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寶寶買鞋 選材需謹慎
誤區一:鞋幫、鞋面越軟越好
由于兒童骨骼、關節、韌帶正處于發育時期,平衡穩定能力不強,鞋后幫如果太柔軟,腳在鞋中得不到相應的支撐,會使腳左右搖擺,容易引起踝關節及韌帶的損傷,還可能養成不良的走路姿勢。因此,童鞋的后幫應硬挺、包腳,以減少腳在鞋內的活動空間。童鞋的鞋面(尤其是頭部)如果太軟,會難以抵抗硬物對腳趾的沖撞,加上寶寶走路有用腳踢東西玩的習慣,過軟的鞋面既不結實,又不安全。不過,腳背處的鞋面還是要柔軟些,以利于腳部的彎折。
誤區二:鞋底的彎曲度越大越好
童鞋鞋底要有適當的厚度和軟硬度,但過軟的鞋底不能支撐腳掌,易使寶寶產生疲勞感。其實,鞋的舒適感除了來自合適的軟硬度外,還取決于鞋底的彎折部位,很多童鞋的彎折部位在鞋的中部,即腳的腰窩處,這樣容易傷害寶寶比較嬌弱的足弓??茖W的彎折部位應位于腳前掌的跖趾關節處,這樣才與行走時腳的彎折部位相符。
誤區三:厚底鞋舒適防震
在行走時,鞋隨著腳部的運動需不斷地彎曲,鞋底越厚,彎曲就越費力,尤其對于愛跑愛跳的寶寶來說,厚底鞋更容易引起腳的疲勞,并進而影響到膝關節及腰部的健康。另外,厚底鞋為了表現曲線美,往往加大后跟的高度,這會令整只腳前沖,破壞腳的受力平衡,長期如此會影響寶寶腳部的關節結構,甚至導致脊椎生理曲線變形,嚴重者將使大腦、心臟、腹腔的正常發育受到影響。因此,兒童鞋適宜的鞋底厚度應為5毫米至10毫米,鞋跟高度應在6毫米至15毫米之間。
TIPS:如何為寶寶選一雙好鞋
1、樣式:0一5歲的寶寶應以穿高過踝部的靴式鞋為主。好處:可以根據腳的肥瘦、寬窄適當的調節圍度,使鞋既不壓腳面,又可輕托足弓,是比較好的選擇。
2、鞋的前端有足夠的寬度(寶寶的腳趾寬,腳跟小)。鞋面(腳背部)應柔軟、易彎折,它直接影響腳的疲勞。后幫部若太軟,不能支承腳踝,使腳失去穩定性,很容易引起踝關節及韌帶的損傷,還會養成不佳的走路姿勢。因此,需要選擇后幫硬挺的鞋。鞋底最好有5——8毫米高度的鞋跟,它可起到保護足弓、維護平衡的作用。
3、鞋號:寶寶最長的腳趾與鞋尖約有2厘米的空隙(或寶寶腳趾碰到鞋尖,腳后跟可塞入大人的一根手指)
4、常常注意寶寶鞋子大小是否合適,每3個月為寶寶測量一次腳的尺寸,注意是否該換鞋。
5、鞋帶:最好選擇扣襻鞋。好處是:容易穿脫,有利于足弓形成,而且不用擔心鞋帶松脫導致絆腳。
6、材料:由自然材料制成的比較好,如羊皮、牛皮,透氣,可避免腳因出汗而出現的不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