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聰:打造中國最IN紡服品牌
人物名片: 陳榮聰,1981年出生,石獅市紡織服裝商會常務副會長、石獅市青年商會副會長。
從無到有,他實現了從零到產值超億的造富夢想,成為全國“靚仔裝”品牌的領軍人物;他,“敢于夢想、勇攀高峰”,希望能夠再為石獅增加一枚像卡賓(Cabbeen)一樣的時尚品牌,為石獅“80后”創業者正名;他,期待用自己的雙手締造一家上市公司,進而擴大事業版圖和財富重量,真正成為從“草根”轉變為“企業家”的鮮活實例。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近福建后街地帶紡織服裝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榮聰。
做一個廣受歡迎的“潮品牌”
“鋪天蓋地萬式裝,有街無處不經商。”這是石獅聞名全國最寫實的評價,一方面說明石獅服裝種類多、數量大,另一方面也道出了石獅人做生意的“搶先”意識。在休閑裝大行其道之時,陳榮聰已經把目光轉向了類似于“快時尚”的“靚仔裝”。所謂“靚仔裝”,并非只有帥哥才能穿,它適合所有追求個性、時尚和潮流的消費人群。石獅,再一次走在了服裝潮流的前沿并成為中國“靚仔裝”生產最集中的產業基地,“后街地帶一年大概可以出貨300多萬件。”陳榮聰說,如果不算走品牌特許專賣的愛登堡、JIM’S、斯得雅,批發起家且一直在堅守這個市場的后街地帶,近乎做到這個領域的“巔峰”,成為無可爭議的“領頭羊”。
訂貨會,似乎只有像七匹狼、勁霸、利郎這些走訂貨制的品牌企業才會開,早期是春夏、秋冬兩季,如今已變成四個季度都要開,很多人也不會想到,后街地帶也開訂貨會,而且一年也開四次,“只有這樣,我才能通過分銷商了解到第一手的市場資訊。”其實早在2004年,陳榮聰就已經率先開起了訂貨會,在服裝批發陣營中,他算開訂貨會的第一人,“其實做批發和做品牌都有一個共同點,即要想做大做強,必須創新模式,引導整個行業。”在陳榮聰眼里,卡賓就是這樣一個引領潮流的時尚品牌,多年來始終堅持并靠不斷創新,贏得業內外人士以及消費者的青睞,“我也想把后街地帶做成像卡賓、GXG這樣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大品牌”。
后街地帶和做批發起家的企業有太多不一樣,其中一點就是陳榮聰走“輕資產,重品牌”之路,雖然自己做批發,但無論是公司的管理制度還是未來的發展戰略,他都以國內外大品牌為目標,像生產,后街地帶統一訂貨、統一采購,儼然有一套類似于品牌企業的標準流程,“我們自產量不到總出貨量的5%。”陳榮聰說,最高紀錄時,有3000至4000名工人幫他生產服裝。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這個數字有點不可想象,但事實就是如此。
“我必須兩只腳同時走,一只腳走太久,會累。”除了繼續鞏固批發市場之外,陳榮聰已經把重心放在后街地帶品牌終端的拓展上。在途經晉江、石獅的公路上,經常可以看到中間綠化帶豎起的一塊塊廣告牌,牌上人物是TVB當紅小生吳卓羲,而品牌名稱就是后街地帶。經過多年的積淀以及渠道建設,后街地帶在我國部分省份已經擁有龐大的客戶群,其中以重慶、成都以及北方市場為主,門店數超過數百家,“我們在很多地區都采取與客戶合作的模式。”陳榮聰坦言,后街地帶的產品系列還有一些“短板”,所以他的合作商可以引入部分短板產品,但門頭、產品貨柜以及主形象,必須全部都是后街地帶的。
這些,足以為后街地帶成為一個受歡迎的“潮品牌”奠定堅實的基礎。
堅守一個“當老板”的夢想
雖然是“80后”,但陳榮聰絕對不是“富二代”,很多人也許想不到,2001年,他還是一個想開店賣衣服的普通店員,“我一直有當老板的想法。”陳榮聰毫不諱言。
2001年之前,陳榮聰在一家服裝批發店里打工,善于觀察和學習的他發現做批發很有賺頭,于是毅然辭掉普通店員的工作,找親屬朋友借錢到群英路找了一家店面做起了服裝買賣,“這其中還有一個故事。”當時,群英路店面租金一年就接近10萬元,陳榮聰沒有那么多錢,于是他找到房東,一位年紀有60多歲的老爺爺,把自己的想法和困難告知對方,最后,房東有感于陳榮聰的誠意,就讓他兩押一租,其創業資金困難的問題便迎刃而解。
門店開業之后,陳榮聰一天可以工作14個小時而且不會感到任何疲勞,因為服務態度好,回頭客很多,那一年,陳榮聰賺到他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如果換做別人,一年可以賺十多萬元在那個年代已經是相當不錯的成績,但陳榮聰并沒有止步于此。相反,他做了一個讓很多人都看不懂的決定——把店面轉了,“當時老媽說我是不是腦袋有問題,有錢不賺。”陳榮聰笑言,他在家待了兩個月,等的是做批發的資金,經過多方籌措,手握所需資金的陳榮聰在大侖街開了一個檔口,之前是賣襪子的,門牌號是100號。正所謂“酒香也怕巷子深”,客戶要走到100號,途中就有差不多200家做批發買賣的,怎么辦?陳榮聰印了1000張名片,時常拿到原石獅汽車站發放,只要看到手提大包小包的旅客,人手一張,“哪怕只有10%,就有100個客戶上門。”陳榮聰說,只要服務好這些客戶,慢慢就會積累很多回頭客,后來,他成為大侖街檔口做得最成功的年輕人。
