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聯合國職員到中國的“注意事項”
我寫的一篇《聯合國提醒您:去日本出差的14個注意事項》小文,引起廣泛關注。讀者中有一位在洛桑國際奧委會工作的中國職員,他猜想聯合國也應該有到中國出差應該注意的事項,所以問我是否可以提供給國際奧委會有關部門參考。這位奧委會職員猜得不錯,聯合國負責安全的協調機構也向到中國出差的人提供一些“注意事項”。不過,這些“注意事項”主要反映了西方人對中國的認識,其中不乏偏見和誤解,未必適合國際奧委會。
在聯合國有關部門看來,到中國出差的“一般性文化注意事項”有下列7項:
(1)在用餐過程中,談話焦點應該集中于對廚師的大力恭維。
(2)社會交往一般要比約定時間稍微早到一些。
(3)在餐館用餐,避免談到疾病、死亡或者不幸事件,因為這被認為是不吉利的。
(4)中國人在講話過程中不做夸張的動作或者面部表情,而且不欣賞別人做出類似動作。
(5)送禮很重要,而且要儀式化。禮物的價值不要太高,否則會使中國人尷尬甚至拒絕禮物。
(6)中國人收禮之前先要拒絕若干次,所以送禮的人一定要堅持,直到中國人接受為止。
(7)接受邀請去中國人家里做客時一般要帶禮物,可以是水果、糖或者從本國帶來的紀念品。
“商務文化注意事項”有8項:
(1)互相介紹相當正式,中國人一般是用點頭或者輕微的鞠躬作為打招呼的方式。不過握手還是最常見和恰當的。
(2)如果受到意外的鼓掌歡迎,最好是以鼓掌來回敬。
(3)約會必須提前確定。
(4)在商務和社會交往中必須準時。
(5)準備好足夠數量的名片,最好一面是英文,一面是中文。
(6)在正式文件和談話中提到中國時,應該使用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
(7)你在訪問中會被邀請參加宴會,但在用餐中一般不談商務。如果可能,最好回請。
(8)商務著裝偏保守。男士應穿西裝、打領帶,女士應穿套裝,裙子或褲子也可。
我把以上材料提供給了國際奧委會的中國職員,他們也認為其中的一些提法不完全符合中國的現實,不過還是有一定借鑒意義的。
泛聯合國系統的職員出差之前,要向聯合國安全協調機構報批,確認沒有安全問題才核準。你別以為只有去阿富汗、伊拉克才有這個問題,即便是去日本也要公事公辦,比如這一陣子“毒餃子”新聞在日本鬧得甚囂塵上,談“餃”色變,到那么“危險”的地方出差自然要好自為之。
除此之外,聯合國安全機構還負責提供一些一般性文化注意事項和商務文化注意事項,要求出差的聯合國官員入鄉隨俗,不要在無意中傷害了當地百姓和商人的感情。那么,在聯合國看來,去日本有哪些要注意的文化差別呢?
“一般性文化注意事項”有6項:
(1)進日本人家的時候,一般來說要脫鞋,將鞋尖對著門口的方向,可模仿主人的動作。
(2)大部分日本人在談話間避免與對方目光對視。
(3)使用筷子吃飯時,不要用筷子指人,也不要把筷子插在米飯碗里。
(4)在與日本人交談時,只有你肯定對方已經結婚并有孩子的情況下才可問及對方的配偶和孩子。如果向沒有結婚或沒有生育的人問候配偶和孩子會讓日本人感到尷尬。
(5)如果被邀請到日本人家做客,一般可以帶巧克力、餅干或者糕點作為禮物。最好在大超市購買禮物,并且包裝。
(6)給日本人送禮時,日本人一般不會當面拆開禮物。
“商務文化注意事項”有8項:
(1)鞠躬是日本人見面打招呼的傳統習慣,但也習慣握手。如果對方向你鞠躬,你也要向對方鞠躬,深度應與對方相當或者稍微深一些。
(2)與日本人見面時使用敬語,比如與山田先生見面時應該稱對方為“山田桑”。
(3)在第一次見面時遞上名片,名片最好是用日語和英語雙語。注意用雙手。接到名片認真閱讀以后,小心翼翼地收好。
(4)商務約會要提前確定,準時抵達。
(5)娛樂是商務交往中的重要內容,一般是在下班時間去酒吧或者餐館。在這種場合雖然也可能涉及商務,但主要是建立友好關系。
(6)商務穿著偏正式和保守。男人穿西服,女人也要著套裝。
(7)商務禮品在日本非常重要。禮物必須包裝,一般在第一次見面時呈上。
(8)注意日本人不喜歡當眾否決別人的意見,他們不說“不”,但用一個不那么堅決和真誠的“是”來表示“不”的意思。
我還可以補充一個小貼士:檢查一下箱子里帶的襪子,有小洞的堅決扔掉。我的一個法國同事,一雙襪子穿好幾個月。他從日本出差回來后才徹底改掉了這個艱苦樸素的“不良”習慣。
