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們為什么愛發飆
這不是例外!更不是個案!而是中國小老板們共同的煩惱!中國的小老板從來不缺乏宏偉而遠大的理想,很多人也不乏實現目的、達成目標的具體途徑,但他們總是一個人在戰斗……
老板的煩惱
我的朋友王老板領導著一家不大不小的企業,但是他很煩惱,因為他的企業更象培訓學校——優秀的人打著燈籠火把找不到,自己手把手調教出來的新人,好不容易能獨擋一面了,卻毫不猶豫地和他說起了再見。在招聘——培訓——再見的惡性循環中,一家原本很有希望的企業卻日漸勢微。
當然這不是例外!更不是個案!而是中國小老板們共同的煩惱!中國的小老板從來不缺乏宏偉而遠大的理想,很多人也不乏實現目的、達成目標的具體途徑,但多數人卻終究擺脫不了小老板的宿命。原因是,這些小老板們總是一個人在戰斗!他們的追隨者、合作者跑到哪兒去了?——被老板的脾氣嚇跑了!
被迫發飆
中國的老板,脾氣與企業職能部門像爹娘,惹不起也躲不起,而且還必須得小心侍候著——這一切,剪不斷理還亂,自己忙,忙得不可開交,從兩眼一睜,一直忙到熄燈。不管老板有多忙,員工卻只當老板是假忙,背著老板,不是去打游戲就是去“偷菜”,你說做老板容易嗎?脾氣能好嗎?能不發飆嗎?
小老板的猴子樹
當然,地球人都知道這是借口和理由!
脾氣是人人都能發的嗎?很顯然,不是!中國企業一直都是高度集權,組織其實就是一棵猴子樹,樹上爬滿了猴子。下面的猴子抬頭看,看到的全是猴屁股;樹上的猴子往下看,看到的全是笑臉。這棵猴子樹,就是中國特色的管理哲學和組織特征的真實寫照,也是中國幾千年厚重歷史的傳承。發飆的根本與脾氣無關,其實質是地位、階層、權力的表現,只有站在樹尖上的猴子,才會讓所有的猴子用笑臉來面對他的屁股,才會擁用發飆的特權,國人的特點,是對此心知肚明卻不言明,更何況,這又是一種只可意會不能言傳的東西。于是,精明的老板,就為自己貼上了一張脾氣不好的標簽,十個老板九個說自己脾氣不好,言外之意,其實是想告訴你只有他才享有脾氣不好的特權。
發飆老板的管理工具
小老板們很愿意享受發飆的美妙感受,而且還能結合身邊的事,當作管理工具來廣泛運用。比如,只要員工一犯錯誤,無論大小,老板總會大發雷霆,鬧的風雨滿樓。其目的,無非有以下四種:第一,是為了告訴你他很生氣,而生氣的原因,是你不應該犯如此低級的錯誤;第二,要告訴你他很心痛,而心痛的原因,是你嚴重浪費了他的資源;其三,是為了提醒你吸取教訓,下次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其四,是為了借你的這個錯在公司內進行傳播,一個人交學費,大家得到學習,正好借此共同吸取教訓。
小題大做,小老板們借員工出錯的機會發一次飚,能夠實現一舉四得,又何樂而不為?管理上講,老板的注意力在哪里,員工的注意力就在哪里。老板發過飚之后,員工當然就會高度重視,看到老板發飆的員工們,幾乎不會再在同一個地方摔跌。于是,老板認定發飆是個高效的工具,在從發飆中得到快感和成就感之后,便越發喜愛發飆!
