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4對纖維營銷的啟示
4個月前,iPhone4在美國首發,曾引得蘋果迷排隊近60個小時等待;9月25日iPhone4在國內發售,首日便賣出6萬多部;即使近日海關頒布了“54號令”,部分人士仍然愿意多花1000元關稅從境外購買。
iPhone4的確做到了“再一次改變一切”。這樣的空前盛況,在令同行極度艷羨的同時,也引發了各界對于營銷方式的思考。
牽強地將iPhone4的營銷模式與纖維營銷拉到一起或許并不合適,畢竟兩者所處的行業千差萬別。而且,纖維只是紡織行業的上游原料,要經過多個環節才能到達終端。即便如此,仍然不妨礙業內從中獲得啟發。尋找適合的伙伴
一次朋友問我,iPhone4在中國都這么火了,為什么還要到處打廣告?帶著疑惑看向雜志宣傳頁,半天才弄明白,其實做廣告的是中國聯通。除了在蘇寧電器及蘋果專賣店零售,iPhone4還采取與中國聯通合作銷售的模式,借助迎面而來的3G技術浪潮令雙方受益。
合作的重要性在今天早已路人皆知,歷經多年的產、學、研合作之路后,“用”也被納入其中。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扭轉觀念,對新纖維產品、新技術的態度從“絕對保密”轉變為“相對透明”。在保護知識產權的基礎上,企業更愿意通過多方合作達到目標。
國內正在拓展腈綸用途的某家企業,發現腈綸在戶外用品、過濾材料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應用性能。經過多方聯系,他們找到了一家知名戶外用品生產企業進行應用試驗,并利用該企業的相關銷售渠道進行推廣。該企業相關人士坦言,對于自身并不熟知的領域,要敢于借助“他山之石”。
記者還記得一年前參加的日本帝人與李寧合辦的ECO CIRCLE環保服裝系列新品發布會。帝人在利用廢舊聚酯生產再生纖維方面世界領先,它還專門建立了ECO CIRCLE循環再生系統,通過閉合循環達到低碳、減排的目的。李寧在面料的選擇上向來“挑剔”,近年來通過與不同原料供應商的對接大力推廣環保服裝。不僅在縱向上精心挑選了上下游合作伙伴,他們還與著名的環保機構共同發布《“衣年輪”中國城市調研報告》,提出“衣年輪”和“低碳裝”概念,在社會范圍內營造更利于產品營銷的氛圍。讓人們知道得更多
和蘋果的其他產品一樣,iPhone4也有自己的“應用商店”。這里不再局限于傳統意義上的使用手冊,還涵蓋了無數令人咂舌的創新應用。比如用幾臺iPhone4作為不同樂器演奏一曲,在劃船比賽游戲中用iPhone4作船槳,等等。用戶也可以隨時登錄發布自己的新點子。
讓人們知道得越多,對功能了解得越全面,就越能激發購買它的欲望和對該品牌的認同。在這一點上,國內纖維企業也在進行新的嘗試。
業內對纖維新品推介會已不陌生。唐山三友興達化纖今年就舉行了玉竹纖維的新品推介會,邀請行業權威及上下游企業,在進一步了解纖維特性的基礎上,探討產品今后的推廣之路。江西賽得利化纖早在2年前就舉行了粘膠纖維產品流行趨勢發布會,并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不過后來此類活動沒有繼續。
如果說這些活動還停留在表面的宣傳上,那么讓下游企業更多了解新纖維的功能、應用條件等,就是深入的鞏固了。被業內津津樂道的仍然是“杜邦模式”。杜邦自身建有小型應用生產線,每開發出一種新產品,自己先掌握應用環境、可紡性能、工藝參數等具體情況,再向下游推廣,并派專人指導客戶生產并反饋意見。{page_break}
即使三友玉竹纖維在營銷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企業的相關人士仍然表示,他們還沒有找到一種固定的效果良好的模式推廣新產品。他認為,國內在新纖維營銷推廣上比較成功的當屬“天竹”纖維。吉林化纖集團下屬的吉藁化纖,與上下游企業結成“天竹纖維產業聯盟”,并通過專業媒體進行全方位深度報道,不定期舉行相關論壇、發布會,開展標準制定、打假活動,不僅向上下游傳遞信息,也讓終端消費者對這種用竹子制作的纖維產品有所認知并產生好感。不只是賣東西。
在iPhone 4上市之前,曾傳出工程師在酒吧丟掉一臺測試機導致新品信息泄露的故事。這個好萊塢式的消息離奇又浪漫,吸引了全球媒體和消費者高度關注。
iPhone 4在中國上市以來,長期處于斷貨狀態。饑餓營銷?保持品牌高端形象?零部件產量不足?外界揣測頗多,蘋果公司卻三緘其口,更加引發了人們的高度關注。應該說,蘋果不只是在賣東西,還在倡導一種生活理念,推廣一種品牌價值。
東華大學的王華平教授曾告訴記者,國內企業普遍還停留在“從纖維到纖維”的慣性思維,只是賣纖維,未形成“纖維-產品-品牌”的思維方式,更談不上用這種思路指引營銷。他十分贊賞上海一家做孕婦服裝的企業,將標準、品牌等因素進行集成,建立一個專門的孕婦裝營銷體系,打響了品牌效應。
目前,國外將創新纖維當作爭取效益的資源,比如奧地利蘭精的三代纖維素纖維產品,粘膠纖維、莫代爾與天絲。他們一方面通過市場化運作(如“饑餓營銷”),使產品處于短缺狀態;另一方面,通過不斷創新應用拓寬市場。國內像恒力、盛虹這樣的企業,對于聚酯滌綸等大宗商品,擁有一套完整的銷售渠道;而品種多、產量小的企業,在難以通過這種模式營銷時,必須另尋他路。
能與阿迪達斯、耐克等國際大品牌合作,被很多纖維或面料企業看作一種榮耀。王華平對此卻有些感慨,認為這些大品牌很多時候是在剝削我們。他們應用我們的創新體系,無償地為他們提供新材料,而新纖維開發的風險由我們承擔。不過現階段,這種“付學費”的過程我們不得不經歷,重要的是學費不能白付。他認為,一些纖維企業可以請專業的營銷公司進行策劃,形成一個適合自身的營銷體系,而不是單一的產品。
當然,纖維營銷創新、營銷體系的成功建立,還必須滿足一個最基本的條件——品質有保障。就像iPhone 4在應用方面仍然有缺陷,但絕對沒人說它做工粗糙。因為蘋果公司深知,沒有內在品質,只通過華麗營銷策略吹起來的泡沫,終究會破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