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產業用紡織品集群創新發展論壇”浮現觀念落差
“十二五”發展目標能否通過集群化帶動取得實效?產業集群的步伐節奏能否與集群內企業協調一致?骨干企業的創新思維能否成為同行的直接經驗?
算上12月2日即將授牌的山東陵縣“中國土工用紡織品名城”,中國產業用紡織品集群才勉強湊夠7家。相對于紡織行業179家產業集群的總數而言尚不足其零頭,其所覆蓋的應用領域也較目前常說的產業用16大分類相去甚遠。
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高勇的話說:“產業用紡織品的應用幾乎涵蓋了國民生活的全部領域,但集群的數量和種類與產業用紡織品的戰略地位極不相稱。”
探討現有集群如何創新的同時培養一批后備力量,不久前召開的“中國產業用紡織品集群創新發展論壇”體現了難得的大格局意識。
問題的關鍵是,“十二五”發展目標能否通過集群化帶動取得實效?產業集群的步伐節奏能否與集群內企業協調一致?骨干企業的創新思維能否成為同行的直接經驗?大格局與小算盤之間的觀念落差不可忽視。
場外聲援
李陵申(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
中國經歷了30年的高速增長后,已進入一個由高速增長到中低速增長并包含一系列復雜的社會及政治變革的新的轉型時期。泡沫式增長無以為繼:高投資、高消耗、高外部依存、低福利為本質,以追求GDP速度為目標的發展方式造成了經濟和社會的高昂代價。推動“黃金增長”組合的基本要素終結。內需方面,消費持續增長的重要障礙是急劇擴大的貧富差距,希望以政策刺激消費,從而填補投資和外需的空白可能過于理想。
顧慶良(東華大學紡織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產業集群的核心競爭力不在于個別技術、個別企業和扎堆的規模化,而在于集群產業組織和要素組合的創新和不可模仿性。中國紡織業需要泰勒、凱恩斯,也需要熊彼特,更需要喬布斯。喬布斯的哲學思辨體現在:將工業品做成時尚品,從不做現有產品市場調研,立足于根本創新;從不苛求單個技術的創新,著重技術的整合;從不拘泥原有產品的概念與定義,而是跨界創新;從不局限公司的資源和運營模式,突出“云”的思維。
夏積權(浙江省天臺縣平橋鎮工業辦公室主任):
天臺縣產業用紡織品企業大多數源于家庭作坊,除少數大企業外基本上是家族管理,沒有建立現代公司治理結構。有些企業家由于自身的局限性,隨著時間的推移,創業創新的激情有所減弱,合作開發、抱團發展的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此外,天臺縣正處于第一代企業家向第二代企業家過渡的特殊時期,老一代企業家能否成功地向新一代企業家傳遞接力棒,不僅直接關系到企業個體的發展,而且還影響到整個產業的集群發展。
{page_break}落差一 發展步子邁多大?
大格局:應用領域空間無限
小算盤:產能過剩量力而行
看得出來,經常從相關應用領域取經的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陵申,在論壇有限的時間里希望用最大的“空間”表述撥動企業做大做強的心弦。他認為,市場空間大致來自于兩種層面:一是無限替代,二是現實差距。
數據顯示,2010年產業用紡織品纖維加工量821.7萬噸,同比增長13.6%;非織造布纖維加工量279.5萬噸,同比增長16%。我國非織造布生產能力,占亞洲總量的70%、全球總量的30%。數量規模具有絕對優勢,但結構比例輸于世界其他國家。從產業用紡織品占各國紡織工業份額來看,德國65%,俄羅斯60%,美國40%,日本、韓國均30%以上,而我國僅有20%。“十二五”發展目標是將這一比例提高到25%~30%。
對于實現這一目標,李陵申認為還是有相當難度的。目前我國產業用紡織品的產業集中度較低、基礎薄弱,且在“人口紅利”下今后一段時間仍會繼續加快服裝、家紡產業發展。因此,產業用紡織品的絕對數量增長不難,但相對值增長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企業自覺成長遠比自上而下地推動能量巨大,然而能不能準確洞察市場縫隙并且耐得住暫時的寂寞,就要仰仗企業家的眼界和素質了。
