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邦成長探路:一種模式 三大法寶
2006年,是中國本土時尚服裝品牌內憂外患的生死之年,就在這一年,美特斯邦威找到的成長的路,取得了驚人的成績。
內憂:對于年生產能力近百億件、產能嚴重過剩的全球第一大服裝大國中國來說,服裝企業面臨著更大的難題:不少服裝企業還是按照傳統的方法,先將產品生產出來,再一級級地送到代理商、零售商手中。這樣做的結果是,要么是市場預測不準而導致庫存積壓,要么生產不足而導致缺貨。
外患:這一年,ZARA等歐洲時裝殺手瘋狂進攻中國。ZARA依靠其對流行時尚趨勢的跟風能力,以及基于電子商務的敏捷供應鏈管理體系,一路攻城掠池。
在內憂外患之中,從溫州起家、現大本營扎根上海的著名休閑服裝品牌美特斯·邦威卻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業績:2006年銷售額達40億,但全年累計的應收賬款卻只有區區幾十萬元。沒有自己的工廠,沒有自己的專賣店(少數大城市的大型形象店除外),卻掌控了200多家面料廠、輔料廠、成衣廠和1800多家遍布全國的加盟店,克服了服裝業庫存積壓和被拖欠貨款的“頑疾”。
美特斯·邦威到底靠什么,能使董事長周成建足不出戶即可實時掌控和號令全國龐大的生產經營和銷售網絡,并使企業的應收賬款水平保持在如此之低的水平?其成功經驗,可以概括為:“一種模式,三大法寶”。一種模式指虛擬經營模式,三大法寶指“品牌、設計和面向企業聯盟體的電子商務平臺”。
虛擬經營:與耐克媲美
美特斯·邦威創立于1995年。創立之初,只有注冊資本50萬元,十幾個人。美特斯·邦威老板周成建以溫州人特有的商業嗅覺,在20世紀中期看準了年輕人需要價格相對便宜一些的休閑服裝的市場空白,將自己定位在休閑服飾市場,推出T恤、夾克,結果生意非常好,1995年銷售收入達到了500多萬。
銷售形勢一片大好,美特斯·邦威的服裝品種也越來越多,但自己工廠已經沒有能力去生產這么多品種。怎么辦?美特斯·邦威干脆把自己僅有的一個工廠關了,將生產外包給廣東的生產能力過剩的服裝廠。
美特斯·邦威同時開始走出溫州,到杭州、上海自己投資開直營的專賣店。但是,網點的異地擴張,一方面資金跟不上,另一方面管理跟不上。美特斯·邦威又退回溫州,在上海縮小規模,引進代理商,發展代銷店。
這就是美特斯·邦威虛擬經營模式的雛形。但當時美特斯·邦威的管理層自己也不知道這就是在國際上很流行的虛擬經營模式,只是碰到沒有廠房,就找別人代工,沒有開店的資金和管理能力,就發展代理商,遇到一個難題,解決一個難題。
初嘗電子商務好處
在虛擬經營模式下,隨著企業規模變大,最后能否健康運轉,實際上靠的是面向整個產業鏈上下游的電子商務平臺。
美特斯·邦威的電子商務之路始于1996年。從1996年到2000年,美特斯·邦威自主開發了第一代電子商務系統,包括倉庫信息管理系統、專賣店和分銷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生產進貨管理系統和辦公自動化系統。
隨著美特斯·邦威第一代電子商務系統的逐步上線,從1995年到2000年,訂單交貨周期由15天下降到8天;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從30天下降到2天;專賣店由10家增加到400多家;銷售額由500多萬飆升到5.1億元。到2001年,美特斯·邦威的銷售額增長到8.7億元。
美特斯·邦威也從一家擁有2家工廠數百工人的制造企業,轉型成沒有一臺縫紉機,只有電子商務系統、品牌運作和研發設計的“虛擬企業”,打造了可以與耐克相媲美的“虛擬經營”模式。{page_break}
打通產業鏈的電子商務平臺
20世紀90年代末興起的互聯網技術,革命性地重塑了電子商務的發展方向。在支撐企業發展方面立下汗馬功勞的第一代電子商務系統,也遇到了巨大的難題。第一代電子商務系統采用的是結構化的軟件設計思路和C/S結構,遍布全國各地的各分公司、代理商、專賣店都有各自獨立的數據庫,他們無法通過互聯網即時互聯互通互相訪問,C/S結構、各個孤立的信息平臺的弊端日益顯現,運行和維護成本在大幅攀升。
經過近一年的自我痛苦思考和思想斗爭,2001年,在集團主管IT、物流、生產運作的副總裁王泉庚說服了集團管理層,放棄老一代電子商務平臺,決定重新全面規劃和自主開發新的、基于WEB架構的電子商務平臺。
