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華:化纖巨子的用力以恒
1994年,陳建華認購當時一家瀕臨破產的鎮辦企業,如今的恒力已坐上“中國化纖行業第一”的寶座。在企業不斷創新發展中,陳建華早就把“超越”當成習慣。
面對復雜的經濟形勢,恒力集團董事長陳建華卻對媒體表示,今年是公司經營最好的一年,恒力要領跑世界化纖行業。“十二五”期間恒力要實現銷售收入1500億元,并努力創建一個綠色、生態、和諧的紡織龍頭企業。
事實上,恒力集團涉足化纖行業的時間并不長,但一開始就以“高起點、高標準”打破了國內化纖界長期存在的“以大求勝”的慣性競爭模式。在很多化纖企業還未擺脫常規產品低水平競爭的時候,陳建華就已經帶領他的團隊在差別化纖維領域拼殺了,目標直指國內高端市場以及國外歐美市場。
恒力的產品很快得到了與日本豐田、本田等汽車廠配套的日本川島織物、世聯等汽車面料生產廠的認可。在平織領域,還與國際知名紡織企業東麗、帝人、中山福懋、宏源發展等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在針織領域,更與眾多NIKE、ADIDAS、DECATHLON(迪卡儂)等國際品牌的中國加工工廠建立了密切和廣泛的合作。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迅速向實體經濟蔓延,化纖行業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一些企業陷入了發展低谷。然而陳建華卻做出了一個決定,建設20萬噸工業絲項目。他認為,經濟低迷正是設備更新換代的大好時機。當時很多人不理解,銀行也覺得金融危機時期上新項目風險過大,結果沒有一家銀行肯給他們貸款。然而當時很多設備供應商都給出了設備的保本價格。因此,陳建華頂著巨大的負債壓力,還是讓恒力化纖20萬噸工業絲項目上馬了。
除了策略方面的獨到眼光,陳建華對人才和創新也總是保持著飽滿的熱情。據悉,恒力聘請了多位德國、日本、韓國等國的知名專家,組成國際研發團隊,還在德國法蘭克福、日本大阪等地建立了恒力研發中心。目前,恒力研發團隊成員超過300人,每年的研發投入超過1億元。
今年1月,恒力化纖E區20萬噸紡絲項目聚酯正式投料并成功生產出聚酯切片,這也標志著恒力化纖首套自行設計、安裝、調試聚酯成套設備開始投產。3月,恒力化纖年產20萬噸差別化纖維項目也成功開車。在企業不斷創新發展中,陳建華早就把明天的超越看成生活和行動的習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