管是土生土長的淘品牌還是新興的互聯網品牌唯有依靠“快速營銷”破局,才能掌握主動,真正走出困境。
線下品牌觸網,線上品牌也自當落地! 韓都衣舍丶阿芙精油等已在線下鋪路的少數品牌暫且不提,2013年雙11女裝Top1“茵曼”近期舉行的“向日出sayhi”首個“云端”發布會也引起了廣泛關注,第一堅果電商“新農哥”也在今年雙11打起線下牌,征集1111位農場主活動1分錢預售近萬人報名,而草木之心在美國華爾街日報上的廣告“從杭州進口”即便是同行也得點個贊。雙11,是全品牌的雙11,淘品牌雖然是親生的也得自己努力,只有品牌自身可以抗衡傳統品牌,格局變大,才能破繭成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