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產業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會迎來哪些新的發展?

中國服裝業有四大特征:規模大、產量大、水平低、結構差。水平低指的就是我們的服裝設計水平低,這也是我國服裝業多以替別人加工高檔名牌服裝、自己的產品難以成名的原因。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裝消費國,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裝生產國,但中國服裝產業整體發展很不平衡。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服裝產業會迎來哪些新的發展?
去中間化以及個性化定制
從大的品牌到小眾服飾,個性定制越來越普遍,很多以前的基礎服裝、時裝甚至西服都開始個性定制。例如,溫州的西服產業全國領先,很多企業的業務人員已經達到上千人,以前他們依靠專賣店銷售,而現在更多的是成立銷售分公司,銷售直接面對終端。從傳統的門店銷售到現在的終端銷售,正是服裝業態改變的體現,未來借助互聯網技術的推進,則可以逐步實現線上銷售的全面推廣。
產能的全球化轉移
中國的棉花和人口紅利不再,棉花價格倒掛嚴重,而國家目前并沒有在這塊給予配額,這也解釋了為什么近幾年中國的服裝企業大多舉步維艱。棉花價格高,勞動力成本高,導致一些依靠外單出口的企業跟國際上相比基本已經沒有優勢,紛紛選擇轉為內銷或者將產地轉移到人口紅利相對較高的東南亞國家。某種意義上講,服裝企業的格局未來會分為兩類:一種是靠“量”取勝,這類是基礎服裝,屬于量大,但快速消費的類型;另一種就是個性化時裝的精準生產,個性化制造、高附加值的。
行政性采購需求相對管控更加嚴格
中國的基礎服裝需求非常大,尤其是職業裝,但是職業裝的供貨渠道特殊,價格越來越透明,全球化資源配置的趨勢越來越凸顯,中國政府的職業裝定制也正在向全球化轉移。
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移動互聯下的新業態
無論是服裝行業還是其他任何行業,無論何時何地,能更好的解決客戶需求,讓客戶滿意,這是最終的目標。未來服裝行業可能傾向于與移動互聯的結合,與科技的結合,與大數據的結合?;ヂ摼W電商漸漸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服裝消費也從線下搬到了線上,隨之而來的則是大量實體服裝門店的關閉。
未來服裝產業的新態勢在互聯網的基礎上還會繼續升級?,F在服裝行業流行一種技術,也是一種趨勢,叫做“3D試衣”。將來也許所有的服裝店鋪里面都沒有成衣展列,只有3D試衣鏡,根據傳感器的數據3D模擬穿衣效果。而后漸漸通過移動互聯網平臺的嫁接,未來人們可能只需要坐在家中通過VR,AR就能實現試衣購衣的需求,越來越“去中間化”,降低消費中的時間成本。
通過與大數據的系統嫁接,數據經過采集之后,上傳到終端,只要進行數據分析就能真正實現個性定制,未來服裝業行業中的同質由此得到根本性解決。未來服裝業會越來越分支細化,一家公司要么只做基礎服裝,要么只做時裝,而不會同時做多種服裝。任何服裝在未來都是定制屬性的,這樣的消費習慣形成之后,門店以及經銷商、批發商之類的中間環節都會消失,最終只會呈現兩個環節,前端客戶的需求和后端服裝企業的工廠,而中間由互聯網平臺來實現嫁接。全流程簡化,是未來服裝行業的一種新趨勢。
需求原理推動產業變革

馬斯洛需求原理結構圖
從馬斯洛需求原理來說,人的生活方式和需求的改變推動著每個產業的進步。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是人類社會最基礎的八大產業,這八大產業也都是萬億級的市場。而衣是排名第一,從這個意義上講,服裝產業可以說是一直沒變也一直在變。一直沒變的是人們對它的剛性需求,一直在變的是人們的著裝品味、服裝生產模式、服裝生產材料、服裝的交易和銷售形態是在不斷持續更新的,在諸多行業中都是位置前列。這是一個最古老也是最時尚的行業,古老在人類社會文明誕生的初期,它是人類知羞恥的標識,而時尚是因為如今諸多時尚大師諸多潮流都與衣有著不解之緣,是承載人類美學基礎的一個主要載體。
談及服裝產業的變革的時候,我們可以從馬斯洛需求原理上去看不同需求層次的人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和顛覆性創新時代,出現了哪些變化?
