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你成功社交三大秘訣
大家的心。
歌德說:“人不能孤獨地生活,他需要社會。”
良好的人際關系,不僅能給人生帶來快樂,而且能助人走向成功。
因此,社交能力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能力。
這一代獨生子女雖然能夠受到良好的教育,但由于小家庭之間的封閉、孤獨而不善交往。這一點,應當引起年輕媽媽的足夠重視。
一些從小很有才華的孩子,就因為“不合群”,長大以后,一直“懷才不遇”,自感“英雄無用武之地”,不僅才華得不到發揮,而且一生總是“不順”;一些很善于處理人際關系的人,反而受到大家的歡迎,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自己也感到很快樂。任何人都不會喜歡性情乖戾、憂郁的人,人人都喜歡與快樂而熱情洋溢的人在一起。
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呢?
從許多受人歡迎的孩子身上,我總結出三個“秘訣”。
秘訣之一:熱忱--捧出你的心
一個人成功的因素很多,而熱忱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
熱忱是發自內心的興奮,是一種深存在人內心的熾熱的精神特質。成功的人和失敗的人在智慧和能力上的差別通常并不很大,但如果兩個人各方面的素質都差不多,具有熱忱的人將更有機會如愿以償;一個人能力不足,但是具有熱忱,通常也會勝過能力很強,但欠缺熱忱的人。
一個領導的熱忱,會影響他部下的工作情緒;一個母親和師長的熱忱,會影響孩子和學生的情緒。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進行過“期望效應”的試驗。他來到一所中學,考察一個十分普通的班級,臨走時,他興奮地告訴班主任:你們班上有18名學生很有培養前途。
羅森塔爾的熱忱影響了這位老師。從此,老師對這些學生特別關心,臉上總掛滿了微笑,盡量發現他們的優點,總愛向他們提問……高中畢業時,這些學生都考入了重點大學。
當羅森塔爾再次來到這所學校時,笑了,他告訴老師,那次他只是隨便點了18個人,并沒有認真對他們進行考察,是老師對學生的熱忱、信任產生了今天的效應。這個故事說明,成年人的熱忱能改變孩子的命運。
那么,成年人如何將熱忱傳遞給孩子呢?這里介紹三點。
目示。媽媽或老師一個親切的目光會使孩子興奮不已。有的孩子因老師上課不看他而誤認為老師不喜歡他,使他感到傷心。
一個男孩子問我:“上課老動怎么辦?”我告訴他:“找一張白紙,畫上一雙眼睛,當成是‘知心姐姐’的眼睛,放在課桌上。每次你想動時,看見‘知心姐姐’正看著你,你就趕緊告訴自己,上課時不能做小動作。”果然,他很快克服了自己的毛病。
他爸爸說:“孩子上課總愛玩東西,老師經常告狀。我打他,他也不聽。用了你的辦法以后,他就管住了自己,這個學期還被評上了三好學生。你說神不神?”我說:“不神,這是因為我信任他,他有了自我約束的能力,就管住自己了。”
手示。不同的手勢表達不同的感情。拍拍肩膀,表示的是鼓勵和表揚;打屁股則是一種懲罰。許多幼兒園里的孩子、一年級的小學生,他們很需要家長、阿姨或者老師的撫摸,所以他們經常圍在你周圍,這個時候你摸摸他的腦袋,他就會感到非常高興。到了高年級以后,在他表現好的時候,你不妨拍拍他的肩膀,表示對他的贊許和信任。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講究藝術性,否則徒勞無功。
語示。用最熱忱的語言給孩子帶去希望。話不必多,一兩句就能表達出你的愛;聲音不必大,要能表現出你內心的興奮。嘮嘮叨叨說個沒完,是最令孩子心煩的。如果孩子犯了錯誤,不要大聲訓斥,或者粗暴地打他,而應該到一間沒有旁人的屋子里,盯著他的眼睛,嚴肅地對他說:“媽媽知道你這是第一次犯錯誤,也是最后一次,是不是?”這時,孩子會感到是自己不好,對不起父母,便會下決心改正錯誤。
父母對孩子的熱忱通過目示、手示、語示傳遞給孩子,孩子受到了激勵和鼓舞,也就學會了如何熱忱地對待別人。
愛迪生曾講過:“一個人死去的時候,若能把熱忱傳給子女,他便等于留給他們無價的資產。”
秘訣二:溝通--打動別人的心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與別人友好相處,受到別人的歡迎,就應當讓孩子從小學會尊重每一個人,學會與別人溝通,打動別人的心。
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方法,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心。
溝通的原則有三條。
第一,不要總是批評、指責、抱怨。
現在,家庭教育中存在三多三少:看缺點太多,看優點太少;批評太多,激勵太少;訓斥太多,表揚太少。
在訓斥中長大的孩子,往往愛譴責別人,這樣的人最不受歡迎。訓斥和指責往往收不到任何良好效果,只會使別人加強對你的防備,并想盡辦法來證明自己是對的;訓斥與指責,還會傷害一個人的自尊,而過分的傷害就會激起對方的怨恨。
第二,真心地欣賞和感激別人。
人類本性最深層次的需要是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每個人都樂意跟欣賞自己的人在一起工作和生活。讓孩子成為受歡迎的人,一定要讓孩子學會真誠地欣賞和感謝別人。
美國一家超級市場的老板,和兒子有隔閡,常批評兒子。有一天,他去兒子主管的店時發現,那家店從虧損變為盈利,而且顧客和店員都很喜歡他兒子。他把兒子叫到一邊,說:“你做得太好了,沒有人比你更能招徠這么多的顧客!”沒想到,牛高馬大的兒子竟流出了眼淚,說:“爸,你從來沒有這樣稱贊過我,我很高興你對我有這樣的感覺。”這位父親后來對別人說:“這是兒子長大后,我與他的第一次真正的溝通。”
如果你希望孩子和丈夫喜歡你,你一定要對他們感興趣;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同學、老師的喜愛,一定要讓他及時去感謝別人對自己的幫助。
第三,多發現別人的長處,不說別人的閑話。
一位農民母親,很善于教自己的孩子去發現村里和家族中的每一個人的優點,并告訴孩子說:“每個人都是一棵小草,每棵小草上都有一顆露珠。太陽底下,每顆露珠都會發光。”于是,她的孩子學會了善良。
我們有些年輕媽媽不太注意這點,常常在背后說別人的閑話,天長地久,孩子就容易學會說閑話。愛傳閑話的孩子,朋友最少。在這里,我尤其要告誡女孩子們,千萬注意不要在背后議論人。
秘訣之三:自信--贏得別人的心
我曾采訪過農民企業家沈雯,他將一個村里的小蘑菇房,發展成為在四個國家有分公司的大企業--上海紫江集團公司。我問他成功的秘訣,他講了兩個字:“自信。”他說:“只有你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和你一起干的人才會有信心,有興致。”
我訪問了他周圍的人。一位退休返聘的老工程師說,他愿意幫沈雯干,沈雯就是力量,跟他干,一定能成功!
與人交往中,自信心就如同吸鐵石的磁力,會把許多有能力的人吸引過來。相信自己能行,便會攻無不克。有人說:“失去金錢的人損失甚少,失去健康的人損失極多,失去勇氣的人損失一切。”
但是,自信不是自負。只覺得自己行、別人都不行的人,一定不會成功。這里,我想送給年輕的媽媽一句話,這句話是老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說的:“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