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國棟:“隱形冠軍”的堅守與突進
林國棟,環亞泡塑總經理,作為業界知名度頗高的海綿商,他卻試水做起了襪子,并在這一領域做得風生水起。他曾自我調侃,自己是一個“不務正業”的老板,但“不務正業”的背后,有著他的品牌夢,“隱形盾”便是他實現這個夢的開始。
把抗菌除臭襪帶到可可西里
上周末,林國棟和獅牌戶外獅行天下可可西里保護藏羚羊志愿者們結束了一場公益環保之行。對他來說,這是一場心靈的洗滌,也是一場感恩之旅。
他聽說,可可西里地處高原,天氣多變,晝夜溫差大,保護區工作人員常常一出去巡山,短則半個月,長則個把月。在來到索南杰達保護站后,他便主動提出捐贈一批抗菌除臭襪子給保護站工作人員。他曾不止一次地說,在心懷感恩之際,他希望自己做的這些襪子能夠給這邊的工作人員提供更好的穿著體驗。
其實,早在出發前,林國棟便給每一位志愿者分發了自己的抗菌除臭襪子。而在近一周的志愿者活動中,根據隊員們的穿著反饋,林國棟對自己的襪子更加有信心。他告訴記者,最初襪子只是環亞在做產品功能性研發中順帶做成的樣品,客戶和內部員工試穿之后覺得真不錯,舒適度與功能性兼備,但當時他并沒有投入生產,真正的轉機發生在2009年。
林國棟說,抗菌防臭襪在2007年就被來自北京的專家提及,但當時他都專注在鞋子抗菌防臭功能上,對襪子的抗菌防臭功能并不感興趣,所以,這個項目也就被一直擱置。當時襪子只需要通過很簡單的工藝處理就能實驗出一定的效果,林國棟就拿回公司,通過簡單的一些設備處理后試穿,感覺有點效果,但又不像專家口中的功效那樣強大。他一方面不斷跟老師們探討,另一方面則不斷更改配方,不過,最終效果一直不滿意。
一切改變得益于2009年公司在抗菌防臭項目的大力投入,林國棟終于不僅在大型設備實驗上大展拳腳,還引進了更多抗菌功能方面的供應商,通過不斷配方改良,并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入了更多科技功能。“2012年初,我們終于研發出了讓自己滿意的產品,并全部通過了第三方檢測機構SGS的大量測試。”
林國棟說,抗菌防臭襪研發成功后,一直都是以樣品來贈送給客戶體驗。身邊的朋友很多穿了襪子之后,介紹給身邊的朋友,來找他拿襪子的人越來越多,2000雙襪子,沒一個月就送完了。甚至很多不大熟的朋友,特地開2個小時的車來公司,就是為了拿幾雙襪子,不是買不起,是市場上根本沒得買。“就這樣前前后后送了8000雙,我想,既然產品這么受歡迎,為什么不自己做一個品牌來銷售呢?既可以為人們解決一些小煩惱,還可以讓自己嘗試走一條從未走過的路。”
所以,林國棟開始著手策劃品牌的名稱,因為抗菌防臭功能無法讓人直接看見,且做過抗菌防臭功能的織物跟沒有做過功能的織物無法分辨,就像在織物的表面安裝了隱形盾牌,保護自己不受細菌的侵害,“隱形盾”這個名字應運而生,至此,“隱形盾”抗菌防臭襪橫空出世。
一波三折“力挺”襪業
林國棟說,自己的好奇心特別重,什么都想嘗試下,只要認定的路 ,就會一直走下去,“隱形盾”就是他的堅持。相比環亞發泡在業界的規模而言,防菌除臭襪只能算得上是一個副業。
