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狀元偏愛“賺錢”專業折射職業規劃缺失
昨天,中國校友會網發布《2014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針對1952—2013年全國各省市自治區近3000名高考狀元的求學與職業等狀況展開最新追蹤調查及研究分析。報告顯示,在高考狀元志愿選擇中,就讀經濟學、工商管理學等“賺錢”熱門專業的人數最多。
高考狀元擁有任意選擇高校與任意選擇職業的特權,可是“賺錢”的專業并非只有狀元偏愛,諸如經濟學、工商管理、法學、會計等稍微看起來“高大上”的專業,普通學生一樣偏愛。然而狀元或普通學生偏愛“賺錢”專業并不意味著他們日后一定能賺很多錢,也不代表他們都是唯利是圖之人,這樣群體性的偏愛恰恰折射出青年學生職業規劃的缺失,很多高中生在高考之前根本就沒有職業規劃的概念,他們因為缺乏對就業市場的了解、缺乏對各類專業內容的認識、更加缺乏明確的人生方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無從抉擇時,職業選擇就只能被家長或老師的包辦,而他們多數選擇利益作為標準。
近日,一張只有一個人的畢業合影掀起關于職業夢想的討論,這位學習古生物學這門“高冷”專業的學生就是因為熱愛才選擇,并且從高二就開始立下志向。“因為熱愛”這樣的情懷真的比較稀缺了,絕大多數高中畢業生十幾年寒窗苦讀卻始終不明白自己以后想干什么,也許是高強度的學習占據了所有思維空間,所謂的職業規劃甚至淪為一種不知所云的概念,人生的目標似乎只有高考,除了高考還是高考。
選擇志愿的時間或許只有幾天,從報考指南上僅僅能夠知曉專業的名字,專業背后的信息都無從知曉,既然沒有夢想來導航,就只能讓金錢來掌舵了,經濟、金融、工商管理、法學等“賺錢”專業就成了絕大多數學子的選擇,而這些“賺錢”專業因為有著強烈的報考需求,幾乎每個高校都開設。
職業規劃的缺失,讓青年學生的職業選擇同質化嚴重,從而導致人才市場的結構性過剩,那些涉及基礎科學的專業、需要長期積淀方能有所成就的人文學科、職業技術類專業,卻少人問津,引發某些專業的畢業生就業難,有些專業的人才又極度缺乏,人才過剩與人才短缺共存。通過高考狀元們偏愛“賺錢”專業的現象,我們應該看到中學階段職業規劃教育的缺失。
絕非高考狀元們都熱愛“賺錢”,這些所謂的“賺錢”專業并不一定都會讓所學者實現賺錢夢,甚至因為很多“賺錢”專業缺乏實踐操作內容及人數過多讓就業都是問題。高中階段學校必須要開設職業規劃課程,讓學生們充分了解各類專業的內在,特別是就業的方向及就業的現狀,幫助他們樹立適合自己的職業夢想,而不是讓學生們無所適從,備戰高考再重要也應該為學生們的職業規劃擠出點時間,這點時間影響高考一陣子,但是卻影響學生一輩子。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