發飆——老板的溝通手段
在小老板們的字典中,做企業如打仗,需要快速反應!必須要實行一種一元化的領導,必須令行禁止,令出如山倒。很遺憾,多數小老板們大多沒有強大的人格魅力,更沒高超的領導力,無法激發眾人的斗志,也不能激發員工的熱情。而另一方面,做企業又與打仗不同,企業要想做下去,在這一過程中會有多個目標,而營銷的基礎,則是不同見解與主張的碰撞,因此,爭議便會成為企業經營中的常態。
多數小老板沒有受過正規的商業培訓,不僅在知識技能方面存在缺陷,而且還缺乏化解異議、達成共識的方法和手腕。他們不會,甚至也不想知道決策的基本原則,而是堅持極為樸素、極為簡單、極為自我的管理原則——有理理說了算,無理數據說了算,無數據民主說了算,無民主老板拍了算。此外,他們熱情沖動而富有夢想,喜歡追速度,遇到問題希望快刀斬亂麻,而他們自己在追求這種結果的時候,往往又喜歡采用簡單粗暴的方式——發脾氣。老板是掌握員工生殺大權的,發飆總會帶著巨大的威脅力,國人思維是明哲保身,于是,因為老板發飆,大家很快就能達成共識,并緊密地團結在老板周圍,并且唯老板馬首是瞻!多數時候,員工們對老板是口服心不服,直至最后變成陽奉陰違,這就是多數中國小企業的真實生態。
發飆——老板解壓的方法
中國有句古話“人前顯貴,人后必定受罪”。老板表面光鮮,而在這種光鮮背后,他們通常又有苦難言。中國市場不規范,法治不完善,商業道德體系沒建立,老板身上背著競爭對手、消費者、員工、職能部門、政策等五座大山,同時還要應對社會公眾的仇富心理,內心的煎熬,旁觀者是無法體會的。即使偉大的企業家如張瑞敏,在做企業的時候還常常會感覺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何況是地位、資源、影響力等都只能望張瑞敏們項背的小老板!
老板也是人,而不是神,面對工作的壓力和生活的無奈,他們也需要釋放和發泄。找發泄對象可是個技術活,要成為合格發泄對象的條件有三:其一,必須要聽得耐心;其二,不能讓別人看出自己的脆弱;其三,要一切盡在掌握。以這三條為篩子,過濾一遍之后,小老板們會發現,在自己身邊,其實就有一個很好的對象——手里捧著自己飯碗的員工和手下!
無疑,員工是老板最好的聽眾,也是老板轉移壓力的對象。可問題是,老板不可能——更多是不愿意放低身段,推心置腹,與員工去平等交流,這種做法,在老板強勢的字典中往往被識為是一種無能的表現,他們更喜歡運用另一種方式——沒事找事,對員工發飆。在老板們看來,這樣不但可以釋放壓力,而且還能體現老板的權威,一箭雙雕。飚發了,老板心情爽了,權威也有了,但與此同時,一個老板們不愿意看到的結果卻也隨之出現了,這個結果就是,負能量隨著老板的發飆,慢慢出現在員工身上,于是,曾經聽任老板們發飆的員工,一個個開始變成消極的人。
發飆最終傷著誰?
發飆,真的能像各位老板期望那樣有利而無害嗎?那我們讓事實來說話吧,只要看一看小老板們身邊發生的事,你就會知道,老板發飆,誰會因此而受傷。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人在發脾氣的時候,總是感覺到心與心之間的距離會很大,所以要提高音量,其原因,只是怕別人聽不到。從物理的角度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當老板的,如果感到員工們的心離自己有很遠的距離,那么員工與老板之間,心與心的距離,確實也就會離得很遠,直至最后,導致離心離德、眾叛親離,所以,在中國的小企業中,從始至終,小老板們都是一個人在戰斗。
發脾氣,在小老板們看來是一種管理工具,而在員工眼中,則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威協。在威脅面前,人的本能是要保護自己,他們會緊鎖心扉,盡量不做事、力爭少犯錯,所以才會出現老板兩眼一睜忙到熄燈的境況,而員工們看著老板忙,自己閑的蛋疼,卻還要沒事偷著樂。
人服于德,而不是服于力,老板們發脾氣,由此帶來的威脅只能讓員工們表面服從,卻無法讓他們心服口服。在發脾氣的老板們面前,員工通常會用沉默和無作為來進行“軟抵抗”,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員工會采取說一套做一套的方式來消極怠工的原因。
一句忠告
發脾氣是一種大規模的殺傷性武器,不僅傷害人心,而且影響士氣,更進一步會防礙團結,對一個企業來說,可謂有百害而無一利,輕易用不得。
最后,給各位大大小小的老板們一句忠告:脾氣小一點,事業成就才能高一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