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化纖成立新材料研究院,解決纖維研發“卡脖子”問題
“十四五”開局年,“綠色健康”成為人民的追求和紡織行業的重要發力點。為了更好的滿足人民對健康服裝的需求,近日,白鷺新材料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在新鄉化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鄉化纖”)揭牌成立。研究院致力于再生纖維素纖維和聚氨酯纖維新技術研究與成果轉化,通過產、學、研融合為公司和行業高質量發展賦能。從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留學歸國的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河南省化學纖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新鄉化纖副總工程師謝躍亭受聘為研究院院長。
研究院的成立成為新鄉化纖繼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河南省化學纖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再生纖維素公共技術研發設計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4個研發平臺后,建立的首個在新材料(包括新纖維材料)研究推廣及新技術應用方面的專業性科研機構。白鷺新材料研究院的建立對進一步提升新鄉化纖的研發能力和構建協同創新格局將起到示范帶動作用。
據了解,研究院立足企業,著力解決新鄉化纖未來發展過程中的技術難題,采用自主研發為主,橫向聯合為輔的項目運行機制。發揮研究院人才和基礎設施的優勢,與國內外科研機構及企業合作,間或承擔社會需求的熱門課題,在新材料、新技術研制推廣方面顯示出自己的實力。
研究院實行新鄉化纖董事會領導和技術委員會指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建立健全并不斷完善科研體系制度的建設,保障白鷺新材料研究院高效率運轉,為企業乃至行業提供新的技術支撐。打破新鄉化纖內傳統的薪酬機制,參照國內其他科研機構的管理制度,執行高起點底薪加績效考核機制,科研成果轉化另外再加提成的獎勵制度及有效實用的科研項目推廣與獎勵機制,激發研發隊伍吃苦耐勞,任勞任怨,潛心鉆研,熱愛鉆研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研究院還建立了人才引進新機制,大膽啟用該公司內部優秀技術人員,另外,從外部引進或高薪聘請國內外高級技術人才補充到研究院的科研團隊;與每位員工簽訂保密協議,執行競聘上崗,能進能出,能上能下靈活人才流動機制。科研人員在做好每一個承擔項目的同時,開拓思路,在新鄉化纖指導下,大力推廣科研成果的轉化和產業鏈的延展工作,把成熟的技術在公司內部或對外推廣中見到成效。
進入“十四五”,我國將繼續由高速增長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人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迫切。作為我國重要的民生產業,紡織行業是保障和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消費需求的重要支撐。此時,新鄉化纖成立白鷺新材料研究院正是為了更好的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在新纖維、新材料等領域有所突破,解決可能出現“卡脖子”的問題。進一步提高綠色制造水平,打造綠色供應鏈,開發設計更多綠色產品,引導全社會的綠色消費,促進行業的綠色發展。還要發展高端紡織品制造技術,從纖維層面實現產業用紡織品的功能化和高端化,為“十四五”開好局,為建設現代化的紡織強國貢獻力量。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