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面臨的困境終將會過去
對于中小企業目前面臨的困境,上海社科院研究院劉社建認為,“創新”和“融資”是企業“活下去”的兩個最關鍵要素。“企業要處理好主動創新和被動創新的平衡,主動創新意味著風險高但收益大,企業也可以選擇被動創新,通過兼并獲得產品升級的關鍵技術”。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存在單筆額度小、時間急、頻率高、期限短的特點,導致了金融機構對于中小企業的融資具有邊際成本較高。
現在正處于轉型的關鍵期,也是陣痛期,改革后各種問題也到了逐漸浮出水面的時候,更需要智慧和耐心進行解決。世界發達國家,如美 國、歐洲等,歷史上都經歷過類似的時期。而我們的近鄰日韓兩國更有借鑒意義——他們都經歷過從代工加工貿易到簡單設備制造,再到實現自主品牌。我國正走在 正確的道路上,同樣會取得成功。
“此外,從政府對企業的扶持角度來看,政府應處理好與企業的邊界,要謹慎對待產業政策,企業能完成的應該由企業完成。政府的職能應該因時而異、 因地而異”,劉社建說,中央高層對制造業面臨的問題有著清晰的認識,“關鍵在于職能部門有沒有真正執行到簡政放權和優化扶持的政策和精神,在貫徹過程中有 沒有走樣?”此外,劉社建建議政府應做好一些軟性基礎設施建設,比如法制建設、知識產權保護、教育制度等。
“作為一家商業銀行,大生意要做,小生意也要做,這樣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有些銀行只做大生意,對成長期的中小企業不肯給一點陽光雨露。” 對于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曾作過上述講話。李克強強調,商業銀行要想辦法為小微企業、特別是新創業的科技型小微企業服務。
中小企業融資難度大,最終不得不縮小生產規模甚至死掉,最終受到傷害的還是實體經濟。而為了給企業“輸血”,國務院及下屬各部委去年以來密集出臺多項措施,包括合理確定小微企業流動資金貸款期限、豐富完善小微企業流動資金貸款產品、積極創新小微企業流動資金貸款服務模式、科學準確進行貸款風險分類等在內的六項措施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