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達斯為何瞄準電競行業?

全球的電競產業愈發火爆,其發展勢頭甚至讓很多傳統體育賽事黯然失色。在這種情況下,很多贊助商也打起了電競的主意,畢竟電競龐大的受眾群體的確具備很強的營銷價值。體育用品和電競,看起來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種事物,阿迪達斯卻讓兩者的結合成為可能。
日前,法國電競俱樂部Team Vitality宣布與阿迪達斯簽訂了贊助協議,團隊官方發表聲明:我們很高興能與阿迪達斯攜手合作,這是證明我們走在同行對手前列的一個證明。阿迪達斯是傳統運動品牌的領導者之一,這是傳統體育對電子競技的又一次認可。電子競技正在所有方面擴展自己的領域,這次的合作也確認了這一趨勢。
據世界服裝鞋帽網了解,俱樂部旗下的英雄聯盟、守望先鋒、爐石傳說、FIFA以及使命召喚分部都將獲得贊助。Team Vitality旗下的英雄聯盟俱樂部去年在EU LCS(英雄聯盟歐洲頂級職業賽)位于中游水平,雖然避免了降級,但是他們也沒有獲得S6(世界總決賽)的資格。因此俱樂部在休賽期進行了重組,引入兩名韓國外援,現在他們要面對的是即將到來的2017春季賽。

一般來說,職業電競俱樂部以及電競賽事的贊助商多以游戲周邊或者功能性飲料類的品牌為主,像雪碧、聯想、英特爾都是LPL(英雄聯盟職業聯賽)的贊助商。具體到Team Vitality俱樂部的贊助商基本都能和電競搭上點關系,比如惠普Omen筆記本、游戲外設制造商賽睿、微軟旗下的游戲機XBOX ONE以及視頻分享網站DailyMotion等等。阿迪達斯的加入自然為電競產業增色不少,也讓電競拉近了與傳統運動的距離。
此前,阿迪達斯已經流露出對電競領域的關注。上個月,歐洲電競豪門Fnatic戰隊的核心成員Rekkles就成為阿迪達斯的關注對象,這家德國體育用品巨頭將最新的時尚運動系列Z.N.E運動服贈送給了Rekkles。雖然這不是嚴格意義的代言行為,但是阿迪達斯想通過電競明星的影響力來宣傳產品的初衷是顯而易見的。
足球、籃球等運動明星代言運動品牌再平常不過了,電競明星也能得到這樣的待遇實屬罕見,阿迪達斯這也算開創了運動品牌的先河。阿迪達斯去年花了大力氣推廣Z.N.E系列,幾乎動用了旗下的所有代言人為產品做宣傳,效果顯著,此次深入電競圈,必定是看中了該領域龐大的受眾群,借此發展傳統運動領域之外的新用戶。
市場研究機構NewZoo近年來十分關注電競產業的發展,根據該機構發布的最新一份電競報告來看,2019年,電競的觀眾人數預計能達到2億,而電競產業收入將達到11億美元。雖然電競的商業價值還沒有被完全開發,合作伙伴也多以媒體及游戲硬件周邊品牌為主,但有一個趨勢也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很多職業足籃俱樂部、通信公司以及快消品品牌都開始布局電競產業。這種跨產業之間聯系的產生無非出于兩點考慮,一是產業之間的互通性,比如有些電競項目就需要職業足球或者籃球賽事的原型,另一點則是用戶之間的互補,這點就不難理解了。
Newzoo公司去年曾對16個國家和地區的人群進行調查發現,電子競技在游戲玩家中的認知度已經由2015年時的53.7個百分點增加到了2016年的65.7個百分點。不僅如此,這間公司還將它所調查到的電子競技狂熱愛好者的數量由1.31億人提高到了1.48億人。
電子競技是文化體育行業中最火爆的細分領域之一,以PC端游為載體的傳統電競在近年來輸出了大量高價值的賽事、內容、明星等,影響了數以億計的用戶。

《2016年全球電子競技市場報告》中指出,去年全球電子競技收入達到3.25億美元,2016年電子競技市場將增長43%至4.63億美元,其中中國和韓國占全球電子競技收入的23%,預計達到1.06億美元。而從移動游戲的發展層面看,競技化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以《王者榮耀》、《穿越火線:槍戰王者》、《部落沖突:皇室戰爭》、《全民槍戰》為代表的移動電競產品的快速爆發預示了移動電競時代的到來。
{page_break}傳統體育行業對電競的涉獵始于2014年,近兩年則越來越風生水起,德國沃爾夫斯堡、英國西漢姆聯、曼城、葡萄牙里斯本競技先后收購電競戰隊;去年8月底,凱爾特人前鋒約納斯·杰雷布科從著名LOL解說Monte Cristo手中買下了Renegades戰隊;9月底,費城76人收購Dignitas和Apex兩支電競戰隊,成為北美四大職業體育聯盟中第一家收購職業電競戰隊的俱樂部;一天后,知名職業電競戰隊TeamLiquid也被傳統體育界名人組成的財團所收購;這些傳統俱樂部掀起的新一波投資熱潮證明他們已經無法忽視新興的電競產業。
美國8000萬籃球觀眾中有960萬同樣也看電競比賽,隨著奧尼爾等籃球明星紛紛投入電競產業,未來或許有更多籃球觀眾轉化為電競粉絲,這一趨勢也讓傳統體育俱樂部加快了進入電競行業的步伐。如今,一場大型的電競賽事可能吸引4萬人到現場觀賽,數千萬人觀看網絡直播。如果以單場賽事的觀眾規模來衡量,電競市場甚至比籃球還大。
2016年,阿迪達斯在全球各大市場均強勢復蘇,這和它主打年輕牌的策略息息相關。而電競恰恰是年輕人的運動,對于阿迪達斯而言,這是特點非常集中的用戶群。對于電競火爆的原因,ESPN就曾這樣解讀,游戲行業有傳統體育最想要的東西:年輕、全球化、數字化、多樣性。據Newzoo調查,美國21-35歲的男性中有22%經常觀看電競比賽,這一頻率大概和棒球以及冰球相當。
現在的阿迪達斯已經嘗到了時尚爆品給品牌帶來的甜頭,不過運動休閑風能夠維持多久確實是個值得考慮的問題,因此最為穩妥的方式還是與IP結合,電競無疑成為可以深度探究的領域。其實電競的產業鏈條與傳統體育并沒有太大區別,主要收入基本來自于贊助、門票、媒體版權以及周邊商品。阿迪達斯能夠參與的也只能是周邊商品,運動品牌輔以電競的主題,會讓電競愛好者買賬嗎?或許可以一試。
阿迪達斯成為行業內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這會引發一場運動品牌入局電競的風潮嗎?現在還難以下定論,畢竟阿迪達斯也只是贊助了一家俱樂部,還沒有形成規模,有沒有更深層次的策略也很難說。那么耐克、彪馬等向時尚靠攏的運動品牌是否已經心動了呢?
更多精彩報道,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