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紡織城又一標志性工程啟動
西安灞橋區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市委全委會精神,按照省委書記趙樂際在紡織城綜合發展區調研時提出的“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加大傳統產業改造提升,促進產業結構優化,通過轉型升級使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要求,不斷加快紡織城地區綜合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7月30日,灞橋區、市國資委和市收購,新廠區土地進行統一儲備,徹底解決紡織企業搬遷改制“錢從哪里來”、“廠往哪里搬”、“人到哪里去”的問題。
在當天的簽約儀式上,市委副書記王成文指出,西安紡織集團舊廠區土地收儲及新廠區土地儲備工作的啟動,是紡織企業改制重生取得實質性進展的又一重大舉措,對紡織城地區綜合發展意義重大。并希望灞橋區和市紡織城地區綜合發展辦公室創新體制機制,加大區辦融合力度,在轉變方式中升級,在轉型升級中發展,為全市工業經濟發展做出新貢獻。副市長黃省身主持了簽約儀式。
自2007年10月11日市委書記孫清云向全市發出“要采取綜合措施,促進紡織城地區全面振興”的號召以來,灞橋區和市紡織城地區綜合發展辦按照“一年打基礎,三年見成效,五年呈巨變,八年現新城”的思路,堅持高起點規劃、大氣魄投入、大力度建設,使紡織城地區城市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服務配套功能明顯增強,產業培育初見成效,區域形象和外在影響力大幅提升。截至目前,紡織城綜合發展區已累計完成投資89億元,引進項目49個,合同引進資金逾300億元,開工項目50個,融資29億元,新增就業崗位3000個,初步實現了經濟增長、財政增收、社會增崗的目標。
紡織企業搬遷改造是灞橋區和西安市紡織城地區綜合發展辦面臨的“新課題”和“必解題”。今年6月10日,省委副書記、代省長趙正永在西安現代紡織產業園調研時指出,建設西安現代紡織產業園,不僅為提升改造老企業作出了示范,而且是轉變發展方式的有益探索,希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戰略合作伙伴,使企業盡快做大做強,同時妥善安置老企業的職工。7月23日,在全省紡織行業改造升級現場會上,副省長吳登昌指出,灞橋區和西安市紡織城地區綜合發展辦在企業改制中,堅持把企業改革與企業技術改造相結合、產業優化升級與園區建設相結合、政府扶持與集團化發展相結合的三大成功經驗值得借鑒。
按照簽約項目實施方案,灞橋區和市紡織城地區綜合發展辦將實施“騰籠換鳥”,對紡織集團國有土地進行統一收儲并進行招拍掛,利用土地級差籌措新廠區建設、企業搬遷、設備更新、新產品開發所需資金,解決企業搬遷改制“錢從哪里來”的問題;在灞河東岸規劃建設占地達15平方公里西安現代紡織產業園區,解決“廠往哪里搬”的問題;目前,西安現代紡織產業園已累計投入建設資金7億元,建成標準廠房6萬平方米,5公里市政路網已建成通車,引進浙江永春家居用品、陜西路安特實業等項目11個,項目總投資達42億元。該園區建成后,將形成現代紡織園、先進制造園、服務加工園、新興產業園、企業總部園、商貿住宅帶“五園一帶”的產業聚集新格局,成為廣大客商云集的新洼地。
此外,西安市紡織城地區綜合發展辦和灞橋區還堅持引進高端紡織企業、不斷延長、健全產業鏈條,積極打造紡織行業集群,充分提供就業崗位,著力解決“人到哪里去”的問題。
目前,已累計開發公益性崗位4100個,實現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5271人、“4050”人員再就業3000人,累計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4108萬元、臨時救助金106.6萬元,為唐華集團破產涉及下崗失業人員9000余人辦理了再就業優惠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