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蜻蜓上市啟資本市場之旅 發展具備三大優勢
6月29日,有著“中國鞋都”之稱的溫州,又迎來一家鞋企——浙江紅蜻蜓鞋業股份有限公司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經過多年努力,“文化之履”紅蜻蜓終于啟程資本市場之旅。
紅蜻蜓人認為,上市對紅蜻蜓來說,是一次歸零跨越,是一次完美蛻變,更是一次夢想的再次追逐。
經過20年的歷練,紅蜻蜓以品牌建設和產品設計為核心,結合公司自身及外部資源優勢,構建了龐大的供應鏈體系和營銷網絡體系,實現了快速發展,并成為我國皮鞋行業的領先品牌。紅蜻蜓具備文化優勢、設計師規模優勢以及快速組織生產優勢等。
本次上市,紅蜻蜓募集的資金主要用于營銷渠道建設項目及信息系統提升建設項目。營銷渠道建設有助于完善紅蜻蜓營銷網絡的布局,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力;信息系統提升建設將強化紅蜻蜓對業務數據的管理和應用水平,提高運營效率。
品牌文化優勢:時尚與舒適深入人心
29日,在紅蜻蜓上市儀式上,一場“中國鞋履文化的時光穿越大秀”在上海精彩上演,凸顯紅蜻蜓20年的鞋文化積淀。
當上交所的金鑼敲響時,眾多靚麗名模變身紅蜻蜓,宛如一只只輕盈詩意的精靈,手托歷代民族鞋履行走在證交所的“秀場”中,既有年代感的遼代鎏金龍紋銅靴、漢代玉履鉤尖鞋,也有民族感的白族繡鞋、金蓮夾鞋、土族高幫金蓮鞋、苗族土布花鞋等。從富含歷史氣息的古董鞋,聚焦到紅蜻蜓打造的APEC領導人穿著的“中國紅中國夢”系列,闡述著從古樸華麗到現代精致的時尚風格輪轉。
紅蜻蜓從創立之日起就確立了“品牌開路文化興業”的經營思想,堅持不懈地挖掘、研究、傳播中華鞋履文化。公司建成了首家鞋文化研究中心,編輯出版了第一部《中國鞋履文化辭典》;出版發行了第一部鞋履文化叢書《東方之履》;建成首家鞋文化博物館——中華鞋文化博物館;并建成展示制鞋工藝技術和鞋類研發科技的鞋科技館、展現品牌發展歷程的紅蜻蜓品牌館,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經過20年的發展,紅蜻蜓品牌在廣大消費者心目中已有相當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尤其在二、三線城市或商區,紅蜻蜓占據領先的市場份額,產品時尚與舒適的特點深入人心。同時,公司的產品質量也得到消費者認可。
營銷網絡優勢:實體與電商相得益彰
“品牌開路文化興業”的經營思想,讓紅蜻蜓在20年時間里建立起遍布全國的營銷網絡,奠定了市場競爭優勢。截至2014年12月31日,紅蜻蜓在全國共有營銷網絡終端4321間,其中直營店(含商場店)502間,加盟店3819間。在“互聯網+”時代,紅蜻蜓率先確立電子商務渠道的戰略定位,構建適合電商發展的供應鏈體系,讓電商業務規模走在行業前列。
紅蜻蜓于2011年設立子公司“紅蜻蜓電子商務”,并在組織架構上成立了電子商務事業部,從設計研發、供應鏈組織乃至銷售平臺拓展均區別于線下業務,實現獨立運作。電子商務事業部研發團隊針對網絡消費者的消費特性開展產品研發,通過外協采購方式組織產品供應,銷售端則依托淘寶網等電子商務平臺開展網絡營銷。
目前,紅蜻蜓在天貓商城開設了紅蜻蜓品牌旗艦店、紅蜻蜓男鞋旗艦店、紅蜻蜓女鞋旗艦店、紅蜻蜓童鞋旗艦店、紅蜻蜓童裝旗艦店、coolala品牌旗艦店總計六個品牌旗艦店。同時紅蜻蜓在其自建平臺中也實現了部分電子商務直營銷售。2012年至2014年,紅蜻蜓電子商務渠道實現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12億元、2.29億元和3.31億元,增長迅速。
產品研發優勢:文化與科技交相輝映
去年11月,北京APEC峰會上,紅蜻蜓為與會領導人設計制造的“中國紅中國夢”系列皮鞋受到媒體的關注。之前,紅蜻蜓受邀參與北京APEC峰會領導人服飾中配飾(鞋類)的設計。土生土長的企業以及行業影響力,讓紅蜻蜓脫穎而出,成為進入設計團隊的唯一一家鞋業企業。紅蜻蜓為峰會設計的主題為“中國紅中國夢”,并由主題提煉出“愛與和平”的圖形,采用世界上頂級工藝固特異純手工工藝制作精美皮鞋。
紅蜻蜓在行業的影響力源于多年的鞋類研發技術積累。目前,紅蜻蜓在意大利米蘭、法國巴黎等時尚都市設立了研發信息中心,在北京、上海、廣州建立了品牌工作室、設計工作室、時尚信息轉化中心,利用全球的設計信息和資源實現紅蜻蜓產品與國際時尚同步;在浙江、廣東、上海、重慶布局了產品研發生產基地;產品線也已經由原來的制鞋發展到全面的時尚皮具、女裝、男裝、童鞋童裝和配飾。
紅蜻蜓還先后與國內著名高校、歐美頂級科研機構合作,建立了鞋科技實驗室,進行人體足部力學實驗研究及鞋類檢測,并研發生產出中國第一雙運動皮鞋,率先開了“3D”量腳制鞋技術,并與世界最大化學公司巴斯夫合作開發高檔新品類鞋款。
紅蜻蜓在發掘東方傳統鞋文化的同時,積極借鑒西方流行趨勢,將流行文化融入產品設計開發,先后推出青花瓷系列、地中海系列、英倫風尚系列、靈感普羅旺斯系列、印象巴黎系列、解密威尼斯系列等獨具中外文化品位的產品,帶給消費者獨特的文化感受,促進銷售業績的提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