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延愷談加快轉型升級應對訂單轉移
海外市場呈現出區域和局部特點 企業須正確分析和判斷
據張延愷介紹,在國際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去年和今年上半年我國紡織服裝整體出口增速下降。但海外紡織服裝市場也不是全部飄綠,呈現出區域和局部特點:我國對重要出口市場的貿易逆勢增長,美國市場復蘇的步伐在加快,美國消費者增加了在紡織品服裝上的支出;歐洲市場相對低迷,但也并非“鐵板一塊”,德國等國市場情況逐漸趨好。
據美國商務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美國商品零售總額為4039億美元,環比增長0.8%,高于市場預期,美國消費者采購信心恢復較為明顯。同時從第十三屆中國紡織品服裝貿易展覽會(紐約)(簡稱紐約展)的情況也可窺見一斑。本屆展會的參展商和觀眾數量均創歷史新高,參展商為365家,包括面料、家紡、服裝企業,吸引專業買家7000多人。企業和買家均認為本屆展會的效果很好,他們認為能夠談成生意是一方面,通過展會增進交流、獲取一手市場信息更為重要,對企業制定今后的發展戰略很有幫助。
張延愷表示,近兩年來,處于困境中的外貿企業主動“走出去”獲取市場信息、開拓全新市場的意愿日趨強烈。此次展會中小企業參展比例明顯提升,其中一部分企業以前沒有開拓過美國市場,希望借助此次參展能夠獨立接單;還有一部分企業由于歐洲市場不景氣,想到美國市場尋找機會。
“美國一直是中國紡織品服裝貿易的重要市場,但次貸危機使得許多美國中小型采購商沒有更多的財力物力到中國直接采購,很多美國廠商也無法到中國參加大型紡織服裝展覽會。通過這次展會,我們把參展商帶到美國,雙方可以直接進行貿易交流。本屆展會上,來自美國知名服裝、家紡品牌的采購商對中國企業的參展產品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而一個明顯的變化是,這些客商都對產品的設計和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睆堁訍鹫f。
通過考察,張延愷還發現,相比而言,歐洲市場的情況要糟糕得多,但不是歐盟所有國家的市場都不好,比如中國對德國市場的出口基本沒有下降。張延愷認為,盡管外部市場競爭激烈,中國的企業、國際貿易公司不能過于悲觀,不能喪失信心,也不能僅僅是退讓,要在發揮自有競爭優勢的同時,積極分析當前的經濟形勢和市場特點,調整未來的發展方向。
“在種種不利的貿易環境下,我們也欣喜的看到中國有些出口企業成熟多了,能夠自如應對海外市場的變化,這是一個可喜的進步。比如我在美走訪的一家中國江蘇的紡織企業在美國投資的針織廠,連續幾年都呈兩位數增長,除了給美國企業代加工,還注冊了自己的品牌,雇傭了美國的設計營銷團隊。目前這個品牌在美國的年銷售額達2000萬美金,占其總銷售收入的六分之一。針對市場需求,該公司還增加了自己的產品品類,從針織擴大到梭織,對市場的把控能力很強。另一家貿易公司,則直接采購中國富有競爭力的產品到美國市場銷售,生意也很不錯?!睆堁訍鹫f。
市場在競爭過程中被有機劃分 企業須提升產品的附加值
以前中國的產品主要是供給美國和歐洲的低端市場,現在這個觀念要改變了。因為現在在中國采購的訂單有很大一部分轉移了,比如棉制品等加工流程簡單的大路貨訂單轉移到了越南、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國家進行生產加工,也有相當一部分回流到了美國本土或是墨西哥。可以說,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歐美采購商開始尋找生產成本更低的供貨商,市場在各國參與競爭的過程中被有機的劃分了。
張延愷分析,由于近兩年中國原材料價格和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在中國加工的紡織服裝產品運到美國加上關稅后,和美國本土生產產品的價格差不多。并且在美國生產不僅縮短了交貨期,還可以實現快速反應。即便是在美國生產的產品,有的生產成本比在中國高些,但因為售價也比較高,所以仍能保證制造商、零售商的利潤。美國消費者對于本土生產的紡織服裝產品價格承受能力較高,一條牛仔褲如果是美國制造的售價為200多美元,中國制造的能賣到100多美元,如果是孟加拉制造的只能賣50美元左右。
因此中國紡織服裝出口企業的競爭力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訂單轉移”成為企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如果目前中國企業還做簡單的大路貨產品,沒有自己的優勢和特色,價格又和在美國本土加工差不多,也就喪失了競爭力。面對這種情況,中國傳統出口企業必須努力提升自產品的檔次、設計、品質、品位。
“在美國,能提供中高檔次、附加值較高產品的,尤其是做ODM的中國企業,訂單還是很多,出口一直在增加。這些企業的產品加工工藝比較復雜、客戶對產品品質要求比較高,有的還給一些國際大牌服裝做加工。另外一些有比較優勢的、產業鏈完整的大企業,依然是美國客戶看重的合作伙伴。這是因為美國客戶采購對交貨期要求較短,而中國的大企業能保證交貨期,讓客戶很放心。因此在美國發展的大中型中國企業,在美信譽越來越好,出現了逆市增長的良好情況?!睆堁訍鹫f。這樣,就出現了小企業訂單銳減、大企業訂單做不過來的現象,小企業如何和大企業合作,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面對新的國際貿易環境,成為當前一個重要的課題。對此,張延愷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大企業與小企業可以結成合作聯盟,大企業發揮良好的接單、組單能力,小企業保持自己的靈活和特色,雙方取長補短、互相借勢,不僅使企業產能得到充分利用,接單范圍也可得到擴展。
“總之,在全球紡織服裝貿易格局發生變化的關鍵時期,中國的紡織服裝出口企業必須轉變思路,抓住行業轉型升級的契機,調整產品結構,進行科技創新,提升品牌形象,開展合作共贏,以保持在國際市場上的良好發展態勢。”張延愷最后指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