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經理人為何“短命”
一、幾個經理人“短命”的案例:
1、上文提到的案例:
從董事長陳述角度看解雇該總經理的原因(節選):
“ 上任后的總經理.......為公司咨詢診斷把脈,......在總經理眼里,公司“一無是處”,......總經理天天給我講戰略,談思路,否定過去,結論是問題我必須負起90%的責任......其實我都認同和接納......總經理還告訴我公司在第一個月干什么,達到什么目標,第三個月、、、其實想法都對,問題是誰來帶頭執行,不能光說不練啦? ......15天中,得到這樣一個印象:好大,喜功,打著務實的牌子浮躁,急功近利!三次談到關鍵問題,......講完了又沒有落到實處,更是缺乏行動!”
2、我手里的三個案例:
Z某,(2000年,河北),男,當時27歲,有想法、激情和部門銷售經理經歷,實習前任北京某公司總經理助理,應聘崗位為縣級市場經理和我的部門經理候選人,實習第二個月Z通過人力部給我上交了一篇長達20頁的《如何使XX公司這條龐大巨龍運動起來》的文章,并提出需要馬上上任;我很惜他,但當時實習唯一合格的目標是完成所在實習地主管分配的銷售任務、寫出實習報告、并由主管評定認可后人力部和經理再確定;他等不及也不大服氣,與實習主管開火,結果1個多月被解雇;
看得出,Z對公司有崇敬之意,責任之感,手筆大,視野寬;但是,當時作為區域經理,我的任務都是完成總部分配的銷售任務,作為我的下屬,至少這個大文章不是我要關心的;最重要的是他關注的課題是董事長和全國老總需要思考的問題,沒有弄清楚現在需要他做什么,錯位了。
D 某,(2000年,河北)男,當時25歲,年青、固執、有激情和落實力,當時業績不菲---每月回款50萬左右(我下邊主管5個縣、市的銷售部經理)總部基于從我們這個樣板市場輸出經驗的需要,調升D某為C市經理,接手C市這個虧損市場,原經理已被“革命”。他上任先做了兩件事:違規租了一輛桑塔納作為坐騎,和當地電視臺廣告部一個姑娘談起戀愛導致廣告費漲價之嫌,市場卻沒任何起色。小伙子當經理了,有資格瀟灑浪漫了,結果:2個月被總部辭退,盡管我還幫著說過情。現在不知道在做什么,很關心他,我入行時最早的干將之一。
X某(2001年,浙江,我做省總期間),當時35歲左右,經驗豐富、過往業績驕人,成熟、自負、執著;杭州經理候選人,實習前任江西南昌某知名公司廣州市場經理,為總部人力資源部挖墻角過來的。和Z某部分相同,在被派往紹興實習后,X某以不到一周時間寫出了一篇10幾頁的《舊瓶裝新酒期待來日香》的實習報告,報告徹底否定當時公司極其盈利的運作模式,并對履職等待極不耐煩;以總部挖的人為要挾,給總部人力老總告我狀,說被省總壓制;X某認為實習過于簡單,不需要進行下去,否則走人;我也同意,畢竟他有經驗,希望他做一個具體的市場啟動方案,他也不屑于做。屬于典型的因為成功過,讓成功沖昏的人:結果:半個月辭職,沒有被挽留;走時他很難受,當時我的年齡比他小,當為尊敬,也很難受。
二、為什么“短命”?
1、迷醉于經驗和資歷
做過經理人,也用過經理人,熟悉的經理人也很多;在大家眼里,換個公司沒什么不同;這種結果導致:自負、眼高手低;重思路、輕細節;重人事、輕戰術;重計劃、輕執行;重承諾、輕落實。
2、過于功利
個別經理人體現為忽悠上司和老板,只要待遇可以,大膽承諾,高度附和;
3、無視需求、角色錯位
為什么人家要你來,要解決什么問題?來之前搞清楚了么?來之后不斷溝通和互相認同了么?還有就是角色錯位問題,公司招聘經理更多是需要解決具體戰術問題和目標如何達成的問題,經理人卻一上手就思考戰略問題,甚至不把決策者和投資人當回事情,人家又不是招聘董事會成員。
4、忽視承前啟后
新官上任三把火,不到一個月,馬上換隊伍,整思路,調戰術,沒有任何承接和沿襲,結果是業績更不行了。老板本來還有錢掙,你為什么非要搞得先不掙錢,再掙大錢呢?
5、公司用人者的問題{page_break}
三、做“長命”經理
1、了解和溝通到位
一看項目、二看待遇、三看氛圍
項目 項目符合趨勢么?自己能做么?有必要的資源和支持么?市場如何?問題如何?競爭如何?,等。項目不合適,三五個月的高薪就能讓你滿意么?
待遇 略
氛圍 領導、上司、文化、工作環境等,自己會習慣么?會舒心么?會遇到什么問題?能解決么?
2、原則問題雙方認可才能履職
談戀愛會吵吵鬧鬧,婚后也會,但是原則性問題就大了,價值觀、用人觀、經營觀、遠景和目標、思維平臺等等,煤礦老板的確不需要你有多大能耐,做好安檢別出事故、盡可能降低人工和采掘成本,現款進貨,做到這三點就可以了,太長計劃和宏偉目標對他沒必要,關鍵是人家每天背黑鍋,看你是否也受得了一塊兒背,這個說的是價值觀。
3、給別人和自己都留有充分的時間:
新經理上任,最起碼給自己和別人留段時間,取得支持、了解問題、形成措施、采取行動,新官上任三把火,首先要清楚從哪里燒起。一上手就搞得雞犬不寧的經理人,基本是短命的。
四、“三把火”的時機和火候
我根本不信短期內能做好以下工作
1、取得支持
陌生的團隊、上司、老板、平行部門,你能靠老板的手令讓他們支持你么?能在15天就支持你么?有個磨合和認可的過程。沒這步,下幾步免啦。
2、維持現狀
很重要,不能讓原有的虧損增加,也不能讓即得的盈利減少,否則,要你干什么?
3、了解公司和問題
原有的制度、政策、營銷模式、客戶、市場及相應的問題,夠你弄一陣的。
4、形成措施:
前幾步推下來的,更關鍵了,略
5、采取行動:
雙重含義、前幾項本身就是行動,形成措施被通過后,更要行動。
這幾個步驟弄完,才可能有的放矢、胸有成竹,也就不至于搞得“短命”,自己難受;辭職或被辭后,用人者也不見得就不難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