附二 去美國出差的19個注意事項
難道只有到亞洲國家出差才有文化上的注意事項嗎?到美國、歐洲國家出差,聯合國有什么注意事項嗎?當然有,而且要注意的事項比去中國、日本還多呢。這次就來說一說到美國的19個注意事項。
“一般性文化注意事項”有8項:
(1)留心在哪里可以吸煙哪里不可以吸煙。許多商店、餐館和公共場所禁煙。
(2)收到到主人家做客的邀請,最好寫一個簡短和非正式的便條表示感謝。做客時可以帶上類似鮮花、葡萄酒的禮物,主人會很高興,但禮物不是必不可少的。
(3)美國人收到禮物后一般會立刻打開。
(4)在社交場合吃東西、喝飲料可以隨意,主人一般不會主動建議,你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自取適量食物、飲料。
(5)人們在交往中往往以互相恭維作為談話的開始。
(6)美國人遞東西習慣用一只手。
(7)美國人習慣用兩種手勢表示贊同:一是用拇指和食指做圓圈示意OK;握拳向前伸出大拇指(thumb up)。
(8)在商店買東西、劇場買票、進入會所、乘坐公共交通都需要排隊。即使隊伍是非正式的,或者根本沒有排隊,人們依然遵循先來后到的次序。不要擁擠。
“商務文化注意事項”有11項:
(1)商務交往初次見面美國人一般用握手致意。
(2)不一定在會面開始交換名片,一般在確認需要繼續聯系的情況下才交換名片。
(3)守時很重要。
(4)在大城市及其郊區交通擁堵,尤其是早7時~9時、下午4時~7時的“尖峰時刻”。各個城市的具體尖峰時刻有所不同,請注意向當地美國人征詢。
(5)借午餐進行商業會議很常見。
(6)早餐會議7時就可能開始。
(7)與美國人第一次見面,以先生、小姐、女士或者博士稱呼對方的姓氏。許多美國人在第一次見面后就會建議你直呼其名。
(8)按美國的規矩不興贈送商務禮品。在11月~1月份的假日期間送小禮品可以接受。
(9)與其他國家相比,談判和生意一般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
(10)在正式談判前,雙方往往進行寒暄,但話題有限。
(11)談話間雙腿交叉、翹腿很常見,可以接受,不屬于失禮行為。
在聯合國有關部門看來,到中國出差的“一般性文化注意事項”有下列7項:
(1)在用餐過程中,談話焦點應該集中于對廚師的大力恭維。
(2)社會交往一般要比約定時間稍微早到一些。
(3)在餐館用餐,避免談到疾病、死亡或者不幸事件,因為這被認為是不吉利的。
(4)中國人在講話過程中不做夸張的動作或者面部表情,而且不欣賞別人做出類似動作。
(5)送禮很重要,而且要儀式化。禮物的價值不要太高,否則會使中國人尷尬甚至拒絕禮物。
(6)中國人收禮之前先要拒絕若干次,所以送禮的人一定要堅持,直到中國人接受為止。
(7)接受邀請去中國人家里做客時一般要帶禮物,可以是水果、糖或者從本國帶來的紀念品。
“商務文化注意事項”有8項:
(1)互相介紹相當正式,中國人一般是用點頭或者輕微的鞠躬作為打招呼的方式。不過握手還是最常見和恰當的。
(2)如果受到意外的鼓掌歡迎,最好是以鼓掌來回敬。
(3)約會必須提前確定。
(4)在商務和社會交往中必須準時。
(5)準備好足夠數量的名片,最好一面是英文,一面是中文。
(6)在正式文件和談話中提到中國時,應該使用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
(7)你在訪問中會被邀請參加宴會,但在用餐中一般不談商務。如果可能,最好回請。
(8)商務著裝偏保守。男士應穿西裝、打領帶,女士應穿套裝,裙子或褲子也可。
我把以上材料提供給了國際奧委會的中國職員,他們也認為其中的一些提法不完全符合中國的現實,不過還是有一定借鑒意義的。
泛聯合國系統的職員出差之前,要向聯合國安全協調機構報批,確認沒有安全問題才核準。你別以為只有去阿富汗、伊拉克才有這個問題,即便是去日本也要公事公辦,比如這一陣子“毒餃子”新聞在日本鬧得甚囂塵上,談“餃”色變,到那么“危險”的地方出差自然要好自為之。
除此之外,聯合國安全機構還負責提供一些一般性文化注意事項和商務文化注意事項,要求出差的聯合國官員入鄉隨俗,不要在無意中傷害了當地百姓和商人的感情。那么,在聯合國看來,去日本有哪些要注意的文化差別呢?
