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和國內渠道品牌集合店在加速擴張
繼近幾年化妝品集合店瘋狂擴張后,面臨經營壓力的國內服裝鞋類品牌去年以來也開始復制該模式,太平鳥、美特斯邦威、星期六等均將業績增長的希望寄托于此。日前,星期六披露非公開發行預案,其中,“時尚IP集合店新建及供應鏈建設項目”成為募集資金用途之一,透露出該品牌將加大對品牌集合店布局的意圖。有業內人士認為,多品類亦或多品牌的集合店,滿足了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有助于提升消費者留店時間,增加銷售達成幾率;也有專家認為,品牌之間定位差異、管理模式等難把控,簡單的集合不能達到預期。
什么是集合店?集合店就是把多個品類或多個品牌的產品集合在一個店鋪內進行統一經營,前者仍舊由品牌方經營,后者則是由店鋪方統一管理。品牌集合店在歐美市場相當成熟,最明顯的多品類集合店就是快時尚品牌,如GAP、HM、ZARA等等。多個品牌集合店的代表則是連卡佛,其集結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女裝、男裝、鞋類及配飾、內衣、珠寶、化妝品以及家居時尚用品。而近一年來,國內企業也開始押寶多個品牌的集合店,吸引了行業內的關注。
2016年12月底,美特斯邦威在昆明開了一間“四大品類風格店鋪集合店”,即一家店面同時擁有美邦新推出的四大品類風格店鋪。2017年1月,江南布衣首家集合店“江南布衣+”開業,店內集合了旗下高端女裝LESS、男裝速寫、女裝JNBY、悖論集和去年底新推出的JNBYHOME5大品牌。2017年4月29日,面積達1200平方米的太平鳥品牌集合店在武漢開業,集結了太平鳥服飾旗下的PEACEBIRDWOMEN、PEACEBIRDMEN及MiniPeace三大品牌,較為注重年輕化和個性化的展示空間和用戶體驗,以吸引當下消費主力的目光和需求。
實際上,大部分品牌的轉型均基于傳統經營模式業績的迅速下滑。據了解,2014~2016年,中國有將近1萬家鞋服品牌門店關閉,其中不乏波司登、達芙妮、安踏、七匹狼等知名品牌,海外市場鞋服單品牌商也出現了同樣的局面。據國家統計局發布2016年9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數據顯示,9月份中國服飾市場僅增6.7%,是表現最差的類別。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國際和國內渠道品牌集合店卻在加速擴張,并取得了持續的逆勢銷售增長。其中,ZARA銷售收入年復合增長15.4%,利潤增長15%;韓國衣戀集團旗下的FOLDER多品牌鞋品集合店在開業當天的銷售額超過90萬。
而開始轉向多品牌店的國內鞋服品牌也看到了一定成效。據太平鳥2016年年報數據顯示,截至12月31日,太平鳥銷售額同比增長7.06%至63.2億元,凈利潤較上一財年大幅減少20.2%至4.28億元,均低于先前預期。不過,記者從太平鳥2016年第四季度年報獲悉,其第四季度單季營收同比增長12%,凈利潤降幅也有所收窄。而在這期間正是太平鳥抓緊布局集合店的時期。據2017年太平鳥財務預算,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72億和4.5億,同比分別增長14%和7%。而根據最新的2017第一季度財報,太平鳥新開直營店38家,加盟店67家,聯營店5家;目前,太平鳥的線下門店數量為4145家,較上年同期數增長9.05%。
另外,上市公司鞋品牌星期六2017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預計公司2017年1~6月凈利潤為2015.65萬元~2620.35萬元,上年同期為2015.65萬元,同比變動0%~30%。公告中顯示,公司做出上述預測,原因之一為近年來公司對渠道結構進行調整,新開設的品牌集合店“SATURDAYMODE”經營情況良好,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有望實現小幅增長。2017年5月下旬,星期六召開股東年度大會。會上董秘何建鋒表示,星期六在2017年將繼續加大品牌集合店的開店投入,預計年底將達150家。截至2016年底,星期六在全國重點城市的購物中心已開設品牌集合店96家,其中部分由低效的百貨商場門店調整而來。
品牌集合店的熱度持續增長,它給傳統鞋服企業帶來機會的同時也面臨挑戰。有專家認為集合店的出現是市場的一種趨勢,不僅可以滿足了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還能提升消費者留店時間,增加銷售達成幾率;也有人認為國內企業的品牌集合店大多處于成長期,品牌之間定位差異、管理模式等難控制,簡單的集合不能達到預期,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廣州瑛子梅子服裝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林慧瑛認為,品牌集合店具有多種品牌匯集,為顧客提供多種風格多種場合的選擇,能夠滿足不同顧客的各種不同需求。與單一品牌的店相比,品牌集合店的商品相對多元化,顧客可以有更多選擇空間。時尚辣媽張小姐也認為,在品牌集合店可以一次性把很多品牌和品類逛完,節省了不少時間。
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的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產品的多樣化、豐富性會讓顧客停留在店里的時間延長。這樣有利于提高成交機會,從而促進銷售額的提升。一位李姓服裝行業觀察員建議,在互聯網的沖擊下,品牌集合店可以通過給顧客提供定制化服務,與線上服務形成“差異化”經營。在歷經關店潮、去庫存等調整后,鞋服企業做出調整策略,布局集合店就一定會扭虧為盈嗎?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某知名服裝品牌高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并非如此,“不少品牌企業在營收、凈利并不理想的情況下,做出開品牌集合店的決定,但是不同品牌之間定位差異、管理模式難把控都是發展集合店的難點。”該高層表示,集合店要具有個性,找到核心競爭力,做好品牌組合、產品組合以及渠道組合,從而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有利可圖”,而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更多相關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