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纖維:更懂醫用敷料
隨著海洋經濟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海帶、蝦皮蟹殼,這些生活中最常見的海洋資源,以突破人們傳統思維的各種方式進行研發應用,并終將成為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青島大學成功研發的海藻纖維已經進入產業化階段,山東華興集團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殼聚糖纖維技術及相關產業鏈構建正趨于完善……海洋纖維以其優異的抗菌、阻燃、防輻射性能,吸引了各個領域的關注,對生物相容、抗菌性能有特殊要求的醫療衛生行業首當其沖。不過,多數纖維企業對這一領域并不了解,由于中間隔著產業鏈若干環節,相互交流十分困難。
在不久前召開的第五屆生物產業大會上,記者偶遇了廣東百合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曉東,他在海洋纖維應用于醫用敷料方面頗有研究。記者就相關問題請教了王曉東,希望借此機會,為開發海洋纖維產品的企業提供線索。
記者:海洋纖維應用于醫用敷料具有哪些獨特優勢?目前主要纖維品種有哪些?
王曉東:目前,以海帶為原料的海藻酸鈣纖維,以蝦皮蟹殼為原料的殼聚糖纖維等,都是生物醫用敷料的主要材料。
從資源角度講,地球面積的71%是海洋,各種資源非常豐富并且可再生,人工養殖技術成熟,同時維護和開采成本較低;作為生物質纖維的重要品種,海洋纖維產品具有可降解的特點,符合低碳環保趨勢。更重要的是,海洋纖維具有高吸濕性和保濕性能,能夠形成傷口與敷料之間的良性微氣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抑菌作用,可防止傷口感染,止血鎮痛,促進傷口愈合和吸收傷口滲出物,且不會脫水收縮;敷料去除容易,有的可以用生理鹽水“洗”去,有的可以被無痛揭除。獨特的優異性能使海洋纖維成為醫用敷料的必然選擇。
記者:這些纖維具體應用到了什么程度?
王曉東:在臨床應用中,海洋纖維主要用于潰瘍性傷口,也用于牙科手術、鼻科手術、燒傷等。
由海帶加工成海藻酸鈉,海藻酸鈉粉經攪拌和濕法紡絲制成海藻酸鈣纖維,再經梳理針刺制成無紡布,就獲得了海藻酸鈣纖維敷料。這種敷料價格昂貴,巴掌大一塊就要賣40元。世界上第一個海藻酸鈣敷料是由英國老牌紡織公司考特爾茲(Courtaulds)生產的。經過近20年的發展,海藻酸鈣敷料已發展到世界各國,臨床使用歷史將近20年,受到醫護人員的廣泛歡迎。其主要生產廠家在英、美、法等國。
與之相比,殼聚糖纖維敷料應用情況更為復雜。人們對殼聚糖纖維敷料的關注已有十幾年,但目前還沒有一個成熟的產品進入敷料主流市場,關鍵原因在于這是一個動物源產品,人們(監管機構)對它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穩定性沒有完全認可。目前,這類敷料基本還被歸為三類醫療器械。當然,纖維本身的吸濕性能也需要改善。
記者:看來生物醫用敷料的應用還難言成熟,那么其材料海洋纖維將面臨哪些挑戰?企業需要如何應對?
王曉東:雖然資源豐富,但海洋纖維仍然面臨原材料穩定性與可追溯性的挑戰。比如蝦蟹等自由移動的海洋生物,難以保證原產地固定,而環境污染也會對原材料造成直接影響。因此,需要對原材料生產區域進行有序管理,保證多渠道原材料供應鏈,嚴格檢測手段。同時,有計劃地開采、收獲,生產加工過程和管理也應符合醫療生產規范。
目前醫療衛生行業監管日趨嚴格,產品申報材料要求大量數據證明其安全有效性,極端情況還要求臨床試驗,監管機構對企業經常不定期進行現場審核。而三類產品的審批更為嚴格,在歐洲某些三類抗感染敷料還需要經過二度審查。
專利問題是海洋纖維產品廠家必須面對的挑戰。事實上,大部分高技術傷口敷料產品都有專利保護,稍不小心就可能侵權。有侵權嫌疑的產品在市場上沒有地位,而沒有專利保護的產品也很難單獨獲得市場認可。此外,海洋纖維也面臨成本上升、競爭加劇的困擾。
海洋纖維敷料的生產涉及化工、紡絲、無紡布、包裝、印刷、滅菌等多個環節,因此有必要組建一個多領域的團隊,共同維護產業鏈健康發展。
記者:今后,海洋纖維產品開發如何更加適應醫用敷料需求?
王曉東:海洋纖維可以在高吸濕、抗菌、抗生物膜等方面開發更多新產品,同時進一步提高纖維的可紡性能。醫療敷料材料要求在繼續提高吸濕性(達到2000%以上)的基礎上,吸濕速度快,保濕性好,最好還有局部濕度調節功能。傷口感染現象日益頻繁,人們傾向于不使用抗生素,而用敷料直接將抗菌劑放在感染局部,具有抗菌功能是敷料的發展方向。此外,生物膜具有頑強的抗藥性,市場上還沒有一種能夠有效克服生物膜的抗菌劑,如果能夠研究出具有抗生物膜性能的海洋纖維醫用敷料,前景將不可估量。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