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從改變自己開始
不變是創業失敗的禍根
世界不變的法則是改變。
人們常常用瞬息萬變來形容事物的變化,尤其是經濟的變化。
需要記住的是:第一事物是變化的;第二事物都在其固有的軌道運行,在運行中變化;第三創業是一次巨變。所以創業者必須變,而且在改變自己的同時適應和跟上事物的變化。
但大多創業者的失敗正是不變:
性格不變。沖動的人可能會幾秒鐘將幾年血汗的積蓄打了水漂,懶散的人一輩子難做成一件事。
思想不變。狹隘的人斤斤計較雞毛蒜皮,空泛的人天馬行空脫離創業現實。
思維不變。直線式、固定式、短程式思維永遠混沌糊涂,成為騙子的好顧客。
眼光不變。只看到鼻子尖的人,三五步外即是懸崖。
計劃不變。不做、不會做或不改計劃的人處處碰壁,做一件失敗一件,頭破血流還不知道撞在了哪里。
缺乏忍耐。喜歡熱鬧的人只有三分鐘的熱情,熱情過后花錢買的項目統統丟掉。
不做準備。說干就干,干起來因準備不夠失敗,再干仍然因無準備而失敗。
不選適合自己的項目。賺大錢賺快錢不花力氣賺錢的項目都沒有都不能做都會失敗。
不學習。不學習一做就死,做一次死一次。
無主見。絕大多數的創業者都是打工者,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都是聽命于人,慣性會讓這些人在創業時繼續聽信他人、聽信宣傳,而不能自己作主。
不清楚盲干。不停地打槍:打不來獵物,卻白白浪費了子彈。
不明白蠻干。彈琴得有輕重緩急:蠻干彈不出調子還可能將琴砸了。
無方向瞎干。東一榔頭西杠子:干到老都可能一事無成。
不會管理。不管理就是混亂:沒掙到錢反而浪費了錢。
直線思維。不會轉彎,事物都是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因死板而失敗。
思想簡單。非白即黑,非對即錯,非好即壞:因想不到而失敗。
認死理。做生意就是隨機應變:認死理只會將生意做死。
信廣告。廣告的本質是銷售產品,它不會說自己差,只會說自己好:因無分辯力失敗。
不調查。不調查是瞎子、聾子:項目反而成為傷害你的定時炸彈。
需要變的很多很多
由不懂創業變為學會創業。
由沒有創業知識變為懂得一些基本知識。學創業知識跟上學一樣,一定要從小學開始,從一年級開始。大多創業者的失敗就在于沒念過小學就進了大學。
由沒有準備變為準備充分。
由不懂項目變為能分辯項目。首先是分辯項目的真假,但更重要的是分辯適合自己的項目。找到適合自己項目的前提是找到自己,明白自己。
由不會思考變為學會思想。
由單向思維變成多種思維。
由混亂變為有序變為井井有條。學會分析、學會設計、學會制作方案,學會紙上談兵。
由不懂銷售到學會銷售。
由不會溝通變為口若懸河。
由不愛學習變為向市場學習。
由聽命變為作主。
由等待工作變為尋找工作。
由無準備隨意地干到有備而來萬無一失地干。
由蠻干盲干瞎干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把握地干。
由單打獨斗到團隊進攻。
……
最重要的變化是由糊涂變為明白由等待變為進攻由不確定變為有把握。找到哪怕一絲的縫隙鉆進去,關鍵的不是你找不找得到那一個縫隙(只要你愿意找,你身邊的縫隙多如牛毛),是你能不能鉆進去。我們需要的是第一次突破,哪怕那個口很小,但我們卻成功了。
所有的變化一定是由低到高、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淺入深。沉不住氣,耐不住寂寞,不愿學習,不能做小事的人只能損失更多。
改變從基礎開始
一、放低身段。承認不足,我沒見過沒學過沒做過,我沒有本事沒有能力沒有經驗也沒有錢。我就是窮人,我正在改變自己。地球上最低的地方是大海,不但江河的水都流向它,連山洪,泥石流甚至下水道的污水也都統統流去,但是大海卻永遠湛藍,呼風喚雨地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
