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死實體店的“真兇” 是誰 電商的沖擊真的很大
近年來在中國電子商務蓬勃發展,而實體店大批關門。很多實體店在清倉處理時打出了這樣的標語:“網購打擊生意難做”,“微商瘋狂,網購瘋狂,生意不景氣,馬云我恨你”。
雖然電商是改變了部分人群的購物習慣,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不是淘寶壓垮了實體,壓死實體店的是高租金。
除了顧客消費習慣改變外,實體店經營成本的增加以及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也是不少實體店商家感覺生意難做的重要原因,其中鋪面租金上漲令不少實體店經營者苦不堪言。
蘭州的張先生和妻子是網購一族,去年剛剛辦完婚禮,他倆的新房裝修和電器都是網購來的。張先生說,在網上買的內部裝修和生活用品,既便宜又方便,直接送貨到家,不滿意當場退貨,與實體店相比,網店同品牌同款的價格僅是實體店價格的五六折。
網購達人張先生說,對于電腦、手機、家用電器等質量穩定、運輸方便的商品,網購的價格非常吸引人。他曾到實體店看中一款吸塵器,原價1500元,打折后1300元。后來他上網一查,800元就能買到。網上下單,兩三天就送到手了。
網店不受交易時間、地域限制、價格公開透明、比價方便、售后保障體系日益完善等也是吸引越來越多市民加入網購大軍的原因。對于很多上班族來說,網上購物已經成為不少人的“生活規律”。
4月8日,商務部部長助理王炳南表示,在內貿流通領域,店鋪租金占實體店經營成本約30%,而近年來實體店鋪租金以每年20%的速度增加,約為銷售額平均增速的2倍,這對實體店經營造成很大壓力。
據報道,一位經營餐廳的陶先生說,他剛剛租下這個門面時,租金40000元一個月。由于經營得當,他的店生意還算不錯,不料這條街道的門面租金跟著水漲船高,到了合同期到期,房東一下把鋪面租金提到了60000元,而且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陶先生算了一下,如果這樣,“賺的錢相當都是在幫房東打工!”最后只能放棄經營。
早在14年年底,就有媒體報道稱,上海租金成本和人工成本已是20年前的5倍和10倍,但商品銷售毛利幾乎沒有增加,引得大批內外資企業陸續關閉門店。
另有媒體統計,目前二三線城市商業街上的專賣店,一年房租200萬—300萬元,很多專賣店年銷售額也就只能做到幾百萬元,刨去人工、稅收、水電等費用,利潤所剩無幾。
就連一些大型的連鎖品牌也因為沉重的租金壓力面臨兩難境地,有的所處地段不錯,多年來也已經在店鋪附近培育了一大批忠實顧客,要放棄實在太可惜,不放棄又利潤菲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