不過,如今得以風生水起的副業卻是他當年在家人反對下力挺的堅持。林國棟回憶道,2009年,一個抗菌材料供應商找到了他,提出跟他合作抗菌防臭項目。“當時,我選擇了一家實力強、合作關系又密切的老客戶進行溝通,工作進展得非常順利,客戶表達了馬上合作的意愿。但此時,環亞并沒有這樣的設備,而自己也還沒有跟家里匯報。于是,林國棟一邊把客戶的第一張訂單引到了晉江一家有這種設備的公司里面去生產,一邊馬上跟家里匯報要引進這樣的一條流水線。但當時抗菌除臭項目的一條設備需幾十萬元,家里根本就不認可這個項目,林國棟心急如焚,又無計可施,最后只能“假冒”客戶的名義下通牒,沒想到這一招,效果竟然不錯。
“如果公司還不引進設備的話,后續所有的配合將轉到晉江這家公司,這家公司將成為我們的勁敵。”林國棟回憶說。
終于,2009年下半年流水線到位,訂單也是做得風風火火,當年就取得了不錯的效益,家里到這時才開始放心讓林國棟主導公司的一些項目。2009年抗菌防臭項目最終成功引進。2010年開始,林國棟又引進了高周波的生產流水線,2011年引進了三防透氣后整理項目。從此,一發不可收,他也開始把重點放在了生產跟研發上面,跟蹤梳理生產數據,優化材料供應商,不斷跟國際大公司合作引進新的功能項目,慢慢地在整個鞋行業打出了名氣。
看著這碩果累累,想想如果沒有當年的堅持,估計也就沒有抗菌防臭襪的誕生和發展。就目前發展運作來看,這一項目仍處于摸索嘗試階段,但林國棟對功能性產品未來的市場十分看好。在公司未來的規劃中,環亞還會推出鞋墊、貼身衣物等其他功能性產品。在線上,品牌將開辟天貓和京東等作為新的銷售渠道。預計品牌的培育時間為三年,襪子則是企業培育新品牌、面向終端消費者的敲門磚。
記者:這些年,整個行業都比較蕭條,您怎么看待企業的逆市發展?
林國棟:這幾年,公司逆勢增長所立足的關鍵點,應該是創新落地的模式。在我的認知中,并不是所有的創新都必須要很深的企業實力又或者需要很大的投入。我們可以在產品上面做一個小的改動,又或者添加一個以前沒有的功能就是創新。
比如,抗菌防臭功能其實在國外已經應用得非常廣泛了。但是在國內很少有人會去注意到這個功能,又或者吸濕排汗功能跟三防透氣功能在服裝行業已經用了好多年了,甚至在戶外運動里面也不算是多么新的科技,但在運動休閑鞋品牌里面,這就是創新。
記者:我們知道,創新的落地量產甚至前期研發難度更大,您怎樣看待?
林國棟:我一直推廣在鞋子上使用抗菌防臭的功能,但客戶一直對這個功能持懷疑的態度,一直在擔心消費者無法用外觀上來判斷。剛好有做了一些防臭襪子,我就把這些襪子送給客戶體驗,誰知道效果非常好。在那時,我突然想明白了一個道理,客戶其實在一些創新上面并不是不感興趣,而是無法判斷這些創新產品能帶給他什么樣的優勢。所以,在以后的產品創新上,我多加了幾個步驟,一是實驗室的投入,用實驗數據告訴客戶產品的功能。二是我會直接把創新的材料做成樣品,告訴客戶這些產品應該怎么用,用在哪里,讓客戶直接做體驗。三是跟進客戶的推廣方案,幫助客戶在使用了新的功能產品后,能夠正確地對產品進行功能描述、產品宣傳、吊牌及POP的廣告推廣。
記者:您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在開發抗菌除臭項目上的一些心得嗎?
林國棟:我認為,交流很重要。我經常會跟一些朋友一起交流,一是國際大公司的派駐代表,他們能夠帶給我最新的資訊,讓我及時了解國際上有什么新的產品。二是一線鞋企的研發人員,在前期的合作開發過程中我會竭盡所能來配合他們的研發,當我在合作過程中表達了我的誠意后,非常多的研發人員愿意把他們的創意及設想來跟我做探討,這樣我就掌握了行業發展的動態。三是其他行業的朋友,在交流的過程中,我會不斷設想,他們的一些產品或功能對我有沒有幫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