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對挑剔的上司說“NO”——如何管理挑剔的上司
張生于2007年6月擔任公司塑料生產部生產班長,2007年12月因為業績突出,績效考核成績優秀,于是公司決定將其提升到生產部擔任主管。職位的提升就意味被公司的認可,張生自然是喜氣洋洋,在新職位履新后沒有多久,張生愁眉苦臉的找到我幫忙支招,以前張生做排程交給主管審核,主管總是讓他自己作主,現在的直屬領導卻總對排程看的比較細,比較挑剔,總對排程提出很多意見要求張生重新修改多遍。這樣的情況多了,張生總覺得上司在不斷地挑自己的毛病,對自己不滿,隨后與上司不斷發生爭吵,造成雙方之間關系緊張。
在仔細聽取了張生述說的事情并詢問了相關情況后,幫他分析道,其實他的上司是個具有完美型人格的人,完美型人格的人希望把每件事都做得盡善盡美,希望自己或這個世界都更完美,時時刻刻反省自己是否犯錯,也會糾正別人的錯。他在日常管理中對于生產部的事情總是要求很高,同時也希望他的下屬能像他一樣,凡事都要系統性思考,不允許有絲毫的瑕疵,尤其是張生剛升任生產部主管,要求更加嚴格。而張生屬于力量型的人,自認為自己已經很努力地做到認真工作問題,但是卻很少逆向思維和換位思考,不去關心自己的上司是如何評價自己的,抱著“公理自在人心”的心理和“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的心態,認為自己按照過去的思維去安排工作比較有實戰意義,這樣與現任直接領導必然會產生很多矛盾。如果他不想被他的百般挑剔弄得神經兮兮,只有擺正心態不要太介意他的批評,要知道挑刺只是他的習慣而已。同時要不斷分析上司的批評抱怨,確有道理的還是應該照辦,至于無理要求可適當采取拖延戰術“冷處理”,拖得時間長了他也沒有精力再糾纏這些細枝末節,催促你快把事情了結。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幫張生進行了進一步的分析,希望能讓他進行換位思考,身為部下,雖然我們在日常工作中不能管理自己的上司,但是我們也應該處理好與上司之間的關系,對于上下級關系的好壞,負有相當大的責任,換個角度,即使我們作為普通朋友,我們也應該去努力處理好上司的關系,更何況對于處理好上下級關系更應該義不容辭,至少也應該和諧相處啊。
在某次小型會議上,我做了一個“什么是你心目中理想的上司和下級”的調查,80%人眼中的理想下屬是:
1、遵守紀律,超時工作,能獨擋一面,上司眼中可容不得半點砂子,上司總是希望下級能遵守公司的紀律,別給自己惹麻煩,在平時工作中把自己布置的任務和工作,能超時完成,甚至第二天都能在案頭看見。
2、腦袋聰明、工作積極又不具野心,熟話說“干活不由東,累死也無功”,聰明的下屬能理解上司的心思,因此,任何一個上司都希望自己的下級能很好理解自己的心思,按照自己的思路將工作做好,并且不具有膨脹的野心,不要威脅到自己的職位。
3、對上司既忠誠又畏懼,皇權之所以令人畏懼,就在于皇位高高再上,群臣都要對于皇上昂視,同時對皇帝敬畏有加,忠誠不已。現代的管理中,部分高級管理者也總是與下級保持一定的距離,就是為了使下級管理者更加對自己更加敬畏,管理者更希望自己的下屬時刻忠誠于自己,不出賣自己;
4、主動承擔風險、責任,在咨詢的過程中,總是有部分領導向我訴苦,手下總是把各種困難和責任推給自己,讓自己直接面對下屬的下屬,扮演惡人。事實上,往往直接上司希望自己扮演的角色是紅臉,而不是白臉,因此,上司總是希望聰明的下屬能主動承擔各種風險和責任。
了解了上司對于下屬的期望,作為一個職業經理人,管理上司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真正了解上司的想法與立場,換位思考,站在上司的角度,處理問題,當上司的意見與自己意見相左時,下屬最重要的要做的事就是清楚知道上司立場,也就是在說服上司之前,必須先清楚知道他與自己意見相左的關鍵點何在。因此,管理上司是一種職場生存智慧,要對職場規則進行深入分析,要不斷提升自己管理的能力,多分析、多觀察、多歸納,同時還必須掌握管理上司的技巧和手段。
一、分清楚上司的人格類型
針對不同的上級類型,我們采取不同的對策,如針對“閱讀型”人格類型的上司,跟上司交流和溝通時要言簡意賅,不要侃侃而談,最好以書面匯報為主,讓上司能通過資料閱讀來了解你的工作。面對“聽覺型”上司時,我們不要搞洋洋灑灑的長篇書面大論,要抓住重點向我們的上司進行口頭匯報。“完美型”人格類型的上司要求下屬要以最高質量、細致完成任務,下屬在向上司表述自己觀點之前,先系統想清楚自己思維是否縝密,最好反復研讀或讓細心人士審核你的匯報方案。即使在你的上司以非常挑剔的眼光對待你時,也要擺正心態,理解這種要求是來自其對完美和質量的追求而并不是針對你個人,他對于所有的部屬都是比較挑剔的,他屬于對自己包括其他人的要求過高,是純粹的完美主義者,在生活和工作中追求高度自律他律。針對“力量型”人格類型的上司,不要去強硬的頂撞,要講究策略,不要發生正面的沖突。“力量型”人格類型的上司習慣于掌握周邊的工作環境,在競爭中始終要求占上風,他的干預性強,控制欲強,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不要發生正面的沖突,尤其是公眾場合,努力做到決策前與上司進行協商,努力聽取上司的意見。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不同的上司一般具有不同的管理風格,這種人格類型和管理風格,我們很難去改變,只能去適應他的風格,總之在相處過程中要找到與上司的共性,在適當的時候針對一個比較可能成功的細節,讓你避免嚴重沖突,同時增加成功的機會。
