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職業新選擇!未來最好的10種工作
飛船駕駛員
職責:駕駛飛船,穿梭于太空之中
時間:2020年
趨勢:維珍銀河公司計劃在2012年推出第一趟的亞軌道商業飛行,每個座位20萬美元。(但)面臨其他公司的競爭,價格可能會很快下跌的足夠低,以滿足日常的飛行服務,比如飛往外太空、到月球或其他小行星的旅游、太空采礦和科研。商業飛船的駕駛員將重新披上他們在60年代飛向太空時的神秘面紗。
學歷:飛行學院或空軍。或前往NASA的水下太空模擬實驗室培訓。
編者注:亞軌道飛行是相較于軌道飛行來說的。通常認為,亞軌道飛行是在距地球35到300公里高空進行飛行。在亞軌道飛行仍然會受到地球引力的牽引,但在一定時間內可以體驗到失重的感覺。300公里以上的飛行就被認為是軌道飛行,國際空間站的運行軌道在400公里左右。
{page_break}
太空建筑師
職責:建立宇宙前哨基地
時間: 2025年
趨勢:2010年6月28日,奧巴馬的政策中重申要派宇航員在2025年前造訪一顆小行星。不久之后,人類將在火星上開采貴重金屬,并把火星作為休息站。這樣的工程所需的建筑和車輛,均必須能扛住包括超低溫和強輻射等一切考驗。(另外,)如何讓人類在資源匱乏的太空生存的知識非常必要。休斯頓大學太空建筑師拉里·貝爾說:“極端環境下挑戰無處不在。”編注:如果人類能在外太空采礦和科研等,這將需要更多的太空建筑師,也需要更多的飛船駕駛員。當然了,還需要很多其他工種相互配合。
學歷:太空建筑專業研究生(全美目前僅有休斯頓大學有此專業)
{page_break}
人機交互專家
職責:幫助機器人與人類和睦共處
(《I,Robot》電影截圖)
時間:2030年
趨勢:如果護理機器人不能理解人類的諷刺,那么它們也該下崗了。我們將需要更多精明的人員來制造和改進機器人,以讓它們無縫地融合到人類世界。
學歷:人工智能專業 (麻省理工學院、卡耐基梅隆大學和斯坦福大學在此領域非常突出。)
{page_break}
核聚變工人
職責:管理核聚變反應堆
時間:2025年
趨勢: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將于2019年啟動,這將是首個熱核反應堆用于發電。如果它投入運作,大約有五座核聚變工廠能生產上千兆瓦電力,可以滿足紐約市的用電高峰。核聚變相關工作將興起。
學歷:請參加國際核聚變實驗堆暑期學校。
{page_break}
胎兒治療師
職責:在胎兒出生前,排除健康問題
時間:2020年
趨勢:給胎兒做手術,這在以前是難以想象的。如今,醫生可以矯正雙胞胎的胎盤異常,在臨床實驗中通過手術矯正脊柱裂。另外,科學家也在懷孕小白鼠上測試干細胞和基因治療法。費城兒童醫院的洛里·豪威爾說,“在嬰兒出生前,在疾病危害胎兒之前,我們正努力于消除疾病。”在某一天,兒科DNA庫將有助于胎兒出生之前治愈癌癥、自閉癥和糖尿病。
編者注:脊柱裂為脊柱的先天畸形,又有稱為脊椎裂,脊柱閉合不全。主要是胚胎在母體內發育時,神經管的發育發生障礙所致,現多認為與孕早期葉酸缺乏有關。
{page_break}
數據分析預測員
職責:分析數據,預測未來
時間:2015年
趨勢:據美國勞工部估計,到2018年,數據分析員的需求量將提高20%。隨著各種數據的“爆”增,我們需要熟練的人來甄選哪些數據可用,該怎么用。隨著各種事務越來越依靠這些分析,原始數據本身將成為一個重要的商品,將會產生一個新行業。
學歷:計算機科學專業或統計專業,然后再到精于預測的機構深造,比如:德保羅大學。
{page_break}
動物遷徙工程師
職責:為動物重建新的棲息地
時間:2030年
趨勢:如今,很多棲息地的破壞速度超過了物種的進化速度。只有把它們遷移到新的棲息地才能拯救它們。要弄清楚哪些物種該遷移到哪里,這項“協助性的遷徙”需要額外謹慎,絕非隨意把兩個物種往一個地方放。比如:以蝴蝶為例,自然資源保護論者會在航拍照片上確定合適的地點,然后修整當地植被以符合(蝴蝶生存的)嚴格標準。
學歷:跟隨諸如Operation Migration這樣的團隊實習。
編者注:從2001年開始,在重新引進瀕危物種美洲鶴到北美東部的計劃中,Operation Migration團隊起著領頭羊的作用。在20世紀40年代,美洲鶴數量銳減,僅剩15只。Operation Migration是非盈利性組織。
{page_break}
器官設計師
職責:設計/制造器官
時間:2020年
趨勢:在美國,每90分鐘中,就有人在等待器官移植中死去。隨著2050年的老年人數量翻倍,預計將有更多的器官移植病例。Tengion醫藥公司明年推出就可以生產“新器官”,比如膀胱。但我們還需要弄清楚,如何制造像肺、腎臟和心臟這些難度更大的器官。這些器官應當使用病人自身的細胞,以減少(器官的)排斥反應。
學歷:生物工程專業 (瓦克福里斯特大學在這方面的研究非常領先,它的實驗室中已可造22種之多的器官和組織。)
{page_break}
地球觀察員
職責:通過衛星監測地球
時間:2030年
趨勢:多光譜衛星已可以發現埋在地下的古城并能追蹤溫度,人口和地表植被則有助疾病傳播。隨著成像技術的提升,我們可以從高空中看多更多的地球高清圖像。
學歷:考古學或地球物理學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在地球成像方面處于領先地位)
{page_break}
思維黑客
職責:破解思維
時間:2030年
趨勢:去年,美國律師首次請求把“測謊儀”的掃描結果作為證據。后來因為無有力科學依據,該請求撤銷了,雖然如此,但“讀心術”科技只會變強。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杰克·戈藍主導的神經科學家小組,已可以通過掃描大腦,粗略重構人的所見。接下來有望將重構記憶、思維和夢。
學歷:神經科學或計算機科學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