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利亞·詹森的創意思維
瑪利亞·詹森擁有強大的產品設計背景,擅長創造性思維,在將前瞻性的觀點轉化為商業策略和現實應用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作為耐克(Nike)前設計總監,瑪利亞·詹森在高級運動裝和大眾奢侈品牌中的無限創意隨處可見。她曾效力Pringle、瑪莎百貨(Marks &Spencer)、小筱美智子(Michiko Koshino)等品牌,并且在金斯頓大學(Kingston University)開設時裝專題講座,是全球各大時尚研討會的重要演講者。
2007年,瑪利亞·詹森加入WGSN,同年升任WGSN多個欄目的全球總編。
潮流趨勢是每一年時尚界都要重復的話題,而探索潮流趨勢是WGSN的使命。
由于產品設計直接影響貨品在消費者面前的展示效果,以及貨品在市場上的銷售,因此,對于與設計相關的行業來說,探索宏觀趨勢、形成創意靈感、發布流行趨勢、確定設計定位等都很重要。
瑪利亞·詹森說:“我們的設計從以前尋找靈感,所以,你會看到很多復古的東西非常流行,以前不同時代的流行都在不斷地回來,這是過去幾季的趨勢。”
她進一步指出:“2012年到2013年秋冬的三個主要趨勢是‘極端中立’、‘多元文化’和‘環保享樂’。”
“極端中立”表現為無性別、沉默抗議、不存在、偽統一等。在這個極端和動蕩不安的世界,中立轉而成為最進取的立場。人們的理解有了變化,極端中性和偽統一為細膩、大膽而又樸素的新簡約主義帶來了影響。它包含淡中性色的大氣色調,呈現為令人吃驚的飽和度,喚起空間和中立的感覺;隨意的激光切割和揉皺面料成為微妙的裝飾,而拉長的輪廓則是關鍵。
世界上有越來越多極端的、不平靜的事情出現,人們往往從激進、極端的角度看待極端中立的概念。事實上,如果站在中間的話,就會有漸進的選擇,中立是一個新的靈性和理想,它已經成為漸進的過程。
比如,CD可以沒有任何聲音就可以表達。在極端中立的情況下,造型具有新的一致性,創造出一種安靜的、有勇氣的、有質感的極簡主義,它是雌雄同體、陰陽平衡的表達。
在面料上,超薄透是發展方向。超輕薄天然及合成面料大量涌現,它們質地柔軟,頗具動感。透明縐紗、半透明泡泡紗和超細纖維雪紡面料都能表現起伏的動感。服裝設計更加注重細節,比如,注重抵肩設計、色彩分割、質地對比、流線拼接。
而“多元文化”表現為世界文化遺產、超級多元、多重起源及其影響和“后真實”。
各種文化、風格、媒體和時間點的多重起源和相互影響為五彩繽紛的趨勢奠定了基礎。不同的文化啟發出多種色調的古怪粉彩及人工亮色。
在21世紀,在多元文化、超文化的趨勢下出現了審美觀的變化,這種變化是基于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讓人們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全球化,以及視覺化的文化。權利的中心已經轉移,新的人際關系得以建立。在多元文化里,每個地方的人都有自己專有的技術,以及手工技藝,比如意大利奢侈品普拉達(PRADA)仍采用一些傳統的技術。在全球化的影響下,古老的技藝與現代技術結合到了一起。
多元文化是21世紀美學革命的一部分,它也成為國際趨勢和影響的熔爐。全球紡織物的多樣性,通過新技術把很多材料混合在一起,創造出不同的圖案和色彩,以產生新的效果。
“環保享樂”是把自然轉化成新的奢侈品。這一趨勢結合了神秘、享樂主義及可持續發展理念。環保享樂是未來的一個形式,它是把自然和人類社會平行化,采用褪色處理,把有粗糙感的布料纖維進行類似農業化的顏色搭配。
這些趨勢方向通過色彩、外形、造型和細節激發產品開發和系列創作的靈感,提供了新穎的構想主義思維。“三個全球宏觀趨勢在不同的地區都會根據各自地區的特點做不同的演繹。”瑪利亞·詹森說。
在瑪利亞·詹森看來,中國消費者受教育的程度越來越高,對時尚趨勢的了解越來越多,所以,他們對品牌的接受能力也越來越強。其實,消費者永遠想要新的東西、新的趨勢和新的潮流,消費者對新品牌的出現永遠會感到興奮,這一點對時尚界非常重要,這相當于時尚界的基礎,推動時尚行業不斷發展。
如今,人們對科技和技術帶來的改變越來越感興趣。“近幾年,不論是城市問題還是環境問題,人們都在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所以,人們重新把眼光放到科技上,如果你關注電影和電視,你就會發現5年前人們從來不認為科技是很酷的,但是現在科技變得越來越酷。”瑪利亞·詹森說。
WGSN把科學和藝術結合在一起,開設了一個奇妙的實驗室。瑪利亞·詹森說,這個實驗室非常前衛、現代,而且非常都市化,它關注的不再是以前的東西,而是關注人們對科技的興奮點,這個興奮點就是一個帶有宏觀感的未來趨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