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陽紡織企業以“智能化”為突破口推動智能化改造
“以前一臺機器要兩個人守著,自從引進意大利LONATI智能襪機,現在一個人可以看兩臺機器,不僅節約用工,產量也翻了兩倍。”3月19日上午,沭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江蘇西南智能紡織有限公司負責人周建新告訴筆者。機器換人、產業轉型,標志著沭陽針織產業正進入新的“智能時代”。
“以技術創新推進工業化與信息化在針織產業的融合,打造沭陽智能針織特色品牌。”沭陽縣委書記胡建軍說。
紡織產業是沭陽縣“2+1”主導產業之一,目前,該縣共有紡織企業226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18家。去年,該縣紡織服裝企業實現工業銷售收入63.11億元,增長23.5%,全縣紡織服裝產業開票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0.6%,穩居蘇北第一。
為了積極應對紡織產業發展面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沭陽以“智能化”為突破口,推動智能化改造,促進傳統產業提質增效。江蘇宋和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山東煙臺宋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沭陽投資興建的全資子公司,注冊資金2000萬元,建設智能紡織裝備生產線16條,形成年產智能提花機3000臺套、智能噴氣織機2000臺套的生產能力。其中,該企業生產的智能高檔提花織機,可以將“清明上河圖”這樣復雜的圖案,栩栩如生地織到面料上。目前“宋和宋”電子提花機銷售額和規模均處于國內行業第一位。
“圍繞智能特點,深入研討針織行業轉型升級的路徑,形成產業鏈聯動的高度集約型智慧產業。”沭陽縣委副書記、縣長卞建軍說。
更值得一提的是,“智能時代”的到來使沭陽針織業在“經濟冷環境”下出現了“熱”發展的“沭陽現象”。在“智能時代”,沭陽的紡織企業紛紛轉型升級,依托技改,對產品及技術進行更新換代。在江蘇寶娜斯針織有限公司,車間內的工人正在緊張地給襪子進行縫合、包裝。“縫頭,是襪子生產中最為繁瑣的一道工序。一個手腳快、眼神又好的工人,一天最多只能加工約400雙襪子,一般熟練工的產量則為300多雙。”企業負責人告訴筆者,僅僅這一道工序,一雙襪子的生產成本就要幾角錢。他表示,這些工序將由機器人替代,只需要一個人操作機器,產量就可抵上之前的四五個工人,每年可省下不小的人工成本。
未來針織靠智能,智能針織看沭陽。今年3月初,全國首個智能針織產業園在沭陽奠基。新建的智能針織產業園占地1010畝,總建筑面積100萬平方米以上,總投資額超10億元人民幣,是針織行業標桿性工程。目前園區基建工程招標工作已經完成,已入駐企業4家,達成入駐意向針織項目3個,力爭用5到10年,成為百億級針織品生產基地,把沭陽打造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針織名城”。
機器換人,促進了沭陽紡織業發展。去年,沭陽縣共招引億元以上紡織項目12個,協議投資總額達49.5億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