二、尋求幫助。我不懂、不會,請你幫助我。老人說人不求人一般大,為了尊嚴地生活,我們絕不卑躬屈膝地為五斗米折腰低頭。但出賣尊嚴與尋求幫助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出賣尊嚴是給人下跪當孫子,尋求幫助是喚起人性平等的同情與關愛。沒有才創業,不會才需要幫助,創業就是為了有尊嚴地活著。
三、學習。創業是做我們沒做過的事,是做我們父輩沒做過的事,是為我們自己為子孫后輩劈開面前的高山,修出一條前無古人的道路。劈山的工具是用鎬用鋤用斧用鋼釬鐵錘用雷管炸藥還是用挖掘機盾構機,怎樣使用這些工具我們需要學習;是修石板路水泥路瀝青路修多寬的路我們要預算;遇水遇泥遇溶洞遇河怎么處理我們需要計劃,路基多高路面多寬橋修多長需要設計……個人的創業與國家的修路比是一件更為宏大的基礎工程,它每一個細微的部份都需要我們從頭學習。
四、計劃。做什么、在哪做、怎樣做、用多少時間;投多少錢(每一項)、成本多少(每一項)、利潤多少;運作方法、經營中會遇到哪些困難、這些困難怎樣解決、解決不了怎么辦;人、財、物、產、供、銷……每一項都必須算好賬,找到答案,找到可操作的方法。
五、試驗。因為沒做過只能先試,試驗失敗了損失很小我們可以再試,直至成功,小范圍試驗成功了再增加數量擴大規模。
六、先易后難。從低、少、小、簡、易、快的事情做起。小事好把握,做起來簡單,較容易成功。
七、突破一點。銷售是創業之母,沒有創業經歷沒有社會經驗性格內向不愛說話沒有交流溝通能力的創業者建議從擺攤開始。既學習銷售學習社會學習說話還學習了交易、成本、利潤。擺攤賣什么:到你準備擺攤的地方去調查別的攤販,他們賣的什么,最好賣的商品就是你要賣的;擺攤的方法:在你對別的攤位調查時你就會發現他們是用什么方法在銷售,不明白的地方再與攤主們交流溝通;商品從哪里進貨:每一個縣以上的城市都有小商品批發市場,去轉一轉就會發現你需要的商品,但是面對五彩繽紛琳瑯滿目的商品,一定要沉得住氣,只賣市場能銷的不賣自己喜歡的。開始時進價也許會高一點,時間一長你便摸到了其中的門門道道,自然知道到哪里進價格更低的商品。有了擺攤的成功經驗再開店便容易多了。
八、尋找老師。老師或者是成功的創業者,或者是企業家,或者是所學技術的師傅,或者是經驗豐富的專家,或者是一位世事洞察的老人。因為想過做過研究過,因為經歷過折騰過成功過,你最重大的問題于他們都只是小菜一碟。
九、尋找同學。一起創業的朋友或選擇同一個項目創業的人都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創業途中碰到的問題都會遇到,相互交流溝通就有可能將困惑了你幾個月的問題,一句話就解決了。同時要多與家人商量,得到親人的支持、幫助,就有了穩固的根據地,得到源源不斷的補給和力量。
十、琢磨。除了多問多請教之外,增長知識提升能力的最好方法是琢磨:怎樣滿足客人、怎樣讓客人再來、怎樣讓客人說好、怎樣展示產品的功能、怎樣增加銷售?琢磨就是分析、研究,就是思考就是創新。琢磨好比一堆沒有火焰但卻冒煙的篝火,總會在某一時刻轟地燃燒。
十一、逐一檢查。創業路線:計劃—行動—檢查—改進—總結—提高;檢查標準:多、快、好、省。創業隨時都可能遇到意外,在意外發生時或發生前的檢查(及調整)就會讓我們避開一次一次的錯誤與損失。
十二、總結經驗。古人說溫故而知新,每天,不管再苦再累,都記得將當天的工作一件一件地記下來,并從成功中找到十條經驗,從失敗中找出十條教訓。日積月累便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那些成功的經驗成了你夜航的燈塔,失敗的教訓則墊起你通向成功的級級臺階。
這套方法基本按時間順序,開始時會淺一些,做不到位,隨著能力的增強而逐步強化、加深。
磨刀不誤砍柴工,花一點時間學習吧,學會了就成功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