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莎童裝成功布局線上線下模式領跑淘品牌
據了解發現,笛莎產品最早在淘寶平臺銷售,被認為是淘品牌的典型代表之一。
2013年隨著淘品牌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傳統品牌入駐天貓,對淘品牌自的沖擊不小,電商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瓶頸。相關業內人士給出了這樣的數據:天貓淘寶服裝大盤同比增長不超40%;入駐天貓企業兩極分化極其嚴重;TOP100大量洗牌,靠照片賣貨模式已失效;大C賣家成強弩之末,完全靠吃老客;各家都嚴重缺乏新客流量……
線上發展的瓶頸,讓越來越多的淘品牌力求在線下渠道尋找機會。笛莎高瞻遠矚,對市場精準定位:童裝作為服裝行業最后一塊可分食的蛋糕,尤其在國家開放二胞胎計劃,將會進一步擴大行業規模。
早在2012年笛莎就搶先一步開始布局線下渠道,短短兩年時間,笛莎線下門店達到400余家,三年內預計將擴張至1000家,發展速度領跑所有淘品牌。
笛莎創始人李定認為,品牌的成長需要時間檢驗、內涵的沉淀、優質產品質量,以及有競爭力的售后保障堅持到底。市場現狀缺少的是有底蘊、有持續競爭力的品牌,每個企業的發展都是壓力與挑戰并存的,經過大浪淘沙才能實現更長遠的發展。
相關鏈接:
煙臺轄區近300家出口服裝企業中,90%以上面臨市場份額下降,甚至虧損經營。檢驗檢疫部門調研發現,制約我國服裝出口產業發展的因素主要有:企業經營成本上升,利潤空間狹小,訂單向周邊國家轉移;技術性貿易措施影響顯著;品牌優勢缺失,出口產品競爭乏力等。
煙臺作為中國北方最大的紡織服裝加工基地之一,2014年服裝類工人工資達到2400元/月,且每年以15%以上的比例上漲,用工缺口不斷增大,熟練縫紉工更是“一工難求”,結構性用工矛盾突出。
隨著生產成本、交貨期、質量索賠等風險越來越大,出口服裝產業的平均利潤率僅為3%-5%,部分生產管理落后的中小企業甚至無利可圖。此外,由于越南、印尼、巴基斯坦甚至朝鮮等國生產成本明顯低于我國,同類服裝的價格競爭優勢顯現,國外貿易商越來越多的訂單被放到東南亞加工。
出口服裝產業持續疲軟,對我國整個紡織服裝產業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統計顯示,2013年服飾零售巨頭優衣庫在中國的銷售額達人民幣75.75億元,營收和營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超過6成。國外品牌大量涌入加劇了國產紡織服裝行業發展壓力,今年上半年,國產品牌班尼路、美特斯邦威等紛紛陷入“關門潮”。
由于成衣市場需求持續低迷,服裝公司的業績普遍走低,很多大型服裝品牌因高庫存等問題身陷資金周轉困境。數據顯示,波司登的庫存在2011年就高達12.15億元,2012年是13.99億元,2013年升至19.71億元,2014年上半年則突破20億大關,攀升到20.43億元。
對此,檢驗檢疫部門建議,應不斷引導企業強化技術競爭軟實力,創造高附加值產品;鼓勵企業開拓多元化市場;注重國際技術性貿易措施的研究。
近年來,歐盟、美國、日本等紛紛出臺新的貿易技術要求,我國出口服裝,尤其是嬰幼兒、兒童服裝,由于繩帶、小部件、阻燃性等質量安全問題屢遭召回通報,相關部門應及時將最新應對措施反饋給企業,引導企業及早應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