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姑娘1萬元起步 做豆漿創業成功
王敏,蘇北姑娘,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的那天,她經親戚介紹來寧打工。她當過創業班培訓,急切想創辦個企業。
故事:
去年4月,王敏參加了熱情創業服務中心培訓班。開學第一天,她就問老師,我干什么好?她有許多設想,如開個建材店,或服裝店等。老師開導說,等你上完課,也許你能找準自己的定位。果然,培訓班結束,王敏有了想法。她覺得,開個建材店,起碼要十萬元,自己無法籌集這筆資金??勺鰝€吃的生意,門檻低得多。她選擇做豆漿生意。老師說,這個行業要吃苦,王敏說,我從蘇北農村來,不怕吃苦。她投入一萬元,購齊了豆漿機、封口機等。
在經營模式上,她走出了新路。她滿街跑,聯系早點店,和老板說,我生產優質豆漿,可送貨上門,還讓老板試賣。不久,有的老板成了她配送的客戶。做豆漿確實辛苦,每天夜里,家人還在睡覺,她就起床泡豆子、打漿、煮漿。有時也想多睡會兒,可一想,豆漿要準時送貨上門,失信就是失掉市場,就再也躺不住了。
今年初的一場大雪,道路積雪難行。一天,王敏騎著電動自行車,車后馱著6保溫箱豆漿,從家到新街口送貨,走了一個多小時。返程時滑倒,保溫箱散落一地,她急忙收拾好再走,到家才發現膝蓋青了一大塊。
隨著客戶越來越多,小王雇了輛貨的送貨,人輕松多了。她又開發了為單位配送早餐業務,一份豆漿加上一份肉松面包,準時送到客戶手中。目前,她又租了一處固定門店,9月份開張,供應豆漿、包子等。在她的車間,有一些失業的中年婦女在打工。王敏對她們說,你們學會了技術,我支持你們開店。王敏認為,南京市場這么大,她一個人做不了,應該幫助大家做;大家也互相幫助,共同富裕,這樣的早點生意越做越甜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