“一般性文化注意事項”有6項:
(1)進日本人家的時候,一般來說要脫鞋,將鞋尖對著門口的方向,可模仿主人的動作。
(2)大部分日本人在談話間避免與對方目光對視。
(3)使用筷子吃飯時,不要用筷子指人,也不要把筷子插在米飯碗里。
(4)在與日本人交談時,只有你肯定對方已經結婚并有孩子的情況下才可問及對方的配偶和孩子。如果向沒有結婚或沒有生育的人問候配偶和孩子會讓日本人感到尷尬。
(5)如果被邀請到日本人家做客,一般可以帶巧克力、餅干或者糕點作為禮物。最好在大超市購買禮物,并且包裝。
(6)給日本人送禮時,日本人一般不會當面拆開禮物。
“商務文化注意事項”有8項:
(1)鞠躬是日本人見面打招呼的傳統習慣,但也習慣握手。如果對方向你鞠躬,你也要向對方鞠躬,深度應與對方相當或者稍微深一些。
(2)與日本人見面時使用敬語,比如與山田先生見面時應該稱對方為“山田桑”。
(3)在第一次見面時遞上名片,名片最好是用日語和英語雙語。注意用雙手。接到名片認真閱讀以后,小心翼翼地收好。
(4)商務約會要提前確定,準時抵達。
(5)娛樂是商務交往中的重要內容,一般是在下班時間去酒吧或者餐館。在這種場合雖然也可能涉及商務,但主要是建立友好關系。
(6)商務穿著偏正式和保守。男人穿西服,女人也要著套裝。
(7)商務禮品在日本非常重要。禮物必須包裝,一般在第一次見面時呈上。
(8)注意日本人不喜歡當眾否決別人的意見,他們不說“不”,但用一個不那么堅決和真誠的“是”來表示“不”的意思。
我還可以補充一個小貼士:檢查一下箱子里帶的襪子,有小洞的堅決扔掉。我的一個法國同事,一雙襪子穿好幾個月。他從日本出差回來后才徹底改掉了這個艱苦樸素的“不良”習慣。
附二 去美國出差的19個注意事項
難道只有到亞洲國家出差才有文化上的注意事項嗎?到美國、歐洲國家出差,聯合國有什么注意事項嗎?當然有,而且要注意的事項比去中國、日本還多呢。這次就來說一說到美國的19個注意事項。
“一般性文化注意事項”有8項:
(1)留心在哪里可以吸煙哪里不可以吸煙。許多商店、餐館和公共場所禁煙。
(2)收到到主人家做客的邀請,最好寫一個簡短和非正式的便條表示感謝。做客時可以帶上類似鮮花、葡萄酒的禮物,主人會很高興,但禮物不是必不可少的。
(3)美國人收到禮物后一般會立刻打開。
(4)在社交場合吃東西、喝飲料可以隨意,主人一般不會主動建議,你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自取適量食物、飲料。
(5)人們在交往中往往以互相恭維作為談話的開始。
(6)美國人遞東西習慣用一只手。
(7)美國人習慣用兩種手勢表示贊同:一是用拇指和食指做圓圈示意OK;握拳向前伸出大拇指(thumb up)。
(8)在商店買東西、劇場買票、進入會所、乘坐公共交通都需要排隊。即使隊伍是非正式的,或者根本沒有排隊,人們依然遵循先來后到的次序。不要擁擠。
“商務文化注意事項”有11項:
(1)商務交往初次見面美國人一般用握手致意。
(2)不一定在會面開始交換名片,一般在確認需要繼續聯系的情況下才交換名片。
(3)守時很重要。
(4)在大城市及其郊區交通擁堵,尤其是早7時~9時、下午4時~7時的“尖峰時刻”。各個城市的具體尖峰時刻有所不同,請注意向當地美國人征詢。
(5)借午餐進行商業會議很常見。
(6)早餐會議7時就可能開始。
(7)與美國人第一次見面,以先生、小姐、女士或者博士稱呼對方的姓氏。許多美國人在第一次見面后就會建議你直呼其名。
(8)按美國的規矩不興贈送商務禮品。在11月~1月份的假日期間送小禮品可以接受。
(9)與其他國家相比,談判和生意一般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
(10)在正式談判前,雙方往往進行寒暄,但話題有限。
(11)談話間雙腿交叉、翹腿很常見,可以接受,不屬于失禮行為。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