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類B2C網站大清洗將至 流量戰后是價格戰
“2011年對于2007-2008年創業的電商企業來說是相當關鍵的一年,行業面臨大洗牌。從某種角度上講,鞋類B2C誰能先做到10個億,誰就是行業老大!”針對中國網上鞋城競爭趨勢,樂淘運營副總裁陳虎如是說。
而對行業老大躍躍欲試的還有好樂買、淘鞋網、名鞋庫及其背后的騰訊、百度、傳統鞋商。
艾瑞咨詢調查顯示,繼服裝、3C電器之后,鞋類成為垂直B2C第三大細分領域。有個問題是:它們誰更懂中國Zappos發展之路?
中國Zappos們
陳虎在描述上述趨勢時表達了樂淘對行業第一位置的信心。而同樣對行業領先地位毫不掩飾的還有好樂買。均將自己定位為“中國最大正品網上鞋城”的這兩家企業較其他網上鞋城,在名氣和業務數據上走在前面。
但事實上,這兩家企業目前爭奪激烈,尾隨而至的還有毗鄰中國南方制鞋業廠商密集區的淘鞋網、名鞋庫,以及有百度投資背景的百麗淘秀網。這些中國的年輕網商有個形象的精神偶像:年銷售額過10億美元,被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12億美元并購的全球B2C鞋城Zappos。
如此,好樂買、樂淘、淘鞋網等鞋類B2C企業無不打上中國Zappos的標簽,但中國Zappos只能有一個。按照陳虎的邏輯,今年是分水嶺,誰先達到年銷售額10億元人民幣,誰就熬過了自己的“2012”,誰就甩開了競爭對手。
成功的標準是甩開競爭對手確立市場優勢,而更有效圓滿的方式是早一步上市,“上市,誰不想呢,可能需要等到后年,但明年下半年豈不更好”。陳虎開玩笑地告訴記者,樂淘肯定會加快上市步伐。
同樣被認為有可能成為中國最早鞋類B2C上市公司的還有好樂買,在人人網不久前再度演繹中國互聯網上市創富奇跡后,好樂買CEO李樹斌坦言:“相信只要做好自己,就能在任何環境下煥發光彩。”而好樂買所言做好自己主要是指用戶服務和品類擴張,超過月均20個品牌入駐的速度只是行業競爭的一個縮影。
數據爭鋒
4月底,艾瑞咨詢相繼發布一系列B2C行業報告。根據去年銷售額統計,好樂買以2億元居于鞋類B2C第一位置,樂淘只有1億元銷售額。樂淘相關負責人在談及這個對比時,認同自己的銷售額,但強調好樂買去年并沒有那么高。
不過幾天后,艾瑞咨詢出爐了另一份報告。在月均網站流量和日均覆蓋人數上,樂淘均已翻番的優勢領先于鞋類B2C第二名好樂買。對此,好樂買方面大不認同,“希望給出準確的數據”。
陳虎說樂淘已經拿下119個品牌、12000個款式,“已經連續多天日訂單突破10000單。到上半年結束,200個品牌、日均10000單會成為樂淘基本數據,而全年400個入駐品牌和7億-8億元銷售額可待”。而不甘示弱的李樹斌也透露,好樂買目前日訂單4000-5000單,峰值過萬單,“五一”促銷攻勢下日均單逼近2萬,今年1月營業額超過3500萬元且保持較高增速,全年目標銷售額超過6億元人民幣。
另一方面,商業模式清晰的電子商務企業會表示賺錢不成問題,但對盈利情況多諱莫如深,反倒是瘋狂圈地融資的消息從未停止。截至目前,樂淘和好樂買均完成三輪融資,樂淘是總計約3億元人民幣,好樂買則拿下8700萬美元(約5.6億元人民幣)。