二、忠于上司并讓其感覺到你的忠誠
任何一個人都希望自己周邊的朋友或者其他人忠于自己,而你的上司也是人,上司都希望其下屬忠于自己,在部門決策中要以他為中心和終極匯報對象,部門領導對自己所在部門負責,因此,比較討厭自己的下屬輕易越過自己進行匯報和請示,尤其是在自己對某些事情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就向自己的上司進行匯報,很容易使自己的工作陷于被動。
要有效管理上司,和上司和諧相處,作為部屬,首先,較好的履行自己的職守,在部門或者公司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要在其位謀其政,做好自己的崗位職責;其次,部屬不要心比天高,欺瞞上司,使用陰謀詭計,在部門內興風作浪,要尋求人際關系的和諧;再次,在跟上司相處的過程中,要讓上司明白自己效忠于上司,尊重、理解上司,認真遵循上級的命令、聽取上司的意見,能迅速、準確地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最后,在向上司提出建議和意見時要注意場合和渠道,并且最好能提出建設性方案和解決手段,我的一位做高管的朋友經常說:我最怕部屬提出意見,他們提出的公司的意見和缺點,我都知道,但是他們提出后就沒有下文了,這個問題踢給我了,讓我一個人去做,所以更多時候,我希望部屬能提出意見的同時,能提出解決方案,甚至幫助實施。
總之,要效忠于自己的上司,多學習他的過人之處、豐富經驗、處世方略,有禮有節、有分寸地與其相處。
三、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經常有同學聚會或者朋友聚餐,大家總在絮絮叨叨的說公司如何不把員工當人看,老板(上司)不把自己當人看待。但是反過來想想,現在又有幾個人把上司當人看呢,很多時候,尤其是民營企業,由于人員的市場化程度比較高,很多人尤其是一些刺頭型員工,經常在上司面前不停的抱怨甚至在公眾場合同上司大吵大鬧。事實上做上司難,做個好上司更難。因為從下屬的角度,總是希望上司越完美越好,最好有能力、有魄力、有度量、有親和力,甚至要有幽默細胞,任何一個缺點都會被下屬拿著放大鏡來看,下屬原本想看到一個“神”,結果看到一個“惡魔”,可他忘記了他看的根本是個“人”。因此,我們在跟上司相處的時候,要理解上司的難處,理解萬歲,體會上司的難處,以朋友之態支持你的上司,不要有什么不順心的,都直接向你的上司發泄,這樣的話漸漸你會發現,與上司溝通不再困難。
四、做出優秀業績,超出上司的期望
上司對于每一個下屬都有一定的期望,有時會直接或間接地向他們提出自己的期望。因此,在適當的時候,下屬一定要抓住時機同自己的上司探討對自己或所領導團隊的期望值。事實上,你的上司和你是一個戰壕內的戰友,是一種戰略伙伴關系,你的上司業績的完成往往是通過你的目標的達成來實現的,當你的業績表現優秀時,你上司的成績也同樣會表現得優秀。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時刻使自己或者所領導的團隊業績優異,同時也要尋求使你的上司表現優秀的辦法,有好的辦法或好的主意要及時跟你的上司主動交流,將你的上司變成你的合作伙伴,把你的上司變成你的戰略合作伙伴,他要為你的工作業績和決定負最后的責任和買單,因此,我們在工作上努力使業績表現優秀,為上司增光。同上司和諧相處時,最主要地是要用出色的業績、敬業的態度來搞掂上司,也是管理上司的最有效的招數了。
五、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敢于承擔責任
我們從小就被灌輸這樣的觀念,即犯了錯誤就意味著被懲罰,這樣使很多人往往對于承認錯誤和擔負責任懷有種恐懼感。有的企業中只要出現了差錯或者重大事故,自上而下就追查責任人,進行懲罰。基于這種責任導向,造成了責任人一旦發現錯誤馬上想到的是把這些責任推給其他人,尋找各式各樣的理由和借口來為自己開脫,而不是尋求各種改善和解決手段解決問題。很多下屬一旦出現問題時,不敢于直接面對,承擔責任和承認自己的錯誤,按照慣性往往將自己的上司推到前線,使上司腹背受敵,形勢尷尬。因此,下屬在出現錯誤時,應該首先承認自己的錯誤,還把上司的責任攬在自己身上,為上司分憂,替上司著想,作為上司,這樣的下屬是上司非常喜歡的,并且愿意相處。
從管理實踐上來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