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絨棉收購價基本與細絨棉接軌
與細絨棉采摘、收購、加工持續“高歌猛進”不同,今年長絨棉收購情況表現為拾花慢、交售緩、加工遲、銷售停。一方面阿克蘇地區拾花工短缺情況仍非常突出,由于長絨棉采摘難度大,因此挑剔的拾花工人優先選擇細絨棉;另一方面籽棉收購價格從8.1-8.20元/公斤落至7.20-7.40元/公斤,對農民植棉積極性、采拾熱情的打擊比較大,惜售情緒不斷升溫,一些棉花經紀人也籌集資金參與儲存籽棉。
10月下旬,山東、江蘇、河南等地2015/16年度兵團137、237級的倉庫報價分別為20800-21200元/噸、19800-20200元/噸(毛重),而7.30-7.40元/公斤籽棉對應的皮棉直接成本約18500-18800元/噸(目前南疆棉籽價格2.52-2.55元/公斤),入庫、公檢并汽運至內地庫的綜合成本大概19700-20000元/噸(毛重)。
若考慮到每噸皮棉有500元/噸出疆運輸補貼,因此按當前籽棉價格收購,軋花廠有300-500元/噸利潤(財務費用按200-300元/噸計算),但棉企收購長絨棉的熱情已降至低位。
2016/17年度政府相關部門并未發布新疆棉運輸直補公告,即使仍為500元/噸補貼款,但從申報到下發近一年時間,對企業資金鏈也是個考驗。此外2016/17年度國產長絨棉預計17-20萬噸,但消費能力僅7-8萬噸,況且今年中國企業積極簽約SJV PIMA棉、埃及吉扎棉,供應壓力非常大,收購即被“套牢”的概率不小。
國內棉價短期內走勢偏強。宏觀方面,9月工業利潤回歸平穩增勢,棉、紗、布進口環比均減少。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8.4%,增速與1-8月份基本持平(實際回落0.03個百分點)。其中,9月份利潤同比增長7.7%,增速比8月份回落11.8個百分點。
另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16年9月,我國進口棉花6.06萬噸,環比減幅12.44%;同比增幅19.03%;進口棉紗15.40萬噸,環比下降9.65%,同比下降29.32%;進口棉布0.33億米,環比下降2.59%,同比下降30.35%;
基本面方面,新棉收購價格小幅回落,略有企穩。因下游紡企補庫需求,市場詢價增多,皮棉實際成交以“好棉花”為主。技術方面,本周鄭棉主力合約(CF1701)振蕩上行,總體保持在60日均線上方運行,短期內可能沿5日均線繼續走高,但前期高點15750元附近壓力值得注意。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