第一,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對于服裝而言,就是“衣要裹體”的需求。從生存需求上來說,在全球變暖的趨勢下,在極端天氣頻發的情況下,應對特殊天氣的特種服裝也隨之而生,服裝的改變與科技的進步是緊密結合的。同時也說明,服裝產業的生存和發展方向也在不斷調整著,陪伴人們去適應地球的變化,為人類做好最基礎的保護層。從生產角度去說,服裝生產是需要消耗大量社會生產資料的,某種意義上講,服裝產業對環境的破壞是很劇烈的,環境的變化使得人們對服裝的環保性等各類工作都做出了很大努力,用更好更便捷的方式去解決人類對衣的需求。
第二,安全感的需求。服裝對于人們最基礎的安全感是保護隱私,但如今人們在保護隱私的基礎上更希望凸顯個性,乃至性感,這是馬斯洛需求安全感需求的一種轉變。如果僅僅停留在安全感層面來看的話,我們可能更在意的是健康、養生等對安全感創新的訴求,這對衣服的材質、工藝都會有不同要求。中國古代是絲綢之國,是制衣原材料全球最具創新和影響力的國家,今天的中國在服裝產業中依然是全球最大的服裝生產制造加工基地。在安全感層面上,國家的衣食住行的商業標準也在不斷進步。
{page_break}第三,認同和交往的需求。新時代出現了兩大特質,一是怕撞衫下追求的個性化定制;二是強共性屬性下的對統一著裝的需求,例如工裝。所以在認同與交往的需求點上,出現了比較強烈的兩極分化,一面是個性化定制需求的增加,而另一面基于同趣、同好甚至基于網絡意見領袖的影響力,對今天人們的著裝品味、著裝訴求,著裝價值觀同樣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第四,人要得到尊崇感的需求。服裝很多時候扮演著身份的標識。在人類最早定義社會階層屬性的時期,服裝就承擔著重要的作用。如今人們對于著裝不再有苛刻的區分約束,卻激發了萬千品牌扮演時尚引領者的角色,出現了奢侈品。當社會不再對著裝有限制的時候,人們選擇用服裝的價格來進行身份的區分,他們通過選擇那些“名牌”服飾來凸顯自己的品味和身份的不同。所以從尊崇感的角度而言,衣,從古至今都是人類用來區分身份的重要載體?;诜b品牌下映射和呈現出來的社會階層其實是相對赤裸裸的,這也是今天不同品牌基于其不同客戶的細分來凸顯自身價值主張、定位產品價格、發展企業產品趨勢的一個重要的基數點。
第五,強調個人價值實現的需求。個人的價值實現在服裝層面上不是“衣”本身,而是“衣”身上疊加的意義和內涵,明星穿過的服裝可以做慈善義賣,映射出的是“衣+明星”的影響力。
“衣”是一個坯,它可以疊加各行各業,然后對應和映襯每一個穿過這件衣服的人的價值主張?!耙?”會創造很多新的東西,我們看到“衣+互聯網”爆發了很多新的平臺,著名的傳統產業紅領集團,直接上門為客戶量體裁衣,進行柔性化定制,直接對接消費者終端,為他們提供個性化服務。“衣+互聯網”加的是效率和數據,它已經超脫了“衣”的本身,做的是“衣+數據”下給客戶解決方案提供的科學建議;“衣+供應鏈金融”加的是服裝供應鏈中產業鏈鏈條的優化和調整;基于全球資源錯配下的互聯網電商跨境平臺,最初銷售的也是服裝,南北半球的氣候差異天生存在數據資源差,利用互聯網+優化庫存,通過資源的整合與重構進行銷售范圍的擴張。
許許多多的“衣+”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潮流概念,但最終都是在凸顯和完善著我們的人生價值,滿足當中受尊崇感、參與感、滿足感、幸福感的需求。由此可見,“衣”是一個非常清晰和全面的闡釋馬斯洛需求原理的平臺?!耙隆鼻ё內f化,但是依然與人的需求層次息息相關。
最后,我想用9個詞來總結服裝產業的變化:
1)產業鏈的去中間化。C2F的時代已經不遠了。
2)個性化。個性化的服務模式是今天越來越明顯的社會潮流,傳統服裝生產將面臨著一次從硬生產模式到柔性生產模式轉變的挑戰。
3)批量定制化?;跀祿馁Y源為客戶提供柔性化定制的服務,這種趨勢也會變得越來越普遍。
4)社群部落化。有同趣同好的人以“衣”作為他們共同的標識,這種訴求會愈加凸顯出來。
5)產能轉移化。尤其是在中國,我們的產能正在經歷由東到西,從南到北轉移,甚至向海外傾斜。
6)服裝業態的科技化。服裝產業與智能硬件的結合,與互聯網的結合,與新材料的結合,甚至跟新能源的結合都愈加緊密,科技含量越來越高。
7)時尚趨勢的多元和小眾化。服裝潮流正在變得越來越多元和小眾化,流行趨勢的熱點更迭速度也越來越快。
8)創意化。人們對服裝的想象力越來越凸顯。
9)生產線的零距離化。隨著3D和4D打印機的發展,普通客戶離生產終端的距離越來越近。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