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對服裝行業的改造 柔性供應鏈取代傳統產業鏈
1.7億工作者的紡服產業鏈 互聯網能為它做什么
2007年,中國紡織服裝業上下游產業鏈吸納的就業總人口據說高達 1.7 億人。在他看來,在柔性供應鏈改造生產線之前,首先需要確保能否快速匯集需求實現集中生產,同時給予工廠方和面料商彈性空間。
2007年,中國紡織服裝業上下游產業鏈吸納的就業總人口據說高達 1.7 億人。
雖然具體數字無從考證,但紡織服裝業無疑占據了國民經濟的半壁江山。而作為支柱產業,國內紡織服裝業正在迎接一個內憂外患的危機時刻。過去 6 個月的時間里,超過 9 家知名紡織服裝企業破產倒閉。美特斯邦威 4年前的利潤超過10億,今天這個曾經的服裝帝國正走在虧損的下坡路上,而以 ZARA、優衣庫為代表的國際快時尚品牌則成為了年輕人的新寵。
在這樣一個時刻,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改造,在服裝領域的體現,其實也遠比我們想象中的來得淺的多。當我的同事問我,為什么 36 氪這樣的科技媒體要去找傳統服裝企業的人聊天時,我想,前段時間鄭慶生的一個演講主題—— “盡力去了解世界的真實運作”——也許就是最好的答案。
“光一個簡單的吊牌,在傳統零售店里都是件很復雜的事情”
服裝是一個龐大的制造業體系。我們和傳統服裝企業的人聊的最多的是服裝里偏后端的生產供應鏈。服裝供應鏈里的每個環節,就像一個個設計精密復雜的齒輪,這些齒輪彼此咬合組成一臺龐大的機器,而這個機器真正在影響著服裝產業的發展。
在傳統服裝行業里,對供應鏈比較粗略的分法是三大塊:服裝公司、服裝工廠和面料廠。在地域上,整個服裝產業集中在山東青島、廣州、長三角一帶,面料分布在紹興柯橋、廣州中大,生產基地則以江蘇浙江為主。
此前曾在傳統服裝行業摸爬滾打 15年 的優料寶總經理王晉華告訴 36 氪,“在供應鏈具體運作上,有的服裝公司很輕,只做貼近市場營銷的品牌運作,他們的服裝會外包給設計團隊來設計。有的服裝公司重一點,底下則會配置相應的設計部門。不管哪種,設計師最后設計出來的都只能稱之為作品,要變成產品,還要經過重要的服裝生產環節,包括排料、裁剪、縫制、熨燙等過程。”
而從設計到生產,在服裝的加工制造里目前行業內最常見的模式又有兩種:一種是全包模式。工廠直接負責全包,服裝公司直接支付總價,最后只收成品;一種是純代工模式。工廠只負責加工,面料由服裝公司自己買。服裝公司會支付兩筆費用,一筆是給工廠的加工費,一筆是給面料廠的面料費。至于面料從面料廠到工廠的物流,可以選擇自己拉,也可以要求廠房進行配送。
除了面料需要購買,還有輔料,指的是衣服上的紐扣材料等。如果是全包模式的話,工廠會替服裝公司直接配好輔料,另一種方式下服裝公司自己會去買輔料,工廠只負責實現組裝。
“比加工制造更上游的面料、原材料這塊也很復雜。面料本身是有自己的工藝的,比如不同的面料有不同的底布。一件麻灰色的針織 T 恤,它的底布要從最開始的白色染成麻灰色;一件裙子帶著蕾絲的花邊,在生產時,面料底布首先需要蕾絲花邊的工序做處理。這些處理可能是服裝廠自己做拼接完成的,也可能是底布由面料廠現成配好的。在不同的合作模式之下,上下游的鏈條可能還會更長。” 王晉華說。
這種生產過程復雜、鏈條節點盤根錯節的情況從最簡單的 T 恤里就能體現出來。
T 恤算得上衣服里一件非常標準化的產品了,但要做一件 T 恤,背后牽扯到的供應鏈也很麻煩。從采購衣胚開始,需要找印花工廠,然后經過很多道不同的工藝(比如印字、標簽等),再到包裝(這時就需要對接包裝工人),最后才是物流供應商以及售后。而在衣胚前,還有后道整理,這里面就包括整燙、檢驗、折疊等工序,還涉及到水洗、剪毛、蒸呢、壓呢等方法。更前面的還有成衣加工、布料采購、印染、原材料等。
做 T 恤定制的優 T創始人劉超告訴我,他們從早期進入這個市場的時候走了好幾個月的坑,最后只能量力而行,選擇只做很淺的一層,即開發系統去串供應鏈,自己專注在狀態的跟蹤追溯和鏈條的監控上,其余的事情則盡可能找好的品牌方去合作解決,讓這些品牌方保證運轉。
“服裝這種制造業里面的門道非常真的非常多。光一個簡單的吊牌,在傳統零售店都是件很復雜的事情。吊牌上的信息和衣服描述需要非常精確,店里 SKU 又這么多,要一一對應起來都很不容易。如果吊牌信息和服裝有任何不符還會很麻煩,因為門店是有進貨記錄的,它按配數來發,質監部門會進行抽查,如果查到不符,處罰的措施很嚴格。有些門店為了省事直接貼掉標簽,但這樣零售店員又常常搞不清楚。” 劉超告訴我。
可以看到,服裝供應鏈里的整個鏈條很長,節點很多,涉及到的每道工序幾乎都有不同的工廠負責,非常專業細分,供應鏈的合作方式也很靈活多樣,但最后都是多供方配合完成的一個結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