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哲學 解讀無印良品MUJI成功之道
提起日本快時尚無印良品,許多人也許一下子就能想到黑白灰色系的簡素服裝和潔凈清淡的賣場。1980年,無印良品的創始人堤清二在東京西友商場的食品生活賣場開辟小專柜,最早只賣食物和日用品,產品數量不過幾十件。如今,無印良品已將商品數量擴展到現在的七千余件,滲入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你可以睡無印良品的床,蓋無印良品的被子,被無印良品的鬧鐘叫醒,穿好無印良品的衣服,用無印良品的牙刷、潔面乳、化妝水收拾完畢,戴無印良品的眼鏡,騎無印良品的自行車,吃無印良品的咖喱,種無印良品的植物……等等。
簡潔、規整的店面陳列
沒有LOGO、廣告、代言人、繁復的產品顏色與樣式,無印良品可以說是一個“奇葩”。在陳列布置極度簡潔的店面里,一把沒有任何裝飾、也沒有LOGO等標記的木勺子要賣50元,一個純白的陶瓷飯碗居然標價接近100元。按常理說來,這樣的產品和門店在中國幾乎是不可能有任何生存機會的。但是,直至2012年,全世界日雜類產品銷量都在大幅下滑的時候,無印良品其全球凈銷售額高速增至1877億日元(約119.2億元人民幣),運營利潤增至184億日元(約11.6億元人民幣)。奇跡往往不經意間就發生了,而當我們不能找到最深層次原因的時候,就只能冠以奇跡之名。在無印良品這簡單到極致的產品背后到底有著怎樣的財富秘密呢?
不談“簡化”與“克制”的設計理念 從“斷舍離”看無印哲學
外界幾乎所有關于無印良品以何成功的解讀都是圍繞其 “簡化”、“克制”的品牌理念和產品設計進行研究,千篇一律的觀點不免有些“陳詞濫調”。近兩年來,日本及東南亞各大媒體爭相推廣的日本雜物管理咨詢師山下英子提出的“斷舍離”理念或許給予了我們解讀無印良品成功的另一種思路——“在物質過剩、強調個性的年代里,我們更需要尊重客戶,別讓我們的產品過多干預客戶的生活。”
所謂“斷舍離”,就是透過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亂,讓人生舒適的行動技術。換句話說,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雜物來整理內心的廢物,讓人生轉而開心的方法。其中,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舍=舍棄多余的廢物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就像好比無印良品的筆記本,客戶需要的是記錄東西,而不是在開會的時候還可以翻翻地圖,查查電話區號,也沒有必要暗示客戶必須按照我們提供的書寫線寫下整齊的文字;再比如勺子,客戶需要的是用它來進餐,而不用再需要去考慮是不是會掉漆或是不健康。
專注,是無印良品的“斷舍離”哲學,不是讓我們封閉地去專注產品,而是讓客戶專注于自己該專注的事情,淡化產品的存在。就像上面說的,開會就是開會,吃飯就是吃飯。
良品計畫株式會社社長金井政明說:“世界上存在很多商品,并非為了更方便地使用,而是為了賣得更好、更流行。追求商品本質的做法使MUJI無印良品不會在來去匆匆中過時。”
“斷舍離”理念或為國內家居企業創造突破口
日漸流行的“斷舍離”思潮,會讓人們慢慢明白自己所需要的,外界的營銷誘導力量最終慢慢減弱甚至消失:3D大片是需要在電影院看的,所以3D大屏電視機始終賣得不好;超級本移動性不如平板電腦,專業性能不如臺式電腦,所以超級本即便做到極致也難讓用戶買單;即便是巨頭可口可樂,研發了一大堆香草味的、檸檬味的可樂,最后還是不為消費者所埋單,成為永遠的反面教材。
也許有人會說,無印良品的成功有一定的偶然性。1980年,世界經濟增長低迷,日本處于比較嚴重的資源危機中,市場急需簡單、實用、品質好且價格低廉的產品。在這個大環境下,無印良品摒棄一切外在“標簽”,不斷簡化至只剩下素材和功能本身的產品恰好迎合了市場的號召。
素雅、清爽的無印良品風格
但近年來,不只是日本,包括整個亞洲都出現了三十年前類似的市場需求,而這次的需求更進了一步:在簡單實用的前提下,彰顯人的品位和生活品質。所以我們慢慢會感覺到一些差異,比如以前誰買了一件衣服,不管合適不合適,首先一定告訴你是什么牌子,多少錢買的。如今更多的則是問問你好看嗎?自己搭配的,自己淘來的,而且不貴,牌子不重要,不合適再大牌也雞肋。
隨著時代發展的變化,“斷舍離”的生活態度這是必然出現的,無印良品歷時三十年證實了這點。2013年6月11日,蘋果公司的iOS7系統發布,將“斷舍離”做到極致,幾秒之內,極度簡約的“扁平化”概念傳遍全球,滲透到各個領域,包括企業甚至是政府的管理和組織架構中。
目前國內許多商家為了讓產品賣得更好、更流行,對產品進行過度地設計和品牌營銷:“可自動清潔的吸油煙機”、“抗菌率可以高達99%的抗菌地板”……如此天花亂墜的產品設計和宣傳口號不免讓人“亂花漸欲迷人眼”。這種現象造成的現狀就是,每個家庭家里都有一大堆幾年甚至是一輩子都用不著的東西,占據著數千上萬元一平米的房子的空間,阻擋著光線和視線,擾亂著大家的心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