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二”給傳統商場帶來什么啟示
買東西包快遞,這似乎是電商才有的專利,但今年的雙十二,傳統商家也有樣學樣,“只要你買了我們專柜的產品,就給您包郵快遞到家。”表面上看,這是線下實體店對電商的模仿,可細細一想,從來也沒有誰規定在傳統商店買東西不能包郵送貨上門。
有時候,思維的固化讓很多問題看似無解,實體店如何與電商競爭?如何讓逐漸習慣于網上購物的消費者回歸實體店?實體店是不是最終會消失?對于這些問題的思考,有時似乎形成了一種誤區,總得跟著潮流走,才能保證不落后。
只不過,我們可能忘記了,多少年前,當電商們還在艱難開拓市場時,大多數老百姓購物首選,還是在百貨商場、大型超市。只不過,馬云們沒有跟著那時的潮流走,而是另辟蹊徑,選擇了一條更符合互聯網特點的電子商務之路。
當阿里憑借雙十一從單日銷售額5000萬元一路飆至571億元,6年暴漲1142倍,給予傳統商場巨大震撼時,后者紛紛按捺不住開建自己的網上商城,但擁有自己的網站并不等于擁有互聯網,這樣的網上商城大多成為雞肋,沒有給傳統商場帶來多少好處。
當意識到做好互聯網非一朝一夕之事,傳統商場選擇在專業電商平臺上開建自己的網上店鋪,網店裝修引流靠專業電商,自己提供商品銷售。但這依然沒有跳出跟隨式策略的窠臼。因為互聯網帶來的最大改變不僅是網絡渠道,更是一種全新的思維:一切圍繞滿足用戶體驗來創新,讓用戶真正體驗“上帝”的滋味。
只有當實體店立足于自身特色創新來滿足消費者,才不會在互聯網大潮中亦步亦趨,永遠慢人一步。而實體店的特色和優勢在于,能夠給予消費者最為直觀的消費體驗。鞋子合腳與否?大數據再準,恐怕也不及消費者把腳塞進去直接感受來得準確。
有朝一日,當我們在線下實體店買東西付款時,都會聽到收銀員親切的問候:親,您需要快遞包郵嗎?到那時,線上線下的區別還那么明顯嗎?以后將再無電商實體店的區分,大家都是體驗式商業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