通過聘請郭富城、周杰倫等明星代言和大打央視廣告,通過與歐洲研發設計機構合作,美特斯·邦威形成了自己強大的品牌和設計能力,形成了以其為核心的企業聯盟體。美特斯·邦威的第二代電子商務系統(URP),就是面向企業聯盟體,打通整個產業鏈條的電子商務平臺,具有兩個關鍵特點:
1.基于互聯網時代最先進的WEB架構,全面面向虛擬經營經濟聯盟體,完全整合產業鏈條上的五個主體:品牌商(即作為品牌盟主的美特斯·邦威)、面料廠、外協制造商、加盟商和物流承運商,實現了產業鏈的一體化。力求真正給品牌盟主企業的四類客人提供一站式的電子商務高效服務。
2.實施最高級別的應用大集中模式(供應鏈實時快速反應模式),即在數據庫及軟件底層,五個市場主體的業務流程、數據是完全整合在一起的,真正在供應鏈上達到實時的應用聯動。
門戶中的高效聯盟體
在外部專家普遍不看好的情況下,美特斯·邦威用了兩年半的時間,到2003年全部完成了新系統的開發和面向五個聯盟體市場主體的實施推廣工作。美特斯·邦威第二代電子商務平臺的主要系統構成如下圖。
●在企業內部,美特斯·邦威ERPⅡ系統將企業進銷存、人財物全部整合在一起,實現了企業的生產、市場、銷售、財務一體化。與ERP相結合的還有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統(ProductLifeManagerment,簡稱PLM)/商品企劃系統(MerchandisePlan,簡稱MP)。商品企劃系統主要用于做商品計劃。而在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統中,可以同步看到從設計師的服裝創意概念設計、技術設計、面料開發、樣衣制作和最后提交生產系統的整個流程。
商業智能系統(BusinessIntelligence,簡稱“BI”)是給企業高層管理者提供決策支持的報表分析系統,使用BI可以從各個角度對企業經營管理活動進行分析,比如分析成本結構,分析流程等待及流程銜接時間等等。
●在企業外部,美特斯·邦威面向產業鏈合作伙伴、顧客及大眾的電子商務平臺主要具有以下四個門戶:
1.工廠門戶:美特斯·邦威的上游外協工廠在全國有200多家,包括面料、輔料和成衣廠。美特斯·邦威站在工廠的角度,同時結合作為品牌盟主的管理需求,將自己與工廠的業務流程整合在一起,工廠可以通過互聯網直接登錄美特斯·邦威的電子商務門戶,實時查看生產計劃、物料需求、往來賬結算,實現從服裝創意設計、面料采購、生產過程、產品質檢入庫及出庫銷售、物流配送和財務對賬等整個供應鏈全過程的協同工作。
2.加盟商門戶:實現了百分之一百的對全國1800多家加盟連鎖店的管理和掌控。加盟店猶如美特斯·邦威內部的一個部門一樣,加盟專賣店的整個業務流程與美特斯·邦威的產供銷和財務結算,完全是一體化,實現了網上實時下單、實時配送跟蹤、實時結算和對賬。
在美特斯·邦威總部,還安裝有一個綜合大型電子屏幕,可以實時通過電子商務系統看到全國各大門店的現場,并且可以360度觀看,可以動態和靜態地觀看,還可以實時視頻對話和指導店面設計陳列。總部還可以查看全國加盟店系統當天交易情況,不同地區加盟店經營指標對比分析,同一地區的兩個或多個加盟店經營狀況對比分析,甚至任何一個加盟店當天發展的VIP會員檔案、消費情況、積分情況。
3.網上購物門戶:美特斯·邦威正在規劃研制面對終端消費者的B2C網上購物平臺和視頻多媒體購物平臺,未來消費者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到購物的樂趣,隨意搭配自己喜歡的產品,并在網上下單,自己只需要在家中坐等衣服送貨上門。
4.面向大眾的企業網站:美特斯·邦威面向一般大眾的企業新聞網站。
到2006年底,以美特斯·邦威為核心的整個企業聯盟體人員,加起來近10萬人。如此龐大的網絡,如此復雜的聯盟體,離開一個強大的、四通八達的電子商務平臺,其管理難度可想而知。
敏捷的第二代電子商務平臺不僅使訂單處理、財務結算等均從原來老系統至少兩三天,變成了實時完成,而且訂單交貨周期由老系統的8天下降到2006年的3.3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