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體操王子遇殘酷賽事 李寧港股股價2年跌80%
風光國際化道路折戟
媒體曝李寧西班牙公司破產
日前,多家西班牙主流媒體報道稱,李寧西班牙子公司上周五宣布破產重組,且其與西班牙多家俱樂部的合作協議也一并作廢。
報道稱,李寧公司從2001 年開始走國際化之路,其第一家形象店就設在西班牙桑坦德,并于次年的世界女籃錦標賽上,贊助了西班牙隊。其后,李寧公司多次贊助西班牙的籃球等體育代表隊。
李寧以西班牙為據點走國際化之路,曾經是李寧前任CEO張志勇津津樂道的一張牌。有媒體稱在李寧風光正勁的2005年前后,李寧公司CEO張志勇先生曾用《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中的“圍魏救趙”比喻手中的這張國際化牌。
2006年,李寧曾先后與NBA著名球星達蒙·瓊斯和奧尼爾簽約;當年由李寧贊助的西班牙籃球隊奪得男籃世錦賽冠軍,“李寧給西班牙帶來了好運”,當時電視轉播員這樣形容李寧的成功贊助。
B 官方澄清
稱破產的是授權商不是子公司
但中國市場去年“墊底”
對相關傳聞,李寧官方7月9日迅速做出4點澄清,稱報道不實:第一,該破產公司不是李寧旗下子公司,只是李寧在西班牙的授權商;第二,該授權商自行簽署了一些俱樂部贊助,破產后李寧將解決有關涉及贊助的遺留問題;第三,與西班牙籃球協會的贊助協議一直由李寧集團直接簽署,與第二點提到的俱樂部完全不同,協議執行不受影響;第四,李寧集團集中發展核心中國市場,國際化會進行風險可控的探索。同時西班牙市場的生意規模占比非常小。
盡管官方快速回應適度降低了負面影響,但李寧公司去年開始的業績下滑和高管人事變動頻頻,依然引起各界關注。后者以7月5日李寧公司公告為例,為集團服務20年的張志勇退任行政總裁一職;企業創始人、集團執行主席李寧重新走到前臺,在聘用新的行政總裁之前,負責公司對外事務與關系。此外,私募基金TPG合伙人金珍君空降董事會,擔任執行副主席,負責集團的內部事務與運營。
更讓各界關注的,是李寧公司去年在中國本土主戰場的慘敗:2011年凈利3.86億元,墊底五大本土體育用品商,不及排在倒數第二的匹克凈利的一半,被營收僅低2500萬、凈利卻超17億元的安踏超越冠軍之席。2012年,李寧公司日子仍不好過,公司6月稱第四季訂貨總訂單金額出現高雙位數下降,其中服裝產品訂單金額同比降超20%。預計2012年銷售收入恐負增長,凈利亦會出現大幅下滑。
C 記者探訪
南京專柜銷售照舊
港股股價兩年跌約8成
昨天, 記者來到位于中央商場的李寧專柜,發現在10分鐘左右的時間內,共有9人進店光顧,其中2、3位顧客購買了商品,多數買的是服裝,少部分顧客在試穿板鞋。顧客中,學生族占比較大,單件消費在100-200元。當記者問及顧客知不知道李寧在西班牙合作方公司破產的消息時,他們一般都搖頭回應。被詢問者大多比較認可李寧,原因是實惠、質量好、支持國產。此外,銷售人員也表示不知道此消息,并稱這月和上月銷售挺好的。
不過,當記者查詢港股的上市公司李寧(02331)時,發現情況不太樂觀。近日,該消息令股價下挫,昨收盤價僅為4.45,比一周前的收盤價5.03下挫11%。這比52周內的最高價10.90跌去59%;比2年前——2010年7月9日的周收盤價25.90跌去約80%。
對此,投資者不禁要問,昔日“體操王子”到底怎么了?有報道指出,問題在于品牌定位不清晰。比如耐克與阿迪達斯在國內已準備推出中檔價格產品。相比之下,李寧定位尷尬,徘徊于國際高端及國內中低端品牌之間,且戰略定位長期搖擺不定。
D 深度探尋
體育用品普遍庫存嚴重
李寧最新整改從清存貨開始
不過,更普遍的問題或許是整個行業的庫存積壓嚴重。這,已不僅僅是李寧一家的問題。對在中國市場耕耘的運動品企業來說,全行業蕭條的危機,已成了一場比奧運會更殘酷的“體育賽事”。
據《中外管理》稱,行業里普遍存在生產過剩,僅體育休閑服飾和正裝去年庫存就達到了600多億元。據公開資料,除安踏之外,2011年本土知名體育用品商的平均存貨周轉天數均較上年同期明顯增加。
以李寧年報數據為例:2011年全年,公司平均存貨周轉天數為73天,較上年的52天增加21天;李寧公司存貨為11.33億元,比2010年8.06億元增長40.64%。
略好于李寧的匹克體育,日前也發布盈利預警,稱2012上半年和全年綜合凈利同比均會顯著減少,原因直指庫存調整及疲弱經濟狀況。耐克6月29日發布的第四財季財報也顯示,中國市場銷售收入出現下跌趨勢。
7月10日,李寧公司公布了最新的整改方案,包括未來2-4年間的規劃。該計劃分三階段施行。第一階段的措施主要重點就是清理渠道存貨,并已著手展開。有媒體引香港大公報報道稱,新任執行副主席金珍君強調,未來6至12個月,存貨將回復至正常水平。{page_break}
E 投資價值
李寧目標價調至2.7元-7.5元
A股紡織服裝業整體亦不樂觀
未來“體操王子”能否再戰輝煌?記者發現,各機構對李寧前景見解不同。最看好的是德銀,其發表研報稱,未來6至12個月,李寧仍要面對高庫存的挑戰,加上集團有意加大投資于品牌建立及零售推廣,預期李寧難以于短期內重拾盈利增長,故維持“持有”評級,目標價7.5元。
美銀美林則大潑冷水,大幅調低李寧的盈利預測,目標價由4.7元下調至4.1元,維持“跑輸大市”評級。巴克萊則最悲觀,狠削李寧目標價60%,由6.5元降至2.7元,投資評級由與“大市同步”降至“減持”。
浙商證券南京大光路營業部分析師則介紹說,“體育用品的上市公司多在港股,但A股的紡織服裝同樣不樂觀。”他認為,在經濟下行趨勢下,科技含量不高、又對出口依賴度較高的紡織服裝行業,首當其沖受到沖擊。
另據方正證券,6月外部需求依舊比較低迷。香港5月服裝類銷售僅微升0.7%;上半年印尼紡織品銷售下降20-30%;巴西加強限制進口中國鞋類。外需不振,內需同樣乏力,工信部稱下半年紡織業仍處于比較困難的境地。
渤海證券7月11日的紡織服裝行業月報則顯示,截至6月的產業數據顯示,紡織服裝行業生產較為平穩,出口總體形勢不佳,但對最大出口地的出口形勢略好轉,消費數據不見好轉,紡織行業盈利能力持續下降。短期沒有向好趨勢;由于上半年銷售終端的數據并不理想,終端滯銷、庫存積壓必然將影響下半年的訂貨會,進而影響下半年和明年的增速。因此,維持對紡織服裝行業整體的“中性”評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