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著名服裝市場產業研究專家胡寶鋼
隨著網絡化社會的全面到來,越來越多的傳統服裝批發市場開始向電子化和網絡化、智能化邁進,“服裝市場電子化”成為互聯網社會背景下的新型服裝采購形態。在這一階段,互聯網產業成為很多服裝市場經濟增長和規模擴張的重要引擎,電子商務模式和服務的主流模式,網絡化電子商務的方式也開始廣泛普及。如今,電子商務、網絡信息和數字貿易等網絡化應用,都已經在服裝行業的很多領域得到實現。伴隨著服裝市場與網絡的牽手,方興未艾的中國服裝網絡化電子商務大潮在經歷了“信息服裝”、“網絡服裝”、“數字服裝”階段之后,已經開始向“智慧服裝”的發展模式轉變。就此,記者采訪了著名服裝市場產業研究專家胡寶鋼。
“智慧服裝”以傳統服裝市場為基礎
記者:就目前而言,大家比較熟知的還是服裝批發市場的B2B、B2C模式和服裝品牌的線上B2C零售模式,在您看來,什么才是“智慧服裝”?
胡寶鋼:“智慧服裝”就是在傳統服裝產業的基礎上,運用物聯網、云計算、移動商務和電子商務等新興科技手段,對傳統服裝產業進行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的一種嵌入和復合,就是讓人與物,人的智慧與服裝的智能更完美、更便捷地交流和互動,它將給傳統的服裝產業的傳統運行模式和方式帶來改變。同時,“智慧服裝”本身也孕育著一批新興業態,為中國傳統服裝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記者:服裝市場的網絡化程度目前已經發展到了什么階段?下一個發展的重點趨勢是什么?
胡寶鋼:上世紀90年代,我國掀起了以互聯網信息為代表的服裝信息化建設熱潮,以建立服裝網絡信息的普及為主(比如中國服裝網、慧聰網等),之后是大力開展電子商務為核心的網絡化普及為主(比如凡客誠品、淘寶商城、京東商城等),接著開始建立以數字化為核心的網絡化數字貿易平臺,即服裝智慧化(比如網貿港、智慧商城等),大量使用云計算、物聯網和感知技術構造服裝新的基礎設施。上述三個階段分別是城市信息化的1.0和2.0階段,智慧產業與智慧商城則是服裝信息化的3.0階段。在3.0階段,服裝智慧化將實現人與物的智慧連接,即人與服裝的智慧連接,并形成良好的產業與商業環境、智慧與智能環境、創意與創想環境。
“智慧服裝”的代表性特征
記者:在您看來,所謂的“智慧服裝”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是什么?
胡寶鋼:“智慧服裝”具有以下幾種基本特征:
1.全程互聯。智慧商城將借助物聯網和云計算的方式,實現“智慧服裝”的全程運營和全程電子商務。
2.數字貿易。智慧城市與智慧產業環境下,不僅是單純的商品交易,而是借助互聯網的基本功能和特點,整合服裝全產業鏈資源,進行數字化拓展,進而實現數字貿易。
3.云端共享。智能傳感設備將企業、園區、商城、終端、商家、商品等設施物聯成網,對“智慧服裝”運行的核心系統實時感測。
4.集成整合。“物聯網”與互聯網系統完全連接和融合,將數據整合為傳統服裝產業核心系統的運行全圖,提供“智慧服裝”的基礎設施。
5.平臺創新。鼓勵傳統服裝產業在智慧產業基礎設施之上進行傳統產業與文化產業和科技產業的創新應用,為“智慧服裝”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6.協同運作。基于“智慧服裝”的基礎設施,傳統服裝產業的各個關鍵系統和參與者進行和諧高效地協作,實現傳統服裝全產業鏈運行的最佳狀態。
記者:“智慧服裝”所涵蓋的是服裝產業的哪幾個層面呢?是生產、銷售、還是零售終端呢?
