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項目交接看項目文檔管理
《計劃管理說明文檔》:如果有完整的Porject計劃是最好的,但此文檔一定要注意的是其準確性,在用Project進行計劃管理時,往往是項目進展時間越長,變更越多,計劃維護就越困難,此時就有可能計劃已經無法反應實際的項目進展情況了。計劃管理文檔一定要仔細研究,整個項目計劃是否安排妥當,哪些任務制定了但沒有完成,哪些任務取消了,這些取消的任務是否是屬于預定的功能要求,哪些環節就沒有進行,哪些環節多次重復,有哪些人員工作過程中發生了任務的中斷變化,都可以從計劃管理說明文檔看出,這樣更有利于評估項目的實際情況,風險情況,并可以根據前階段未完善的內容進行后續完善。同時,很關鍵的一點是,這些任務中是否存在非正常情況,譬如:你認為很難的技術研發工作在短時間內卻已經完成,這都需要注意,并了解實際情況。最終通過計劃管理說明確文檔定是否預定的目標已經全部完成。而已經完成的內容應該和以上提交的成果說明是一致的,此部分如果不存在文檔,就需要根據相應的成果內容及人員對整個過程進行文檔補充。此文檔完成后,也可成為后續管理的一個基礎,進行優化處理。
如果沒有計劃管理文檔的話,補充的時候,則建議采用Project來完成,前一個成果提交文檔,并且最好可以采用WBS來組織任務的安排,將已經提交的對應到相應的任務中。通過前一文檔狀態的說明,將未完成的內容做標記,并且看是否存在同樣的任務不同的成果表現形式的情況,這時應該是屬于重復性任務,也做標記說明。
三、《需求說明書》:需說明產品的最初需求內容實際對于我當前接手的這個產品,需求說明書的重要性已經大大降低了,因為產品已經研發完成,且提供了完整的用戶手冊,但整理需求說明書的主要目的還是有兩個:
1、是要建立完整的項目過程追溯流程,為后續工作做準備。
2、通過需求驗證成果的有效及可用性。
需求說明書是一個可簡可繁的一個文檔,在這個項目中,需求說明書更多的是從用戶手冊中來提取需求了,實際的意義并不是很大。但如果是做一個新的項目,則需求說明書應該是僅最大可能的對用戶業務進行一種還原描述,不要摻雜個人的理解。至于是否可以實現,怎么實現是后續工作的事情,不是這個環節的內容。
四、《系統設計說明書》:系統設計說明書現在在這個時候已經無法在考慮設計的問題,但此時應該提供以下內容:
1、系統的架構設計及架構在應用過程的調整。并且最好可以提供架構的弊病分析說明。
2、接口設計說明及接口的詳細規格及設計說明。現在的系統基本上都是松散的,通過接口標準從而最終實現系統的集成,所以,接口部分非常關鍵,這部分內容一定要非常清晰和準確。
3、如果現在無法再提供設計文檔,則建議通過第三方工具,根據成果代碼反項生成設計,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文檔補充,看設計總比看代碼好很多,所以,這部分內容應該進行提供。如果在新項目中,此部分內容頁建議考慮,主要是規劃接口調用、對象職能及對象關系。
五、《數據庫設計說明書》
我本人還是十分重視數據庫設計的,雖然現在有很多的DAO的工具,而且也倡導對象建模,但實際在應用過程中,完全做到的卻是少之又少,尤其是針對數據分析部分內容。所以此文檔我認為還是非常重要的。至于文檔的格式,因為此方面已經非常“標準”化了,就不在進行說明了。
六、《測試報告》這個項目中是不需要了,如果是一個新的項目則建議由測試計劃起進行。
基本上就是這么多了,應該說文檔不少,但,是一個完整的流程,項目最初啟動的時候,應該建立文檔規范,文檔不要多,但要可以對項目的每個環節都有描述說明的。我見過一個項目光需求說明就有很多份不同的文檔,很頭疼,而且后期的維護也會很麻煩。建議每個環節就一份統一文檔。制定大家習慣的閱讀方式(這點很關鍵,否則大家都不看),由大家共同維護完成。做一總結:
《需求說明文檔》:建議先將需求進行分解,然后用表格進行說明。如果條件允許,那就用RequisitePro管理需求,實現跟蹤。
《系統分析設計文檔》:建議采用Rose,需求用例一定要有,哪怕顆粒度大一些,在需求用例部分進行需求分析的說明,而且要說明規格要求。組件及類圖一定要有,規范接口調用規則,組織代碼結構,建立良好的系統框架。其中說明組件或類職能。此部分不一定完全由設計人員完成。有可能的情況下,提供活動圖。程序員對活動圖的興趣要高于時序和狀態圖。可以用SoDA產生相應文檔(只讀)供開發查詢使用。不一定一個Rose文件,可以多個,如果要拆分,對應需求拆分。
《數據庫說明書》:建議用PD,然后自動生成文檔(只讀),供開發查詢使用。
《測試報告》:可以用測試報告對成果進行說明,但我個人感覺《測試計劃》比《測試報告》更重要,因為沒有一個好的測試計劃進行指導,最終測試也就成為了一個成果描述環節了。
其中,建議使用Project進行項目計劃管理,最好可以用Projectserver來進行跟蹤,這樣聯工作日志也可以省略了。
采用版本工具進行文檔管理,一定要,非常重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