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百椒:從教師到CEO “關鍵在于犯錯后糾正”
2007年5月23日,百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投資者推介會上,備受關注的除了身為百麗集團創辦人兼主席的鄧耀外,還有另一位核心人物—CEO盛百椒。“進公司10多年了,我從來沒有見盛百椒笑過。”百麗的一位老員工回憶說。但上市當日,鄧耀和盛百椒都笑得很快意。
在媒體上很少能看到盛百椒的影子,而百麗投資方一位高層卻毫不吝惜地贊他“思維活躍,是一位商界奇才”。
盛百椒祖籍寧波,長在上海,天生就有江浙人做生意的精明頭腦,善于抓住機會,而其后一段的大學教師經歷,令盛百椒善于從現象中總結理論知識,提升出一套體系。盛百椒認為:“人不是神仙,都有可能犯錯,關鍵是犯錯后如何去糾正。”
1991年11月,深圳百麗鞋業有限公司成立,盛百椒加盟成為深圳百麗的總經理,和鄧耀一起打拼天下。其后,鄧耀逐漸放權給盛百椒,直至今日盛百椒和一幫職業經理人團隊管理著整個百麗集團的運營。基于“關鍵在于犯錯后糾正”的理念,他針對計劃、開發、生產、銷售等各環節重點設計防錯機制,每一款新品先投放50%到市場上,隨后不斷地根據市場反應,返回設計師處修改滯銷的款式,以不停補單、不斷完善的模式來規避風險。
據熟悉的人講,盛百椒最崇拜的人是華為總裁任正非,他的理由很簡單:一是華為2005年一年上繳的稅收就有37億元;二是其擁有的眾多自主專利和技術,非任何中國企業能比。盛百椒認為年輕一代和上世紀50年代出生的一代有著很大的代溝,“想超越就一定得多動腦、多付出!”他幾乎是喊出了這句話。
相關鏈接:
隨著內地消費市場的發展,鄧耀在1992年開始發展百麗品牌的內銷市場。當時,不少在內地設廠的港商,最多只能爭取到10%至15%內銷權,但鄧耀是第一個早年將外國經驗帶回內地的港人,他為工廠爭取到了30%的內銷權,加速了他全力發展內銷市場的步伐。
起初,他在深圳和廣州以批發的模式賣貨給各地的批發商,但冒牌假貨不久就出現。為了保護品牌,1994年,鄧耀決定開設專賣店,并以特許經營模式發展銷售網絡,杜絕市場上假貨的銷售途徑。
做生意不容易,曾有經銷商不守規則,偷賣別家品牌的貨品;也有取不到特許經營權的人謊稱將貨運往其他國家出售,或托香港的批發商訂貨,暗地卻運回內地出售。鄧耀應對前者的方法是曉之以理,并加上群體壓力。“我會跟他分析,百麗既能提供賬期,產品又有一定的銷量,他利用百麗賺來的錢支持別的品牌,影響品牌形象,還影響其他加盟者的利益。”對于那些幫助內地買家買貨的港商,鄧耀在查明實況后,會先在市場上買下所有貨,再親自登門拜訪,跟港方的受托人詳談。總之,一切以“理”解決。
特許經營模式之下,鄧耀的生意迅速發展。1998年,他干脆暫停百麗在港的銷售,全力發展內地市場。此后,他再次將品牌重新帶回香港,并發展國際市場。現在,鄧耀已通過代理商,打開了在日本和新加坡、美國紐約等國家和地區的市場。
20多年來,鄧耀抱著“真誠對人,做生意只是競爭不是對抗”的態度,成就了“鞋王”美譽。他笑稱:“跟我合作的人一定要心胸廣闊,不能私心太重,這樣的人才可成就大生意。”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