兩家企業的數據交鋒還將繼續上演。
基因決定論
上一個互聯網浪潮或者電子商務浪潮中,成功活下來的不外乎成為霸主的阿里巴巴帝國和上市新貴當當網。十幾年后,第二波電子商務浪潮以更猛的勢頭把大小企業推向臺前。與之前追逐平臺級企業不同,諸多垂直電子商務崛起,只做鞋類生意的網站就多達數家。{page_break}
但如何在電商云集的行業脫穎而出?陳虎坦言,電子和商務,樂淘更看重電子即互聯網概念。
艾瑞咨詢分析師蘇會燕認為,電子商務企業會重視線下端的貨品選擇、物流倉儲等,這些問題可以通過資金、流程熟悉實現,而互聯網線上端則需要不斷地提供創新來研究用戶習慣。
據悉,包括畢勝在內的樂淘團隊主要來自百度、淘寶等傳統互聯網行業。而作為主要競爭對手,好樂買的團隊背景一開始就以不同的形象出現。按照李樹斌本人的說法,創始人魯明有著從事傳統服裝鞋類銷售十幾年經驗,在貨品采購、物流倉儲等方面經驗和資源豐富,“科學家”李樹斌則負責互聯網端的業務,兩人合作被外界認為是競爭力巨大的“雙劍合璧”。
因此,在鞋城B2C的經營模式上,有傳統企業基因,習慣買斷型采購的好樂買在物流倉儲方面投入巨大,目前計劃內的倉儲面積已經達到5萬多平方米,在全國建立了6個倉儲中心,以求達到上3-5天送達效率。倉儲物流一直是好樂買從一開始就較為重視的內容,李樹斌透露,好樂買計劃今年在主流城市自建物流。
而樂淘原先并未重視該項內容。不過代銷模式和虛擬倉儲(供貨商分出一塊倉儲專門為樂淘存貨)卻遭遇跟不上網站下單速度的尷尬。目前樂淘也開始發力倉儲系統,“但物流絕對不會自己去做”,樂淘至今仍對物流耿耿于懷。前段時間,樂淘遭遇“空盒子”風波,畢勝怒斥國內物流環境發展局限。
在好樂買等從業者看來,企業不做好倉儲物流系統,最終會跟不上擴張步伐。據悉,目前國內電子商務企業物流倉儲投入巨大,有些公司在這方面投入甚至達到70%,京東商城、凡客、當當、阿里巴巴、好樂買等企業已經或者計劃自建物流。
營銷策略迥異
實際上,不僅在團隊背景上不同,樂淘與好樂買之間的營銷方式也迥異。李樹斌透露,今年的營銷投入在1億元左右。而去年其已經有2000萬元大幅手筆主要投向了廣告。有意思的是,一直宣稱不打廣告的樂淘4月開始進入規模巨大的廣告攻堅戰。
陳虎對此解釋,企業發展到必須打廣告的階段,上半年營銷的主要精力就是品牌轟炸俘獲新用戶,“至少持續到5月底”。
但另有分析人士指出,去年樂淘主要把營銷方向定在優惠券上,雖然可以獲得用戶青睞,但“培養了不好的用戶習慣”,用戶對多次使用優惠券有依賴感,樂淘為此回收成本的周期被拉長,單就營收上的效果反而不如廣告好。在艾瑞咨詢的統計報告中,樂淘的客單價甚至低于好樂買近一半,這或許是去年銷售額遠低于好樂買的主因。
目前國內鞋業B2C仍處在流量饑渴戰,無論是優惠券還是廣告投放,意義都在俘獲新用戶。陳虎承認,流量戰之后,鞋類B2C價格戰終將來臨。按照樂淘和好樂買透露的數據,雙方客單價目前基本維持在同一水平。“只是依靠比價系統進行1-10不等的價格優勢微調。”
或許,價格戰來臨之際,就是中國Zappos脫穎之時。身為旁觀者,同樣做B2C細分領域的服裝網絡品牌“初刻”創始人許曉輝認為,還沒到分勝負的時候,誰都有機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