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進口棉紗市場的影響
全球及中國供需格局決定棉價不大可能出現趨勢性大漲機會,嚴重的供過于求局面更利于逢高賣出;國儲庫存是重要的威懾力量,抑制趨勢性做多熱情;國儲棉拋儲時機和拋儲價格將打開國內下跌空間;印度棉下跌到臨界點以下才能大幅開啟國內棉價下跌空間,美棉CCC貸款政策限定最大跌價空間;從紗線進口角度考慮,國內棉價下限在12000元/噸左右(靜態底部,印度拋儲,外棉大跌,需要根據外棉價格動態調整國內棉價下限底部)。
中國是棉紗凈進口國,2013/14年度,中國累計凈進口棉紗155萬噸,折合進口棉花近170萬噸;巴基斯坦、印度和越南作為中國進口棉紗的主要來源國,三者合計占中國棉紗進口總量的85%左右,巴基斯坦棉紗和印度棉紗進口執行3.5%關稅,越南棉紗進口則執行零關稅,東南亞棉紗對國內紡織產業的影響將持續存在。
假設進口印度紗和越南紗當成進口棉花,考慮印度和越南的原料采購成本和加工成本,那么印度紗和越南紗折算成國內棉價是多少呢?
(1)印度棉紗進口到中國需要運費、3.5%關稅、17%增值稅,按這些成本對其20150731合約折算CIF價格為12400元/噸左右。(注:MCX價格是動態價格,因此根據這種發放測算的CIF價格也是動態價格)
(2)越南紡織原料以采購自美國為例(采購自印度中間成本可能更低),進口棉花自美國西海岸運輸至越南港口,越南紡紗后再運輸至中國港口,因此折算時產生兩次運費;同時,越南屬于東盟國家,出口到中國的棉紗實行零關稅,但仍需要17%增值稅。
越南棉紗進口到中國需要兩次運費、17%增值稅,按這些成本以ICE 7月合約折算CIF價格在11900-12560元/噸之間。
理論上,國內價格低于以上價格,印度紗和越南紗就難以進入國內,因此,我們把以上測算的相對低價作為國內棉花價格的相對低點(注:以上測算是靜態測算,若外棉價格變動,測算價格要動態調整)。
此次目標價格的出臺對穩定新疆植棉面積具有積極作用,但未提及內地植棉補貼問題,預計內地植棉面積將受到一定影響;同時,新疆收購企業對“市場決定價格”的認識會更加深刻,籽棉將由市場定價,出現搶購籽棉的概率較小。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