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行業困境重重 期待做大格局
曾經,紡織也是山西省的重點支柱產業,過去的二十年間,一些大企業同樣無法解決這些難題,接連倒下。
進入2015年末,我國這個紡織大國,正經歷著一場孰生孰死的寒冬考驗。一篇相傳甚廣的文章《紡織業1.7億人回家過年》,不無夸張地論述了紡織行業的頹敗現狀——浙江知名紡織業“紅劍”集團停產,員工上萬人的山東蘭雁集團破產……紡織企業紛紛倒閉,幾千萬工人失業。
這是一個最好的市場經濟時代。消費者對時裝、家紡的需求旺盛,我國人均紡織品消耗量逐年只增不減。顯然,紡織企業大批倒下的經濟現象,因素更為復雜。
在山西省,二十年前,可謂是紡織業的黃金期。山西紡織廠、晉華紡織廠等萬人紡紗織布的盛況,已成“光輝歲月”。如今,紡織業只占山西省經濟大蛋糕中的一小塊。
令人欣慰的是,現留存著的50多家紡織服裝企業,生存狀況并沒有受到整體大形勢的影響,有的企業獨辟新徑轉變產業結構,銷售額穩步上升,延伸出“晉商”獨特的經濟觸角。
2015年,倒閉、兼并,成為服裝紡織產業的代名詞。在破產紡織服裝企業名單上,莊吉、蘭雁集團、紅劍集團、寶利嘉、五洋印染、商雅綸制衣等業界行業大佬赫然在目。
山西紡織工業行業管理辦公室行管部部長趙根生認為,出口額減少是主要因素,“國內紡織業前景很好,紡織品一直以來是出口大戶,出口份額占很大一塊。從國際金融危機之后,出口量一直在下降。有數據表明,中國紡織服裝業出口連續18年保持全球首位,2015年1月,風云突變,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1563.33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0.63%。”
2014年,中國紡織服裝出口占全球的貿易比重約36%,印度占4%、越南占2%。中國紡織商會當時就曾分析:未來十年,中國紡織業份額會被逐漸搶占。
造成紡織企業大批倒閉的另一原因,就是國內人工費用的增加。
“東南亞國家以及印度等國家,人工費很低,每人每月1000多元,而我國的人工工資為每月3000元左右。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國際市場的棉花價格低于我國,每噸差距最少是幾百元,最高時每噸差6000元。因而,我國的紡織競爭力在逐漸減弱。國際市場能在東南亞加工,就不再選擇中國。一些大企業盲目擴大生產,投入資本,市場不景氣,資金鏈斷裂,導致破產也是原因之一。”對此景象,業內人士又惋惜又無奈。
在趙根生看來,這畢竟是一部分現象,更多的紡織企業還在繼續堅持,等待時機突破僵局,“較其他國家,我國的紡織生態產業有很大的優勢,它是一條完整成熟的鏈條,國外采購商可以在中國從紡織、印染、織布、成衣產業鏈進行一站式采購?!?/p>
“縱觀全貌,紡織品產量非常大,但同質化嚴重。產能過剩,勞動力缺乏,勞動強度大,招工難,對市場變化沒有應變能力,這些問題,都是企業倒閉的導火索?!壁w根生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