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副市場供需兩不旺 有價無市狀態
上周(7月25-31日),棉副市場進入青黃不接階段,棉籽、棉副整體供需兩不旺,市場多處有價無市狀態,持續不斷的高溫天氣也使各地油棉廠開工率進一步下降。
棉籽:購銷不旺多處停收
上周,儲備棉成交火爆,使國內各大紡企倍感壓力,期貨上周四、周五也呈大跌之勢。現貨皮棉影響不大,但因籽棉存量不足,軋花廠開工率有限,棉籽現貨供應量極度萎縮,各地油棉廠主要以消耗前期庫存棉籽為主,零星收購量也不大,加之下游棉副產品多處弱勢,油棉廠收購積極性下降。預計本年度新花上市時間將晚于往年同期,棉籽在貨少與需求之間拉鋸,將以相對持價狀態運行。
7月31日,山東省油棉廠多已停工,少數加工廠以消耗前期庫存為主,少量采購,其中內地棉籽報價在1.53-1.60元/斤(水分12-13%,含油11.5-13%),新疆棉籽到廠價在1.62-1.64元/斤,局部高位回落0.03元/斤,澳大利亞進口棉籽青島提貨價3250元/噸,上調30元/噸,因目前加工利潤下降,油棉廠少量采購;河北省質量較好棉籽報價1.50元/斤(水分12-16%,含油13%),新疆棉籽到廠價在1.67元/斤,訂澳大利亞進口棉籽青島提貨價3220元/噸,多處停收;河南省地區質量較好棉籽1.48元/斤,多處停收;湖北省質量較好棉籽報價1.22-1.25元/斤,持價,有價無市,多處停收;江西省鋸齒棉籽零星報價1.22元/斤(含油11%,水分13%),有價無市,少有成交;山西運城地區報價1.22-1.25元/斤,貨少持價,多處停收;陜西省質量很好棉籽高價至1.32-1.35元/斤,貨少持價,有價無市。
棉油:多空相持承壓回落
上周,棉油外圍可謂多空相持。利空因素:豆油期貨弱勢下行,大連盤1609主力合約上周五收于5924元/噸,較前周五收盤價6036元/噸下跌112元/噸一線。現貨相應調整,周末沿海地區一級豆油價至5950-6070元/噸,較前周下跌20-150元/噸。另,當前棉油與豆油差價無優勢,勾兌能力有限,下游需求不佳,制約其行情發展。利多因素:受庫存不足支撐,棕櫚油期貨止跌反彈,大連盤主力1609合約上周五收于5258元/噸一線,較前周五收盤價5136元/噸上調122元/噸,港口24度棕櫚油價至5520-5660元/噸,逆勢上調20-140元/噸,利好棉油行情。目前油棉廠開工率為年度新低,棉油庫存也低于往年同期,加之棉籽原料成本居高,廠家對棉油持價出售,進一步限制其下跌步伐,上半周部分地區有所回落,下半周止跌企穩。新棉油上市前,預計其行情保持抗跌小調格局運行。
7月31日,山東省棉油報價5830-5900元/噸,局部下調20-50元/噸;河北地區棉油報價在6000-6100元/噸,貨少持價,零售為主;河南省報價6000-6050元/噸,多數持價,零售為主;湖北省報價5700元/噸,持價難下,零售價格較高,有價無市;江西省零售價在5900-6000元/噸,持價,零售為主,有價無市;山西省報價5750-5800元/噸,有價無市;陜西省報價至6050-6100元/噸,持價,零售為主,有價無市。新疆地區棉油出廠價5700-5800元/噸,下調100元/噸,成交少量。
棉粕:延續跌勢成交少量
上周,期貨豆粕低位調整,現貨弱勢下行。周末,沿海地區43%蛋白豆粕價跌至3030-3160元/噸,較前周下跌60-90元/噸。豆粕行情延續回落,利空棉粕市場。目前棉粕與豆粕價嚴重倒掛,制約其出貨量。目前養殖業仍不景氣,加之南北方強降雨天氣使水產養殖需料減少,下游廠商對蛋白類原料隨用隨購,棉粕出貨受阻,部分開工油棉廠不得已下調棉粕價格。但因當前油棉廠開工率已降至年度新低,棉粕庫存也遠低于往年同期水平,加之棉籽原料成本支撐,棉粕仍有相對抗跌性,下跌幅度與空間受限。新粕上市前,油棉廠將根據庫存和下游需求現狀調整其報價。
7月31日,山東省46%蛋白棉粕報價3250元/噸,較前周高位下調50元/噸,50%高溫蛋白棉粕報價3450元/噸一線,下調50元/噸;河北省46%蛋白棉粕報價3250元/噸,下調50元/噸,50%脫酚低溫蛋白棉粕報價至3800元/噸,較前周下調50元/噸,貨少持價;河南省46%蛋白棉粕3250元/噸,下調50元/噸,貨少持價,零售為主;湖北省42%蛋白報價2900-3050元/噸,下調50-100元/噸,零售為主,少有成交;陜西省50%低溫脫酚蛋白棉粕報價3800元/噸,有價無市;江西省42%蛋白棉粕報價2900-30000元/噸,下調100元/噸,零售為主,有價無市。新疆地區42%蛋白棉粕報價在2700-2750元/噸,下調50-100元/噸,有價無市。
{page_break}棉短絨:行情穩定需求平平
上周,延長儲備棉投放時間呼聲較高,鄭棉期貨也因技術回調一度出現連續兩天大跌行情。下游化纖廠、精制棉廠隨用隨購,制約棉短絨行情發展。加之進口棉短絨價格偏低,對國內棉短絨形成一定沖擊。但當前油棉廠開工率較低,加之部分油棉廠采購光籽和進口棉籽加工,降低了棉短絨的產出率和質量,廠家對優質棉短絨仍持價出售,市場形成拉鋸。新絨上市時前,質量較好棉短絨仍將保持相對高位運行。
7月31日,山東省食品級棉短絨報價5700-6100元/噸,較前周穩定;河北省質量較好報價5700-6000元/噸,部分食品級棉短絨高價至6200-6500元/噸,有價無市,少量成交;河南省食品級主流價至5800-6000元/噸,部分地區5600-5700元/噸,較前周持平,少有成交;山西省質量較好報價5500-5600元/噸,持平,有價無市;湖北省食品級報價5400-5600元/噸,持平,少有成交;陜西省食品級高價至5500-5600元/噸,持平,有價無市;江西省價報至5600-5700元/噸,持平,少有成交;新疆地區質量較好棉短絨報價5400元/噸,局部高位5500元/噸,持平,成交少量。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