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世忠的安踏的百億才剛剛開始而已
中國體育用品行業一波三折的“造星”運動,獲得階段性收獲。
2月23日,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簡稱“安踏公司”)在香港公布了2015年業績公告,公司營收達111.26億元,增長24.7%,毛利率亦再創新高至46.62%;毛利達51.85億元,經營溢利26.97億元。
此外,安踏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2015年安踏運動鞋銷售數量超過4000萬雙,超過耐克在中國市場的運動鞋銷售量。安踏公司還表示,同店銷售按季度統計連續12個季度錄得增長,訂貨會連續11個季度實現了訂貨金額增長。
與耐克、阿迪等行業巨頭同臺共舞的中國體育用品業,在過去二三十年“造星”發展歷程中,涌現了安踏、李寧等眾多品牌,然而,體育用品單個公司發展規模始終無法突破百億元門檻。2010財年,當時排在國內體育用品行業第一的李寧公司,曾經創造年營收近94.8億元的數據,無限接近突破百億大關。然而,由于內外部原因,最終,在接下來數年中,李寧公司并未實現營收破百億。
在過去5年間,中國體育用品公司營收破百億成為行業一道魔咒。除了經歷行業龍頭公司業績倒退等影響因素之外,中國體育用品業還經歷了電商沖擊固有渠道、行業發展調整等問題影響。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組委會經理崔衍衍概括總結認為,行業在2012-2013年兩年內經歷了滯漲期和衰退期,2014年—2015年為重新恢復期。
此次,已經坐穩中國體育用品品牌頭把交易的安踏實現破百億營收,除了與行業回暖有關,與安踏的自我調整關系密切。
安踏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對騰訊財經表示,2013年—2015年,安踏用了三年時間對店鋪結構進行升級,店鋪數量與高峰相比有所減少,但是,經營數據卻大幅提升。而在電商營收層面,安踏也實現了高速增長,未來,安踏電商業務將占較大比重。
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年底,安踏店、安踏兒童體育用品系列店、FILA專賣店數量分別為7031家、1458家及591家;此外,FILA還開設了約50家FILA KIDS專賣店。預計到2016年底,安踏店、安踏兒童體育用品系列店,以及FILA和FILA KIDS專賣店的總數將分別為 7000-7100家、1700-1800家及650-700家。
在年營收突破百億元之后,作為行業領軍企業,安踏制定了新的千億級企業目標計劃。按照該計劃,安踏希望在2025年實現整體營收達到千億級企業的目標。
安踏總裁鄭捷表示,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公司將實行“單聚焦、多品牌”戰略,通過收購和自我擴張兩條退走路的方式,實現既定目標。“多品牌精準定位實現了差異互補,可在市場上形成協同效應,未來會有更多品牌加入安踏集團陣營。”
鞋服行業獨立評論人馬崗認為,多品牌運作要看階段發展,前提是主品牌已經具備了很強的競爭力。如果主品牌都沒有做好,又引入新品牌,發展會很困難。
對于行業發展預期,馬崗認為,體育產業整體大環境處于上升的態勢,而每個企業能否跟著快速發展還取決于自身的經營能力。從行業整體競爭狀況分析,今年國內品牌受到國際品牌的沖擊壓力會越來越大,并且國內品牌排在第四、第五名位置的品牌,如喬丹體育等品牌受到的沖擊將最為明顯。
丁世忠表示:“從某種意義來講,中國體育產業的黃金時代才剛剛開始,安踏的百億也才剛剛開始。”
就在2015財年業績發布的當天,安踏公司還公布了關于多品牌布局的最新消息,安踏已經和迪桑特日本以及ITOCHU Corporation達成合作意向,三方將共同組建合資公司,在中國地區(不含港澳)經營迪桑特品牌,合資公司將于2017年上半年啟動零售業務運作,該品牌主要針對高端市場,包括滑雪、綜訓、跑步等商品,安踏占股60%。在此之前的2015年年底,有消息傳聞安踏公司將收購英國戶外品牌Sprandi,發布會上安踏證實該消息,但未做進一步回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