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領總裁張蘊藍談傳統服裝業的問題
痛點一:制造業、市場和環境因素
制造業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產業,招人很難,管人也很難,留人特別非常的難。留人、管人,80后好像看起來不太年輕,但是80后已經35歲,或者是36歲了,已經成立了我們的主力軍。85后、90后,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好像不僅僅是所謂的金錢,不是以前的簡單的金錢驅動就可以滿足的,所以對制造業管理來說,是非常大的挑戰。
另外,市場是我們要服務于我們的終端客戶,關鍵是我們能不能提供出來有競爭力的產品,如果沒有辦法給終端客戶提供出有競爭力的產品,那我們的終端客戶肯定就陷入一片競爭的紅海中,他會隨時把我們替換,僅僅是因為一個價格而已,即使我們的服務再好,也沒有任何用。
還有就是大環境的退化,中國制造經歷了相當一段的繁榮期,這個繁榮期主要來源于人口的紅利、政策的紅利,甚至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的環境的紅利,當這個紅利在慢慢消退的時候,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的成本優勢嗎?我們的成本優勢,實際上也在逐漸的消退,當我們成本優勢不再有的時候,那么我們的核心技術,追究制造,基本上是低價,低質、低附加值的代名詞,真正有核心技術的不是很多的。成本不具備優勢,我們又沒有核心技術,在這場經濟大潮中,我們就要思考,我們是否要回歸,回歸什么?回歸市場和客戶需求的原點,真正圍繞客戶的需求,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不是簡簡單單的你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就能夠做到,就能夠生存下去的,所以這是制造業的第一個痛點。
痛點二:供應鏈、研發系統
再讓我們看一下我們成衣行業的痛點,是什么讓成衣行業有這么多庫存呢?
一是從供應鏈的角度,成衣行業的運作規則是這樣子的,研發的設計師,不論是買手的模式,還是設計師模式,會在提前一年的時間,現在是春季,以設計師模式來說,按道理要研發明年春季的產品了,在家里結合明年春季的流行趨勢,和往年的銷售數據,開始研發產品,研發出幾款產品之后,我們要找面料、輔料生產廠家,一款產品他們會告訴你,面料廠和輔料廠說,沒有八百米不會給你生產,也就意味著你至少要訂800米的面料,同時至少要給他三個月的時間,他才能交貨。生產完面料和輔料,就會找到成衣廠家,成衣廠家會告訴你,同一款衣服,不到八百件也不會給你生產,也就是當我們研發推出一看產品到店面的時候,至少要滿足這兩個最低起訂量,而且生產時間,成衣也是兩到三個月,生產的過程就已經過去半年的時間,那賣不出去的怎么辦?因為研發人員不是神仙,沒有針對每一個消費者的需求進行研發,賣不出去的就是庫存,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事情。
二是研發系統,服裝界是一個很苦的行業,但是又是一個創造奇跡的行業,2004年,西班牙的ZARA異軍突起,當時建立起來,2004年建立,隨后幾年異軍突起,然后ZARA的創始人曾經一度變成世界首富,很多中國企業看到了,他在研發系統方面進行了改變,改變了原來的研發系統是設計師的體系,待在家里結合流行趨勢,結合銷售數據自己想象和研發,他變成了買手,他以前沒有設計師了,在全世界各大品牌店,逛各大賣場,看到哪件衣服賣得最好,立刻稍微一改,就進行抄襲、下單,十個工作日就可以上他的店面里面去,在這種情況之下,最著名的一個案例,我記得是麥當娜在西班牙進行演唱會的時候,她在舞臺上穿的那一身衣服,演唱會還沒有結束,西班牙的大街上已經穿滿了麥當娜的衣服,那就是ZARA的作品。這個是表面上研發模式的原因。來到中國,中國是非常好學的國度,應該說我們的同行不僅勤奮,而且也是認真鉆研,開始學習ZARA這套買手經濟,但是大家想到和買手經濟沒有關系,它的核心在哪里?在它的供應鏈,因為可以當季十天就可以上貨。任何的產品,可以快速的反應在這里面,我記得當時業內一個非常大的業內的老大,(供應鏈)變成40天,結果這個品牌也沒有做起來,其實40天和10天是有質的差距。
痛點三:庫存、渠道和定制行業讓價位節節高升
還有就是價位,現在的服裝越來越貴了,年年在漲價,第一個原因是庫存,你發現一百塊錢的襯衣的成本,賣到一千塊錢的時候,五百已經給到了庫存。另外,第二個原因是渠道,商場,這個是渠道,渠道不僅是地面,還有地上的,聽說天貓上花一塊錢的話,有五毛錢給天貓,我突然發現,和地下傳統的銷售渠道沒有多大的區別。那剩下的一半,如果再給渠道的話,我們的營銷的費用,我們管理的費用,平攤起來,商家也沒有賺錢,所有的東西都轉嫁給消費者,所以這個是傳統成衣行業很重要的痛點,價格節節升高,商家也沒有賺錢,消費者也為此買單。第三,定制行業具備幾個特點,一是對經驗的依賴性特別的強,包括量體和打板。二是花費時間長,成本高。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