例如,我國是衛生用紡織品大國,衛生巾的國內市場滲透率60%、嬰幼兒紙尿褲20%、成人紙尿褲1%~2%。從世界趨勢來看,普遍倡導在輕量超薄的基礎上確保吸濕性、滲透力和對皮膚無害等各項指標提升,其中的機會不言而喻。
今年國家在醫藥領域專門召開了一次“院士論壇”,許多醫院的院長在聽了李陵申的介紹后感慨地說,以前真不知道醫療用品和紡織有如此密切的關系。會后得出一個結論:“世界是織出來的”。可是從國內市場來看,很多高等級醫療機構還在使用純棉的手術服、床單、手套、口罩等,多次洗滌交叉感染對醫護人員和病人的傷害都很大。
發達國家基本上都已經采用一次性醫療衛生用品,美國市場滲透率達到97%,日本也超過80%,而中國只有5%。“在向醫療機構推廣的過程中難度很大,觀念不到位的直接結果是,好東西大部分都出口了,而我們自己卻不用。”李陵申遺憾地說。
一面是低端擁擠,一面是高端稀缺。眼下這一對矛盾釀成部分企業認為產能過剩。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秘書長李桂梅認為,從國外企業特別是紡粘類企業大量到國內投資的事實來看,市場容量遠未飽和,產能過剩的論據顯然不足。造成觀念落差的原因主要是應用潛力沒有完全打開,標準銜接不上也造成上下游銜接不暢。此外,不同應用領域的感受不一樣,過濾用紡織品企業普遍信心十足,就緣于環保門檻的不斷提高。
技術和需求的相互促進將不斷衍生出新的市場。這一點從越來越多的企業跨行業、跨產業鏈進軍產業用紡織品可見一斑。當應用領域的拓展速度追不上產能擴張的速度時,局部過剩為人們敲了一記警鐘。
必須承認的是,在這個充滿誘惑的新興市場,技術轉移難度大、用工量少、附加值高、替代概念無限等優勢吸引著企業駐足,卻不會陡然改變企業家的思維慣性。江蘇東方濾袋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之榮說,每個人的年齡、生活環境、知識背景不同,對同一個信息的反應一定是不一樣的。“即使認清宏觀趨勢,企業也會不由自主地量力而行。也許我的想法不代表主流價值取向,但我寧肯相信‘成功是失敗之父’。”
{page_break} 落差二 永續動力何處來?
大格局:上市加速規模化運營
小算盤:現階段避談資本市場
位于“中國非織造布名鎮”紹興縣夏履鎮的浙江越王控股集團,作為骨干企業代表參加了集群創新論壇。當記者詢問集團董事長高海根是否有借助資本市場壯大的意向時,得到的答案卻是否定的。聯想到近年來一批產業用紡織品企業排隊上市的火熱局面,心里不免有點落差。
在產業用“十二五”規劃的整體發展目標中,“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銷售規模超過50億元的骨干企業”乃題中應有之義。而現實是,我國產業用紡織品領域到去年為止才誕生了一家進入全球前40強的非織造布企業。今年還會有1到2家企業涌現出來,而它們的銷售額頂多也就是10億元,距離50億元規模體量還有很大差距。隨著企業上市步伐加快并非難以實現,許多上市公司為自己制定的“十二五”規劃目標都超過了50億元這條杠杠。
但記者在小范圍了解后的確發現,之前產業用紡織品企業蜂擁上市的熱浪有所衰減,每每問到企業對資本市場的態度,他們都會適時將話題引開,以至于無法判斷他們是真的沒有短期內上市的打算,還是不想輕易泄露利用資本整合的戰略機變。
紹興縣夏履鎮黨委書記金曉明告訴記者,為了更好發揮政府的推手作用,除了重點建設技術研發、產品檢測、產業信息、人才培訓、信用擔保和創業輔導等公共服務平臺,還要擴大服務領域,幫助企業進行資本運作,促進其盡快上市。其中他所提到的“莊潔無紡”正是浙江越王控股集團的旗下企業。
對于企業“弱化上市概念”的階段性特征,李桂梅認為,一方面與市場狀態有關,目前形勢下進入資本市場是有一定風險的;另一方面,與企業的投資方向不明確有關。產業用紡織品領域新技術誕生速度很快,但成熟度普遍較差,加上各項政策不到位,大多數企業都處在持幣觀望階段。因此對于上市融資后擴大投資規模的訴求并不強烈。
“東方濾袋雖然是小企業,卻好比是沒有泡泡肉的精致細嫩的豬后腿。當然,有人喜歡,也有人不喜歡。”無意于上市的張之榮告訴記者,眼下最重要的是把企業這塊“精火腿”烹飪得更加香氣撲鼻,在適當的時候引入戰略投資合作。
