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棉供需出現“雙降” 出口面臨危機
美國農業參贊的最新報告稱,2014年12月印度棉花出口量僅為17萬噸,同比下降六成,為近六年來的最低記錄。盡管印度棉單月出口已連續四個月環比增加,但最近半年有五次同比跌幅達到兩位數卻是不爭的事實。美國農業部1月份預測將印度棉出口量調減至102.3萬噸。
分析認為,本年度印度棉出口將會接近USDA的官方預測,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2015年中國除1%關稅配額外不增發棉花進口配額;二是USDA將印度棉產量下調了11萬噸,如果最終應驗,其出口供應量必然減少。
此外,本年度至今印度棉出口裝運量為34.8萬噸,同比減少57.1%,僅占USDA出口預測的35%。過去五年,印度12月份的出口裝運進度大約是45.5%。
相關鏈接:
一直以來,紡織品出口占據淳安縣出口產品的半壁江山。據縣國稅局統計,此次產品出口退稅率提高,僅該行業就可多產生退稅款350萬元。紡織服裝行業出口退稅率此前經歷了多次調整,此次涉及出口退稅率調整的品類主要包括紗線、織物等,主要涉及紡織制造業,服裝行業較少。
“退稅率提高肯定是好事。”浙江誠鑫織造有限公司部門經理曾小玲介紹說。該公司的坯布常年出口至也門、阿聯酋、尼日利亞等國家,退稅率提高后,企業與外商的議價空間隨之擴大,因而營業收入也可能會有相應增長。同時,企業資金周轉壓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
“別看只有一個點,換算成實際金額還是不少的。”浙江強強實業有限公司、杭州新興紡織織造有限公司財務經理馬紅華表示。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假設公司出口額為1000萬美元,按照去年平均匯率美元兌人民幣6.15計算,就能多拿到退稅61.5萬元左右。
“這一政策不僅讓我們的出口產品更有競爭力,更重要的是,在目前不景氣的市場形勢下,給企業注入信心和動力。”馬紅華說。
國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紡織服裝企業受益程度取決于調整品類在公司出口收入占比及公司出口比例。出口比例越高、受益品類占比越大,則企業受益程度越高。
據了解,本次退稅率調整之后,縣國稅局及時利用qq群、短信平臺等渠道向轄區內納稅人進行宣傳,協助企業做好相關涉稅事項申報。在近幾年外貿經濟持續低迷的情況下,該局根據出口退稅計劃測算需求,積極向省市局爭取出口退稅指標,并采取“輔導提醒、預警評估、退稅提速”的稅收服務提效舉措,做到當月申報、當月審核、當月退稅。并將原來每月一次的退稅調整為每月兩次或三次,縮短退稅周期,最大程度緩解企業資金周轉困難,助力出口企業度過“寒冬”。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