“我要做生產,開工廠。”在進貨過程中發現利潤差價的陳榮聰突然冒出這句話,一親戚就直言,開廠哪有這么容易,說開就開,但那時候,誰也無法阻擋信心十足的陳榮聰,幾個工人、幾臺平車以及編織機,就這樣開工了,掌握“產銷”渠道的他較之其他做批發的商家,毫無疑問又領先一步,“可以賺工廠價和銷售價兩重利潤。”那時,圓領T恤一天可以賣500至600件,這樣的銷售業績讓陳榮聰看到批發市場更廣闊的前景。于是,他決定到廣州開檔口,把批發生意“加速度”做向全國,“別人都叫我們‘童子軍’。”陳榮聰說,那一年他才22歲,公司員工也就20歲出頭,但就是這樣一群年輕人,把后街地帶做成了批發市場上當之無愧的領軍品牌。
2006年,陳榮聰回到石獅,把后街地帶位于石獅的生產基地升級,“畢竟是石獅人,重心要放在石獅。”2013年春節前后,他們將搬進3.5萬平方米的新廠區,這也意味著,后街地帶的新戰略正式拉開序幕。
成為上市公司的一員
如果是陌生人到后街地帶見到陳榮聰,或許會以為他是高層而已,因為他實在太低調,正如公司員工所言,陳榮聰從不擺架子,“這或許和我‘草根’起家有關吧。”陳榮聰常說,人與人之間沒有太大差別,無論是智商還是情商。成功之人,有時就是在合適的時間做對了合適的事情,簡而言之就是沾了一點運氣,所以,對所有人,都應該以誠相待,“換位思考一下,或許什么都已釋然了”。
如果說,“當老板”是陳榮聰的初級夢想,那成為上市公司的“掌門人”則是其為之奮斗一生的階段性目標。“后街地帶能夠上市固然最好,但我的視野要更寬廣。”陳榮聰說,他想“跳出服裝做服裝”,或者可以是紡織服裝產業的上下游,中國紡織服裝產業“十二五規劃”,提出了讓中國從“服裝大國”向“服裝強國”轉變的戰略,其中也提到了紡織服裝產業中的高新技術領域,這一塊,陳榮聰多少也有關注,“畢竟是一個體系,我們要看出風向。”陳榮聰說,自己是一個好學之人,他甚至可以放棄現有的事業,去一家值得他去的公司打工,學習一些他自己當老板可能學不到的東西,“人這一生就跟兩個‘老板’有緣。”一個就是自己當一個好老板,一個就是跟一個好老板,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在陳榮聰的大腦中,有李嘉誠、楊紫明、周少雄等一系列企業家名單,他們都是其要學習的對象。
“平臺實在太重要了。”經歷了從普通店員到企業家的轉變,陳榮聰始終堅信一點,平臺需要不斷提升,只有更優質的平臺,才能實現更大的夢想,“只有成為上市公司,我才有更多的資金和更寬廣的平臺去實現自己的夢想。”作為一位“80后”創業型企業家,陳榮聰在做好本業的同時,每天都在想一些新花樣、新模式。和有些投資人聽信片面之詞而進入某個領域所不同的是,陳榮聰往往會對一個行業進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他堅信,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不愛豪車、不求名品、暫時不打高爾夫,閑下來,陳榮聰喜歡到處走走看看,上個月剛剛去一趟日本和韓國,“我每年都要出國幾次。”陳榮聰說,自己所從事的是一個時尚行業,不去世界排名靠前的時尚之都,如何能夠顛覆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和理念,創造一切不可能的東西。蘋果若不是獨樹一幟,喬布斯若不是創意無限,蘋果又如何能夠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我喜歡創新,只有創新才能讓人興奮。”陳榮聰說,加入到石獅青商會,他能夠和一些年輕有為的“創二代”交流思想和心得。“屁股決定腦袋,顯然行不通。”陳榮聰說,下個月,他又要出遠門,去學習!
關于未來兩年的發展,陳榮聰有自己的想法。一是把品牌做大做強。中國服裝市場龐大,可以容納很多品牌,雖然現在已有卡賓、GXG、美邦、太平鳥等,但市場仍然空前,從2013年開始,后街地帶將全力提升品牌,真正步入品牌之路,向國內一流品牌靠攏,成為消費者心中真正能夠記住的品牌,二是布局電商。“電商市場近幾年發展很快,必須關注,我們現在已經開始做電子商務。”因為后街地帶做的是“靚仔裝”,年齡定位在15歲到30歲,而這個年齡段的消費者大多都是“資深網民”,非常對位……
或許,上市離陳榮聰并不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