另有業內人士認為,企業此時上市不劃算。真正的好企業,資金鏈不是問題,關鍵是融來資金怎么花,可眼下即使投資短期內也難有回報,貌似風險大過收益。但從長遠來看,上市對行業整體發展和企業永續競爭非常有利。像東方濾袋一樣處于“二代交接班”時期的企業還有很多,都不同程度上存在著理念銜接不暢造成的風險隱患,上市后至少能留下珍貴的“殼資源”。
以產業集群為單元推動企業整體上市進程,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浙江省天臺縣平橋鎮工業辦公室主任夏積權說,當前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已經有上市公司,如果不加快上市步伐,則會進一步拉大與上市企業的差距。政府正抓緊出臺企業上市指導意見,明確扶持政策,首先引導西南濾布廠、工業用布廠、三星特種紡織公司等龍頭企業進行現代公司治理結構改造,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通過企業聯盟及兼并重組加快上市步伐。“十二五”期間,爭取天臺縣產業用紡織品企業上市1~2家。
{page_break}
落差三 橫向聯盟必要嗎?
大格局:上要政策下要市場
小算盤:同行交流缺少坦誠
論壇舉辦下來,企業感覺最解渴的部分是專家主題演講,經驗座談的刻板完全在預料之中。某企業負責人坦率地說,集群間交流還算好的,涉及關鍵技術交流更是密不透風。之所以要來,一是為了解政策動向,二是同行之間互相給面子。目前產業用紡織品的銷路很大一部分靠人脈和口碑,輸什么也不能輸資源,“如果利用這樣的論壇把下游應用端的大客戶請來,交流肯定比現在活躍。”
忌諱同行不難理解,主要是害怕核心技術被模仿。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標準與信息部主管季建兵認為,除了知識產權保護不到位,最關鍵的是,眼下還沒有絕對強勢的企業提供完全學不來的經驗。
而過度依賴應用端的臉色行使事,從另一個角度講也是企業勢單力薄的表現。李桂梅表示,越是下游為王,越應當啟動“同業聯盟”,以便更有力地爭取市場份額和話語權。與下游打交道這些年來,她感覺:“應用領域我們也不能說不重視,客觀地看,產業用紡織品在各應用領域的份額都比不上機械設備這些大塊頭產品。觀念的普及和滲透需要企業團結一心地爭取,單打獨斗既不規范也過于低效。”
產業用紡織品行業不如傳統紡織行業的設備和市場成熟,不是只要有錢就能進入、只要打廣告就能有知名度的,行業協會的作用正是“上要政策,下要市場”。明年既是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的“展會年”,也是“論壇年”。隨著一批專業委員會的成立,分專業領域的合作和對接將被提上日程。如土工用紡織合成材料論壇、交通工具用紡織品論壇、過濾與分離用紡織品論壇、醫療與衛生用紡織品論壇等,都已經形成較為明確的思路和框架,此外還有標準的銜接、下游媒體的銜接等。
具體到市場層面,企業單打獨斗的弊端還體現在定價機制的亂象。目前消費類產業用紡織品主要走網銷、直銷等渠道,工業用產品的訂單則是跟著項目來的。尤其是前者,大部分企業采取的“銷售員制”直接導致了市場價格的千差萬別。
以衛生用紡織品為例,我們的企業往往是跟醫院直接對接,而在國外則有一套完備的配送機制,由第三方機構負責產品的檢測監督、價格規范等。季建兵說,產業集群創新升級的“價值鏈”構造剛好符合這一方向,所謂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物流功能的完善是重中之重,其中包括采購、檢測、擔保、渠道、價格等各個環節的規范化管理。
從天臺縣“聯盟標準”的制定,到夏履鎮“營銷聯盟”的構建,都極好地體現了橫向聯盟的必要性和趨勢性。正如東華大學紡織區域經濟研究專家顧慶良教授所總結的——產業組織與產業集群創新意味著:打包式的制造服務業,從研發到市場的縱貫式供應。
大格局需要大智慧。“云”的思維在延展,小算盤該撥向哪一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