胡寶鋼:“智慧服裝”可以從三個層面進行分析。其一是服裝的生產制造層面,即本質產業層面,其二是服裝的流通采購層面,即相關產業層面,其三是服裝的網購網貿層面,即衍生產業層面。其中,底層側重于感知和檢測,主要是指服裝范圍無線與有線傳感網、物聯網等方面的建設。頂層則是“智慧服裝”的體系架構,尤其是服裝智能決策平臺體系架構的研究。在這一層面,要解決整個服裝在認知、學習、成長、創新、決策、調控能力和行為意識方面的問題,可以說是服裝的“大腦中樞”。而用戶層則側重于讓用戶通過終端,使用“智慧服裝”提供的應用和服務,其行業特點較強。
新發展模式將為產業發展尋新出口
記者:如果如您所說,“智慧服裝”在今后的服裝市場成為一種新的發展趨勢,其發展模式將是怎么樣的?
胡寶鋼: “智慧服裝”的規劃與建設,首先要建立“智慧服裝”的商業模式,正確理解和把握“智慧服裝”與傳統服裝的共同點和差異點,實現“智慧服裝”與傳統服裝的融合與整合。可見,“智慧服裝”不是對傳統服裝在設計制造、流通采購、網購網貿否定,而是對這些領域的集成創新和復合疊加。“智慧服裝”的本質就是全面整合服裝產業,建立服裝全產業鏈運營體系,通過建設“智慧服裝”,實現服裝產業鏈的短流程逆向整合。因此,“智慧服裝”的商業模式為3D-C2P2B的商業模式,即通過三維復合定位和三維影像表現,借助服裝終端的力量,逆向整合服裝的設計創意、流通采購和生產制造,從而建立服裝產業的創新模式,創造“智慧服裝”的附加值。
記者:當前,我國服裝產業進程中正在遭受產能過剩、產型跨界、產業衍生的困擾,如出口難、銷售難、招商難、運營難中各產業發展后勁不足、傳統服裝的生產、銷售、運營管理日趨復雜等。在這些方面,“智慧服裝”能在產業轉型和提升方面有什么推動作用?
胡寶鋼:“智慧服裝”的規劃與建設應重視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以智慧產業、智慧企業、智慧流通、智慧設計、智慧終端、智慧商鋪、智能物業、智慧商家、智慧商品為代表的服裝應用領域。這些與服裝產業的建設水平、運營能力、服務質量密切相關,并推動傳統服裝可持續發展。
另一方面則是服裝全產業鏈發展領域,包括“智慧服裝”產業發展、傳統服裝產業改造與升級,選擇、引進、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物聯網核心產業、云計算相關產業以及移動電子商務等,充分利用物聯網、云計算、下一代互聯網、移動電子商務等技術對傳統服裝產業的改造與提升,以及服裝產業與相關產業、衍生產業之間的互動與促進等。
記者:那么,“智慧服裝”的應用與產業發展如何有機結合?如何選擇“智慧服裝”產業,并對傳統服裝產業進行有效利用?
胡寶鋼:目前,中國服裝產業的轉型升級正處于發展路徑和模式選擇的十字路口,因此,制定服裝產業的“十二五”規劃和新的發展戰略,應從更高起點和總體架構的角度進行傳統服裝產業網絡化、智能化、數字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從而解決傳統服裝產業規劃建設中的重復建設問題和商業模式陳舊落后的問題;其次應重視新興“智慧服裝”產業的選擇與培育,在精選的基礎上進行壯大,并通過其輻射帶動其他產業;最后,還應重視對傳統服裝終端與平臺的智慧化建設與孵化,營造智慧化的服裝全產業鏈規劃與建設的環境,以及智慧化服裝與企業、商業以及代理商、經銷商和消費者之間的服務體系和利益關系。
總之,“智慧服裝”作為一項新興的集成性科技和復合型產業,必將為“跨界”和“混搭”時代的服裝產業的轉型升級和創新突破提供新的思路和空間。“智慧服裝”的建設應該突破單純的技術主導路線,實施投資、開發、建設、定位、招商、運營、管理相融合的一攬子解決方案,這樣才能更好地推進“智慧服裝”的總體發展,促進中國服裝產業的轉型和升級,實現中國服裝走向世界的彎道超越和跨越式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