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的品味和購物習慣正在發生變化
最近幾項研究也顯示,中國消費者的品味和購物習慣正在發生變化。麥肯錫在2016年的《中國消費者的現代化之路》報告中描述到,普遍性的市場增長時代逐漸走向盡頭,消費形態正從購買產品到購買服務,從大眾產品到高端商品轉變,同時,健康、家庭和體驗受到主要關注;而在購物方式上,根據研究公司英敏特的(Mintel)的估算,2010年至2015年期間跨境網上購物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63%。
預測到2020年網上跨境購物總額將增至2220億美元(去年為973億美元),占2020年中國預計將達到的1.3萬億美元的網上銷售總額的17%。洋碼頭發布的《2016上半年中國海淘消費報告》也證實了這一點。報告指出在線海外購物市場潛力巨大,從整體市場規模看,2015年近1萬億,占比國內生產總值的1.3%,平均每個中國人一年在線海外購物消費655元。
海外購物平臺洋碼頭通過對海淘消費人群的大數據分析,解讀中國海淘消費狀態,并發布《2016上半年中國海淘消費報告》,報告指出海淘消費變得更為普及和多元化,消費人群由一線向二三線城市延伸,商品的購買需求也從標品爆款逐漸走向個性化、差異化商品。
“中產階級的消費觀已從將就開始變得講究,過去買的是功能,現在更多考慮的是品質和服務。他們對價格并不敏感,也不盲目的追求性價比,他們希望買到好的商品,接受好的服務,過上有品質和被尊重的生活。”洋碼頭CEO曾碧波這樣定義正處在消費升級漩渦中的這群人。
洋碼頭CEO曾碧波認為,在消費升級大背景下,以中國中產階級為主的消費者對海外商品有強烈的需求。他們不僅關心海外商品的品質和服務,還希望能買到全球更多的好貨。某種程度上,這種消費觀也影響著海淘的行為。
他們有更精細化的需求。從普通保溫杯到超輕保溫杯、從37碼鞋標到37碼特寬型鞋標、從安裝式濾水設備到便攜式濾水壺、從維生素類保健品到軟骨素、葉綠素、膠原蛋白、葡萄籽精華等細分的保健品……這些需求的背后則是國內消費者普遍存在的“消費痛點”——即有錢也買不到的好東西。營銷學上認為,一個好產品通常擁有6個要素:有用、好用、好看、好玩、前景、收入(利潤)。
他們買的是放心。麥肯錫的研究報告指出,當前中國的消費者出現了向高端產品升級的明顯傾向。同時,人們在化妝品、烈酒、牛奶及奶制品、護發、大米、生鮮、啤酒等品類上表現出升級質量和品牌的強大動力。在洋碼頭上,價格在千元左右的輕奢包包、服飾鞋帽和珠寶配飾等成為新寵。而在天貓國際,2015年賣得最好的品類依次是母嬰用品、個護美妝和營養保健,都與健康或剛需直接相關。
他們并非是價格驅動。過去人們買東西追求的是物美價廉,現在認同好的商品值得好價格,特別當發現式購買——即邊刷邊逛成為主流時,對于KENZO、APM、Coach 、MK、UGG等服飾、鞋包類商品,價格即使出現小幅上漲也按捺不住“買買買”,洋碼頭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由逛到下單的時間縮短。大多數海淘商品在稅改提價之后仍有價格優勢,海淘依然是他們品質生活的一個不錯的選擇。
他們都是誰?據瑞士信貸銀行《2015全球財富報告》統計,以擁有5萬至50萬美元的財富為基準,中國中產階級占全國成年人口的11%,達1.09億人;洋碼頭曾通過平臺數據描繪過這群人的畫像,他們集中在25歲到35歲之間,大多數人擁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且多居于一線城市。他們看起來是在買海外商品,其實更多的是在購買品質和服務。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